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430|回复: 22

湖南电视台---高考天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2-6-26 0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清风笑


    说了些事实,却又没有立场。

    明知道对于几百万考生来说,都去香港去国外读大学是不可能的。香港的学校每年也就招那么点人,当然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将孩子送出国读大学了,但数量毕竟有限,效果也未可知。

    从国家的角度,大学本科研究生扩大招生,一方面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国民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延缓了就业压力,增加了晚婚晚育,从而降低了人口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

    对于高考的地域歧视,都说了几十年了。其实大家都知道高考的分数不一定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考试的竞争从来就是局部范围的,小升初是和同区学校的孩子争,考高中则要与全市的孩子争,上大学呢?不过这些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独立命题,改变了考试的侧重,也改变了分数比较的基础,似乎是想少一些非议。但是这一点钟山回避了。

    对于国内的高校,之前在论坛中和老师一起讨论过,主要原因还是为文革还债,及政府接管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相信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在大学中学到东西,更多地是决定于学生所花的时间和参与程度,即自主学习,而非中小学那样,多为老师灌输。很多学生这一点转变和适应的不好,使得学习效果不好。加之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往往并不与考研挂钩,因而也得不到重视,很多学生还是最后突击。这些问题一方面在于学校疏于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家长没有上过大学,且观念陈旧,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了,殊不知时代不同了,大学生遍地都是。

    从这一点引申出来的就是,不同生源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不同,试想如果一个宿舍6个人或者8个人中多数都热衷于学习,那么其余的敢于落后吗?毕竟也是高考中杀出来的。反之亦然,如果多数人都想毕业以后混碗饭吃,那么也就没有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之前对教育也写过,“孟母三择邻”选的是学区房,但其本质是选择生源好的学校。

    钟山举了一个建筑工人和设计师的例子,还特别强调了建筑工人是湖南的小伙,设计师是北京的青年,后面又说如今大学生收入低还不如农民工,花钱投入孩子教育不如把钱直接给孩子,不知道是何用心。我是很想知道,他的孩子是准备去当农民工还是准备去上大学,还是准备送到国外去?

   就业和收入与人才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是高度关联的,这是基本的经济学规律,很多家长不懂,你钟山也不懂吗?还是故意避而不谈?你钟山说了十几分钟话就大红大紫,有没有想过多少听了你的话的家长考生彻夜不眠?

   我就是看不惯一些人,专门挑百姓爱听的话说,觉得自己是英雄了,是公知了,殊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的是个“责”字,讲的是社会责任,我们这些年从来不缺造反的英雄,我们缺的是负责的英雄!


《平民英雄》 - 节目信息
主持人钟山

节目播出时间:2012年1月2日起  
播出时间:每周一周二21:20   

主持人:钟山


宣传语:良知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身《平民英雄》 - 主持人简介
钟山

1995年至1996年,湖南省《人家》杂志社担任美术编辑和文字编辑。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卫广专题节目部主任。2003年年中,受邀担任长沙电视政法频道七点档日播类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演绎》节目主持,正式开始跨媒体发展。接着加入浙江广电旗下钱江都市频道,主持《九点半》。2004年,担任政法频道晚间时段新讲法节目主持,创下政法频道晚间收视高峰和最高收视点。2006年元月1日,经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盛情邀请,担任故事类专题节目《钟山拍案》主持人。2006年5月,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职场聚议堂》主持工作并获极大好评。2011年,12月主持湖南卫视公民道德节目《平民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清风笑

对于高考的地域歧视,都说了几十年了。其实大家都知道高考的分数不一定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考试的竞争从来就是局部范围的,小升初是和同区学校的孩子争,考高中则要与全市的孩子争,上大学呢?不过这些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独立命题,改变了考试的侧重,也改变了分数比较的基础,似乎是想少一些非议。但是这一点钟山回避了。
Flik 发表于 2012-6-26 00:58


高考地域歧视,我想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象为什么北京的地铁无论你跑多远都只要两块钱、北京的大白菜总是那么便宜一样。

只是还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个合理化的理由。学习了。不过呢,这个理由很多余,因为上面的理由已经足够强大。你看,除了北京,也没哪个城市敢把自己的地铁票价定到两块钱(一般两块钱能跑三个站),只不过很多人努力想成为北京人罢了。


有朋友为了弄个北京户口,花了一百万(黑市明码标价的)。这一百万,就是北京户口的价值。这里面,高考能占五分之一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henry


    (转帖+补充修订)

