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105|回复: 0

东方时事解读:再谈“中投”的注资行为 战略层面的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0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wforum.com/newspool/articles/headline/110458.html
东方时事解读 2008年1月18日-星期五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阅读两则消息。


普京访问保加利亚、希腊俄与两国签能源管道协议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十七日抵达索非亚,开始对保加利亚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俄罗斯、保加利亚和希腊三方在此间共同签署了有关成立国际项目公司,建设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石油管道的协议。普京还表示,与保加利亚签署的“南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同样对提高欧洲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去年三方签署的政府间协议,俄罗斯将获得管道项目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希腊和保加利亚各获得百分之二十四点五的股份。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输油管道同南流天然气管道一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保证该地区和全欧洲的能源安全。

在普京访问保加利亚期间,由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长维克托赫里斯坚科同保加利亚经济与能源部长彼得季米特罗夫签署了南流天然气管道协议。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各占天然气管道建设公司资本的五成。


资料:法将在阿联酋建永久海军基地扼波斯湾石油要道

【东方档字NO200801160362】综合外电消息:萨科齐13日起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及阿联酋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推动核能及军事合作,为法国企业争取数以亿计美元的合约。

据媒体报道,法国总统府消息人士已经证实,法国将在阿联酋建立永久海军基地,未来将有约500名法军人员进驻,让法国得以插足波斯湾石油输出要道,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

另据法国媒体透露,阿联酋未来将“允许法国在阿布扎比建立数个海军基地”,作为“加强两国军事合作”的一部分。在基地建成后,法国将是美国以外,在海湾地区建立首个海军基地据点的西方国家。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普京在这个时候左手拖着一条油管、右手牵着一条气管先后造访保加利亚、希腊,并签定协议的动作,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左手抱着核反应堆、右手搂着军火周游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及阿联酋,并宣布要在扼守波斯湾石油要道的阿联酋建立永久海军基地的动作,在华盛顿的眼里,尽管两者在方向上相距甚远,但在意图上都是一样的--这都是在抄美国的后路:

●油管一旦建成,希腊则将继土耳其之后,也成为一个向西欧、南欧中转石油的重要国家

首先,我们先来关注普京手上的那两条油、气管道。

油管的名称之为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它将绕过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直接经保加利亚和希腊通向西欧和南欧。该管道的运输能力将达到每年5000万吨。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几点:

第一,黑海是经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才与地中海相通的。而不论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是达达尼尔海峡,一来极其繁忙,二来都在土耳其境内。这就是说,普京此次访问拽去的是一条可以绕过土耳其、将俄罗斯的石油通过黑海和巴尔干地区向欧洲输出石油的石油管线,而且是条年输送量达5000万吨的“大管线”,

第二,这条输油管一旦建成,将成为俄罗斯向希腊提供石油的主要渠道:俄罗斯石油将由大型油轮运抵布尔加斯,然后输往希腊,输油管投入使用后,保每年可从中获利取相关可观的费用,而希腊则将继土耳其之后,也将成为一个向西欧、南欧中转石油的重要国家。

第三,我们知道,目前土耳其境内也有一条大管线,就是由美国人投资、设计年输送量达8000万吨,计划将里海、甚至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运送到地中海、再分流到欧洲的巴杰石油管线。

第四,这条石油管道早在2001年就开始谈判,原计划年输送能力是3500万吨,但在美国的杯葛下,此前历经多年谈判一直没有结果。结果,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心无力的俄罗斯是眼巴巴地瞅着巴杰石油管线建成、投产而无可奈何。

第五,如果仅算经济账的话,那么,把里海油气资源经伊朗到海湾的“南线”管道运送到西方和亚洲原本是最为便捷、成本最低的方式。

然而,早就计划“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的美国是不愿把这种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的。因此,美国不顾俄罗斯和伊朗反对,牵头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修建经济上极不划算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为里海石油打通了一条极具地缘政治色彩的“西线”通道。

不过,局势的最新发展是:不久之前(07年10月份),环里海的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五国领导人齐聚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会后,五国领导人公布了内容广泛的《德黑兰宣言》。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次会议虽然没有就“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以及如何划分的核心问题”签定正式法律协议,但是,在普京的主导下,这次会议却显现了数个足以令华盛顿吐血的动向:

