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173|回复: 3

众人说浦东:20年今昔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15: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0多年前,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几句话开启了上海东部一个主要城市延伸带的建设:浦东新区。

在政府的指导下,浦东盖起了一批形似曼哈顿建筑群的高楼大厦,开拓了多条仿照巴黎的宽阔马路,规划了多座参考伦敦的城市公园,上述工程可谓考虑到方方面面,非常周到。但在批评者看来,浦东不过象征着国家规划工程的傲慢与狂妄,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建筑群:这里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由于政府过多地参与,浦东难以匹敌全球最具活力的金融中心。

如今,浦东拥有的人群素质可谓是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中最高的。浦东新区吸引了全球众多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也是中国最富裕阶层众多成员首选的居住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界人士对浦东看法的今昔变化:

政界人士:黄奇帆

1998年,时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的黄奇帆曾这样谈论浦东的情况:对于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来说,大力吸引外资是一条重要途径。

如今,时任重庆市长的黄奇帆是这样评价浦东的:在中国,浦东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了好几个第一,其中包括设立第一家银行和保险分支机构,成立第一个保税贸易区,筹建中国第一个证券市场和大型百货。当时中国在这些领域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如果你说浦东的发展是国家主导的,我认为这是因为很多国家战略的试点阶段都是在浦东这块土地上展开的。所以浦东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在上述领域获取经验的机会。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2001年,弗里德曼曾这样评价浦东:一点都没有展现出市场经济的气息,不过是一座为躺在金字塔中的已故法老树立的纪念碑。他说浦东只是“徒有其表”。


由于弗里德曼已于2006年去世,其传记作者艾本斯坦因(Lanny Ebenstein)代替他发言:我认为,弗里德曼当时的看法可能是错的。如果他还健在,如今他会重新考虑自己的观点。上海,包括整个中国,都证明了市场力量的强大。弗里德曼也会认为,中国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最终将提高政治自由化的程度。

章家敦(Gordon G. Chang),《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一书的作者

2001年的看法:《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的最后一章《毁灭之路:中国如何倒塌》(Roads to Ruin: How the State Will Fall)将背景设置在一座刚刚建成的高塔内。站在塔内可以俯瞰浦东闪耀的天际线。章家敦说,我的父亲认为内地的未来看上去是光明的,然而我们中间的一些人却没有这么确定。

如今的看法:浦东取得的成就还是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只要你肯花钱,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评论家:雷默(Joshua Cooper Ramo)

1998年,时任《时代》杂志高级编辑的雷默在一篇发表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上的文章《上海泡沫》(The Shanghai Bubble)中说,浦东在经济上将引发一种“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后果。

现任咨询公司基辛格顾问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董事会副主席的雷默是这样看浦东的:浦东是中国例外论的代表。几乎在每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西方政界人士如今梦寐以求的经济工具在发挥作用。正是这些工具让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一次又一次从错误中取得了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5: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雷厄姆说过,短期内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在长期内它是一台称重机。
我觉得不仅仅是对股市而言,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都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18: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5 15: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路专家曾经嘲笑过上海浦东新区,他们眼中这个特意再造的曼哈顿,其钢结构玻璃大厦被设计得过于复杂,且大都无人居住,是一场历史性楼市泡沫的现成证据。

“上海是我们的王牌”──邓小平在1990年说出的这句话开启了浦东滨江库房区的转型。十年后,浦东成为当时外界诟病国家计划指导下城市发展模式的首要证据: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区,70%的楼宇空置。来访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将其称作“为躺在金字塔中的已故法老树立的纪念碑”。

今天,在人们重新担心起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崩溃之际,浦东出人意料的成为反驳这种担心的一个亮点。

浦东新区转型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金融、贸易和娱乐纽带,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势头强劲等因素的证明。按照设想,浦东应该成为一个国际门户,其门面应该是一批世界级的高楼大厦。但浦东如今的各项基础却是国内的各种趋势,如领导人的发展规划以及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

对于观察中国楼市起伏的人士来说,浦东的崛起是中国对新办公楼和住宅楼仍有巨大需求的证明。中国楼市的波动起伏成为众多担忧的焦点,因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遭受的冲击可能波及全世界。