一直对2010年入学人数会有多少是比较好奇,刚才简单查了一下历年的历史数据
下表出生日数是对应年份减去六年的人数,可以看到2007年后看来是放开户籍招生了,招生人数大增,同时也可以看到今年新增人数比去年多,但多的有限,而且应比2008年少
还能看出目前北京市的每年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是10万左右。

6年前出生人数 招生人数  
2001年 85329 91230
2006年 72168 73138   (考虑6年前出生人数,应以2000年出生人数计,以此类推)
2007年 59759 109203
2008年 59528 110440
2009年 44859 102414
2010年 52681 ?
数据来源(我还没有权限发链接,可以根据关键字百度)-- 我在下面补充一下链接
2001学年~2009学年北京市小学招生人数变化表 (北京市教委网站)
http://www.bjedu.gov.cn/publish/main/271/2010/20100125101529685982605/20100125101529685982605_.html
北京市人口出生、变动情况(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
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shujutiyao/jiankangzhibiao/201103/t20110323_35690.htm

人口普查显示北京外来人口比重升至35.9%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5日03:20 北京日报

  今天,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披露,2010年11月1日零时标准时点上,全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604.3万人。目前,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这成为北京人口总规模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每三个人中一个来自外地
  北京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去十年,全国人口仅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而北京十年来人口增长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外省市来京人员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7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
  这次人口普查调查的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解读
  外来人口延缓老龄化进程
  “十年前,北京每5个人中一个是外地人,现在每3个人中一个来自外地。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成为北京人口增长最突出的特点。”市统计局副局长、市人普办常务副主任顾兖州认为,虽然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对城市管理带来挑战,但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也离不开大量涌入的高端人才和服务型人员。另外,大量正值壮年的流动人口进入,降低了北京人口构成中的男女性别比,也延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和劳动力枯竭为特征的“刘易斯拐点”临近。
  男女性别比106.8:100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相比略有下降。
  目前,全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2。
  不过,今天发布的人口普查公报没有披露北京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情况。国家统计局方面透露,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汇总数据显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以女孩为100计算),高于正常范围。
  解读
  警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人口结构中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尤为关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介绍,国际上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标准值是105,完全为统计得出的结果,很难从科学上给出合理解释,在欧洲被称为“上帝的安排”。由于女性寿命普遍长于男性,而且各年龄阶段男性死亡率都高于女性,所以事实上新生儿的正常出生比例是男孩略高一些,103至107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属于正常范围。
  但中国超过118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偏高。翟振武预计,北京出生人口性别比要好于农村地区,但估计也在115左右。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不仅是对女性生存权利的侵害,也会在若干年后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进入婚龄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显然与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部分家庭生男孩意愿强烈,对女婴采取人工流产手段密切相关,同时也有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客观现实和养儿防老的传统习俗因素影响。翟振武认为,调整出生人口性别比离不开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观念的转变,也需要政府加快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家庭户平均规模继续缩小
  最新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6%。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与全国平均家庭户规模3.1人相比,北京家庭户规模偏低,主要是由于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人口迁移流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从人口年龄构成看,本市60岁及以上人口2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5.9万人,比重没有变化。由于外来人口较多,且主要集中在15岁至60岁的年龄阶段,北京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低于全国老龄人口13.26%的比重。
  北京常住人口中,0至14岁人口为168.7万人,占8.6%;15至64岁人口为1621.6万人,占82.7%;65岁及以上人口170.9万人,占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至14岁人口减少15.7万人,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15至64岁人口增加563.4万人,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56.6万人,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
  解读
  家庭养老传统模式瓦解
  对比全国0至14岁少儿人口占16.6%的平均水平,北京少儿人口比重明显偏低。对此,顾兖州分析,外来人口大量增加是少儿人口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翟振武教授则认为,外来人口的补充可能掩盖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的实际状况。“少儿人口比重降低、65岁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反映出北京生育率下降、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如果单看户籍人口的生育率、老龄人口比例,北京老龄化问题应该更突出。”他提醒,北京低生育与老龄化程度与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接近。而家庭规模缩小表明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非常普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几乎消失,政府部门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提升北京社会养老服务的能力。
  核心区每平方公里23407人
  从人口密度看,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95人,地区分布呈梯度变化。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为每平方公里23407人,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3.1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4.4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09.8倍。
  分区县看,朝阳区常住人口最多,为354.5万人,其次是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328.1万人和211.2万人,这三个区集中了全市45.6%的常住人口。此外,昌平区、大兴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常住人口总量也都突破百万。
  解读
  城市发展不宜过度膨胀
  过去十年,北京人口规模从1382万迅速扩张至1961万,突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设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发展目标,人口调控的压力不言而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告诉记者,从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看,其城市化进程都不是直线式的持续快速膨胀,而是有张有弛,在经历一段时期的人口较快增长后,迎来平稳发展甚至绝对人口下降的阶段,当人口规模巩固调整后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如伦敦通过打造11座新城,将市区人口和工业大量迁出,1961年至1971年中心城区人口下降101万;巴黎1962年至1982年人口减少56万;东京通过打造“双磁极”城市布局,1965年至1990年城区人口下降60万。限制工厂、大型办事机构在市区的设立,都是上述城市调控中心城区人口的重要手段。
  “北京人口规模经历了持续20年的平面式扩张,资源承载能力尤其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使得北京必须正视加大人口调控力度的急迫性,这也是遵循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翟振武认为。 本报记者 涂露芳
  数据速览
  在京港澳台和外籍人员超10万
  这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居住在本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参与普查登记的人员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本市居住三个月以上或能够确定将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但不包括出差、旅游等在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这次普查中,居住在我市并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07445人,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8045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500人,台湾地区居民7772人,外籍人员91128人。