首先,五国峰会正式决定:在任何情况下,五个里海沿岸国家都不会允许第三国利用一个里海沿岸国领土对另一个沿岸国进行侵略或发动军事打击,五国还同时对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表示支持。在美国以核问题为由试图进一步孤立和打压伊朗的背景下,这个“共同宣言”的政治意图也就显得极为“扎眼”。

●布什首次“以巴以和平为目标”的“中东之行”在一无所获中结束是可以预料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共同宣言”最为微妙之处就在于:布什当时正在组织所谓的“中东和会”、且刚刚提出、并开始兜售其“新版大规模制裁伊朗案”,普京则完全摆出一副针锋相对、专挖墙脚的姿态。

真实的情况就是:北京也是积极配合,借口墨克尔、布什会见达赖果断喊停“伊核六方会谈”,也摆出一副“伊核进程”可能不再受“伊核六方会谈模式”约束的样子,正是在这种“进一步孤立和打压伊朗”无望、而“伊核进程”又可能“突飞猛进”的事实下,欧盟、特别是阿盟、也包括以色列这个美国盟友,各自对“中东和会”、“巴以和平”的要价是立马高涨,在华盛顿根本就压不住阵脚的情况下,随后(07年11月份)在美国召开的“中东和会”终以惨淡的结局收场,布什首次 “以巴以和平为目标”的“中东之行”也在一无所获中结束(当然了,也不尽然,布什也帮着美国军火商与沙特阿拉伯做了一笔巨额军火生意,尽管这令以色列非常不快),也都是可以预料的。

●对那条油管而言,值得强调的地方有两个

其次,在“里海五国”峰会上,普京提出几个动议:所有里海沿岸国家需要共同努力,阻止外部势力利用一个里海沿岸国家反对另一个里海沿岸国家。在谈到里海能源问题时,普京说:“穿越里海地区的能源管道事宜必须得到所有5个沿岸国家的支持才能落实。”

普京还建议加快发展“南-北”国际交通走廊。会上,普京还大打世界流行的“环保牌”,以担心“里海石油生产已经导致里海,以及流向里海的河流中的鲟鱼急剧减少”为由,会上普京大胆建议:“建设一条运河,连接里海和黑海-亚速海海域,将有助于巩固里海的交通潜力。”

因此,对那条油管而言,值得强调的地方有两个:

首先,普京所建议的“这条运河”,很可能与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配套”,也就是说,里海的石油、特别是伊朗的石油,有可能经“这条运河”被灌进上述石油管道。

如此一来,大家也就不难看出,一旦形势发展到“里海五国”愿意共同挖掘这条运河的那一天,那么,华盛顿一手打造、欧洲紧密配合,但“仍须努力的”里海“东- 西交通走廊(阿富汗、土库曼斯、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将被俄罗斯组织、伊朗积极配合的“南-北交通走廊”拦腰斩断。

●对欧盟而言,虽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但也绝对称不上是非常恶劣的“坏消息”

其次,对支持巴杰管道的欧盟而言,“这条运河”也好,布尔加斯(保加利亚)─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希腊)输油管道也罢,虽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但也称不上是非常恶劣的“坏消息”,不说别的,仅就“此输送路线”可以绕开“立场待定”的土耳其,绕开“与美国关系暧昧的”波兰这两点而言,也是可以利用的。

另外,也许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输油管道走的是巴尔干半鸟,我们知道,在科索沃独立的问题上,“欧美”是即有合作、又各具私心,有必要指出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欧美的合作是相对的,而“私心”却是绝对的,是不可调和的(欧元与美元的地位之争,欧盟要打造地中海组织、从经济层面整合中东国家,这些,更是在“抄”美国世界霸权的后路),因此,这条紧贴着科索沃“行走”的输油管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示了“欧俄”未来在科索沃问题上“不排除有战略合作空间”的意味。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大家不要忘记了希腊就是一个“明确反对”科索沃独立的欧盟国家,同时,更加绝妙的是,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在领土问题上也有很难调解的争端。真实的情况就是,这种争端曾被欧盟大国--法国数度“强调”为“在考虑土耳其加入欧盟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难看出,这条绕过土耳其、甚至可能切断巴杰管道横跨里海计划的油管,对华盛顿而言,绝对算得上是非常恶劣的“坏消息”了。