普查数据  国务院新闻办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



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千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这次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比重大幅上升。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同2000年相比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

  这次人口普查覆盖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根据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将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计入在内的全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3]
编辑本段普查结果第一号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十、登记误差

  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

  资料注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境外”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数据不包括居住在境内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

  [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数据。

  [6]台湾地区的人口数为台湾地区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2010年底的户籍登记人口数据。

  [7]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8]文盲率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9]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10]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第二号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9日

  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图:



  (点击放大)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本表全国合计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

  [4]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国合计常住人口(包括现役军人和难以确定常住地的人口)的比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主要数据[4]

  一、人员总数

  在这次普查中,居住在我国境内并接受普查登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234829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21201人、台湾地区居民170283人,外籍人员593832人,合计1020145人。

  二、性别构成

  上述人员中,男性605821人,女性414324人。

  其中:境内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男性为141321人,女性为93508人。境内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男性为11708人,女性为9493人。境内的台湾地区居民,男性为116547人,女性为53736人。境内的外籍人员,男性为336245人,女性为257587人。

  三、居住时间

  上述人员中,居住时间三个月以下的103754人;居住时间三个月至半年的90078人;居住时间半年至一年的143210人;居住时间一年至两年的183001人;居住时间两年至五年的249668人;居住时间五年以上的250434人。

  四、来大陆或来华目的

  上述人员中,以商务为目的204962人;以就业为目的201955人;以学习为目的202482人;以定居为目的186648人;以探亲为目的100113人;其他目的的123985人。

  五、地区分布

  上述人员按居住地分,人数排在前十位的地区是:广东省316138人,上海市208602人,北京市107445人,江苏省64177人,福建省62564人,云南省47396人,浙江省36380人,山东省33098人,辽宁省2383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23445人。居住在其他省(区、市)的97066人。

  六、外籍人员国籍构成

  按国籍分,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外籍人员数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是:韩国120750人,美国71493人,日本66159人,缅甸39776人,越南36205人,加拿大19990人,法国15087人,印度15051人,德国14446人,澳大利亚13286人。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其他国家人员181589人。

  注释:上述人员指普查标准时点在我国境内居住三个月以上或能够确定将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但不包括出差、旅游等在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境内”指的是我国海关关境以内,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9: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统计数字只是出于研究的目的,从一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

北京的地铁几乎每天都有挤伤人的情况,前两年4号线电动扶梯故障还踩死了一个孩子。如此拥挤,2块钱的地铁也不是那么好坐的。65岁的老人乘公交免费,但是不敢坐地铁。多说一句,公交4毛钱也能坐老远,刷公交卡4折。不过公交和地铁对本地人和外地人是一样的,考虑到住房和其它生活成本,这点优势也不太吸引人。当然,上海不一样。

北京市户口的情况,10多年前理工科的大学毕业生找个中关村的科技公司弄个集体户口,也就两万不到,后来听说高科技人才的限制多了,要20多万一个户口,不想现在都100万了。不过,和不少父母再贷款一、二百万买学区房相比,这大概只能算成本的一部分了。你那个朋友估计不差这100万。

我原本是最有切身体会,但又最没有立场谈论这些事情。

多说一句吧,20年前北京的一套煎饼果子(一个鸡蛋加薄脆)2元,10年前仍是2元,前两年涨到3元,现在4-5元。100万或许能买到个北京户口,但是有个北京户口却不能卖100万。外来的人和钱对本地人生活的冲击是很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可能就是这样,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高考时的辛苦现在早已经忘却,心境随着环境而改变。

高考录取的地域问题确实不公平,不过人生哪里又有很好的公平可言呢?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不公平就已经伴随我们一生了,与其唏嘘慨叹,愤愤不平,不如退而结网,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0: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Flik