●再谈“中投”的注资行为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就“中投公司注资摩根斯坦利”与“科索沃独立”之间的关联配发过评论,就如我们当时所说,在如何看待中投公司注资摩根斯坦利的问题上,即要从技术层面去观察,更要从战略层面去观察。

显然,在我们看来,技术层面的东西就是“中投公司注资摩根斯坦利”即是打开美国核心战略资产的“又一步”,也是参与、并学习世界金融游戏的“又一步”;

而战略层面的东西就是:

其一,欧美都自信自己将是“科索沃独立”的“最大赢家”,因此,对华盛顿而言,在全面被动的无奈下,它愿意将这一问题拿出来与欧盟交换“伊拉克合作”、“特别是伊核合作”、“阿富汗合作”、甚至是“巴基斯坦合作”;而对欧盟而言,在机会难得的判断下,它也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快速实现”欧洲大陆的地理整合,先将俄罗斯挤出巴尔干,之后,再将美国挤出东欧,从而将整个地中海沿岸国家整合进地中海组织,继而为欧盟经济主导这一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了,经济上的主导,将是以欧元全面取代美元的地位为标志的;而利用地理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势,将地中海沿岸国家纳入“欧元经济圈”,正是“欧盟中东战略”的经济意图之所在。

其二,就目前而言,从德国总理墨克尔抄起达赖牌的那天开始,欧盟的战略盘算显然是在指望“中俄美”于全球范围内“彼此施加战略压力”、并在指望彼此都需要欧盟“站在自己这边”、从而在这两个“指望”中,坐享渔人之利。

显然,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最能体现这种“利”之所在的,就是“欧元”;最能评判欧盟最终是否达成上述战略目的“评判标准”,将是“欧元是否最终取代美元”。

值得强调的是,要达成上述战略目的,欧盟必须取得突破的方向,既不是墨克尔政府“价值外交”矛头所指的北京、莫斯科,更不是欧盟正与“中、俄、美、日、印”全力争夺的非洲、美洲,恰恰是“中欧俄”与美国在伊核问题继续对峙的中东地区。

在这个问题上,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给出了完整的讨论,并强调了“两个重要概念”,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特援引如下:

由于地理位置、军事力量、经济结构的不同,欧盟与美国除了在“如何处理伊核问题”的方面有着重大矛盾之外,在如何获取中东经济利益的层面上,欧美也有着不可调和的战略矛盾:简单地讲,美国人想的是依靠其强大的军事资源、凭借其强势的金融体系、将整个中东、甚至大中东“永久地铸进”其经济体系,显然,这就表现在“石油美元”这个名词上;

而曾经是中东统治者、二战后却被“美苏”联手赶出中东的欧洲人想的又是什么呢?欧洲人想的是凭借其地理优势(相对于美国)、以及制造业方面的特点,正在赶超美国的金融体系,已经超过美国的经济规模,企图将整个中东,准确地讲,是包括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资源与市场统统纳入其经济循环。显然,一旦欧洲人梦想成真,那么、它除了也将表现在“石油欧元”这个名词上之外,还将表现在“欧元取代美元”的层面上。

也就是因为这种利益上的尖锐对立,如是乎,对美国人想在中东控制能源、金融的企图,欧洲人的回答就是“反对伊战”、外带一个“伊核危机”;而对于欧洲人想在中东、地中海沿岸国家投资建厂的心思,美国人回报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在通过科索沃战争打弱欧元、熄灭战火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上特意保留一个定时炸弹--“科索沃独立问题”,现在又专门准备了一个“库尔德斯坦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欧盟首先要做、也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政治上整合欧盟,其次是将中东国家的“石油美元”一点点儿地挤兑成“石油欧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9-27 19:15 , Processed in 0.0116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