北京的地铁确实很恐怖,远超其它一线城市的拥挤程度。有一次我晚上十点多坐地铁,竟然座位全部坐满,还一堆人站着。大晚上的,怎么有这么多人跑出来闲逛。

什么原因?太便宜了啊!!两块钱,两块钱现在能买什么。却可以坐着地铁满北京地兜圈(不少北京老头老太就有这个爱好)。如果按其它几个一线城市每站0.5元左右,整条线二十站从头到尾10元的价格,你看北京地铁会不会这么挤。


作为一个不在北京生活的中国人,我举双手以此法治理北京地铁的拥挤,而且,我保证此法绝对有效。我相信,全中国人,除了北京人,都会赞成。北京人,愿意吗?


当然,如果北京人每多坐一站地铁能比其它中国人对国家有更多的贡献,那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说的是有片面的地方,也有另人深思的地方
比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传统观念
求职的时候学历为敲门砖,重学历轻能力现象,比如读书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晚上的,怎么有这么多人跑出来闲逛。”

--   很多人这时候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很多人单程一个半小时到单位,大家都说你家好近啊。。。,还有很多人晚上加班,更不用说一些服务业人员(如商场售货员等)晚上10点才下班。

为什么坐地铁而不坐公交呢?那是因为路上太堵,坐公交太慢且通常会迟到;
那为什么路上太堵呢?因为有500万辆机动车;
为什么有500万辆机动车呢?因为挤不上地铁。

还有一个原因,北京买车上牌照不用花牌照费,虽然现在摇号了,但是相比上海,光牌照就可以省下好几万。

高生活成本、高就业竞争、严重的空气污染,没人觉得这是个宜居城市。
话说回来,要是可以,我也想住到玉泉山去,每天看看书钓钓鱼。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hubaermi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Flik

那是个星期日。


另外,按我说的方法办,没这么多麻烦事。中国其它城市都是办的,就没听见那么多抱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吧,如果给20万愿意放弃北京户口,肯定能给你找个下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清风笑


    相比于美国学生找工作严格遵循学校排名,看GPA,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机会恐怕还更多些。

    话说回来,一起努力将市场做大做强,大家都有工作、有好工作。

     想想老师说二八定律,真令人茅塞顿开。每个人都想当“二”,却嘴上说自己是“八路”,到头来无非是忽悠的和被忽悠的。与其忽悠人和被忽悠,不如认真想想如何“二”。金钱是财富,头脑也是财富,富不过三代,却可以代代书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是学而优则仕,尽管读书的目标不明确,但这种观念是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从父母灌输到孩子,一代一代传承。

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呢?不同阶段会不同的答案。对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只能是考取一个好成绩(特殊的情况不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henry


    为什么要涨地铁票价呢?这么多人坐,这么多人挤着才分摊了运营成本,涨价长出来的利润给谁呢?

    政府对公交有补贴,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交了多少税啊!全国实行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将超额累进税率中第1级由5%降低到3%。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从居民收入统计来看,在北京工作缴税的人比例应该是相当高的,但其所缴纳赋税是否与享受到的公共事业福利成正比......

    其实本帖的话题是教育,所以我才写点想法。就此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个印度哲学家的书,他对教育的看法是教育是为了让人抛去恐惧。

教育到底为了什么,在现在社会中实用主义的作法是主导位置,就是去弄下来个学历,弄个好工作,弄好自己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一下,henry板,如果真的如你所说提高北京地铁票价到跟其他城市一样的价格,万一还是一样拥挤,怎么办呢?
我觉得,地铁票价超过打出租车费用之前,地铁都会拥挤,每站提高5毛钱,除了增加底层上班族的费用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一下,henry板,如果真的如你所说提高北京地铁票价到跟其他城市一样的价格,万一还是一样拥挤,怎么办呢 ...
海西 发表于 2012-6-26 11:28



不赞成以我说的方法为北京地铁治理拥挤的非北京人,你可以算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1: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学天


    我想这个哲人说的没错,但他说的是教育,而我们这里谈的是上学。

    版主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多教育工作者混淆了教育和教学,家长更是将二者等同,而学生呢,即使想明白也无力改变。

    好在我们还有时间探讨和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4: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个老环卫工说:"扫了20多年的街,只捡到过一个金戒子".多人走的路很难有财富.成功跟学历似乎没什么必然的联系.阿信李嘉诚郑裕彤草根曹仁超....甚至当年的白卷英雄也能成功.我想一个人的成功跟他的思路有很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1-11 12:37 , Processed in 0.0150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