其中一个大问题是,对于那些没有上海特殊优势的城市来说,浦东那种“房子只要建好就有人买”的方法也会奏效吗?上海独特的优势在于:工业基础雄厚、城市普遍繁荣、地处长江口的有利位置。

随着中国各地到处在新建宏伟的高楼大厦,新的城市中心也同样开始建设令浦东的改头换面得以成为可能的各类基础设施。

近几个月来,包括浦东在内,中国各地房价开始下跌。尽管如此,中国各大城市还处于城市化强有力的进程中。在中国,每年都有1,700万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美前四大城市的人口总和。浦东的规划者得以利用国内人口大量迁移的趋势,吸引了建设基础设施的劳动力大军,为这里的工厂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盖好的新房找到了房主。10年来,有200万人搬迁到浦东。

浦东被定位成中国的国际窗口并得以推广,这一营销策略现在被广为学习。在中国,几乎任何一个城市的中心都有一座“世界贸易中心”,几乎每个城市都想成为全球金融重镇。分析师们说,事实上,对于浦东的演变,当地人所起到的作用比外国人大多了,因为当地人会向新的市区迁移。

10年前,房地产分析师高思品 (Sam Crispin)看涨浦东的报告令他与主流观点相左。

如今已成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C)中国房地产业务董事的高思品说,越来越多有关中国无人居住的“鬼城”的讨论令他想起了此前很多人对浦东的质疑。高思品说,说实话,当时很多评论与今天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讨论相似。两者的逻辑非常类似,谁能把这些房子住满?

高思品说,浦东的教训是中国的需求被大大低估了。他说,房地产开发往往会引出“耸人听闻”的观点。

1990年,在邓小平做出开发浦东的决定仅几周之后,政府就公布了一项蓝图,并划拨了数十亿美元专款。

浦东建设的首个项目就是一座华丽的、比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还要高的火箭型大厦。位于浦东最前端的东方明珠塔已经成了中国快速现代化的象征,与外滩遥相呼应又形成对比。外滩地处黄浦江对岸的浦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殖民地时期建筑的地带。

自1995年以来,浦东区的建筑所占面积已经达到了曼哈顿的两倍。按照官方的说法,总面积达1.2亿平方米,其中包括70多座摩天大楼。不过,按照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的报告,浦东甲级办公楼的空置率略低于曼哈顿,前者是9.5%,后者是10.3%。每平方米的年租金为693美元,比曼哈顿中心区贵了近10%。

一开始,浦东非但没有吸引到租客,反而引来了不少冷嘲热讽。1998年,当时任一家杂志主编的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曾写过一篇文章,说这是“上海泡沫”,并把上海市建筑的爆炸式扩张与战后欧洲重建相提并论。他写道,这在经济上将引发一种“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后果。如今,担任基辛格顾问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董事会副主席的雷默把浦东称为“中国例外论”的典型代表,并把浦东的崛起归功于中央政府使用了手头大量的经济工具。

2001年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的作者章家敦称,浦东的浮华掩盖了这一模式不可持续的事实。他说,我绝对是属于不为所动那一阵营的;只要肯花钱,总是能换来增长。

不过,在25处黄浦江越江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影响下,上海市的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建筑企业意迅公司(iaction)的董事总经理怀特(Stephen White)说,最终人们意识到,他们确实说到做到了。意迅公司最初曾为国际银行在浦东建办公楼,不过这些办公楼目前大多被中国人占据了。

苹果公司(Apple Inc.)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就设在浦东。华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即将在这里兴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灰姑娘城堡(Cinderella Castle)。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和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在浦东都有自己的办公楼。其他即将入驻浦东的还包括常州贸易发展办事处这样的机构。在办事处的处长Thomas Zhang看来,浦东就是招商引资的桥梁。

人们纷纷涌向浦东,就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的思维模式也已经发生了转变,40出头的房地产公司高管姚薇(音)就是其中之一。她曾长期信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老话。

1994年姚薇第一次来到浦东时,阻止了一位客户想要租下尚未竣工的东方明珠顶层开餐厅的计划。她为客户提供的意见是:为时太早了。10年后,她又对另外一个客户给出了同样的建议。

不过,如今的姚薇已经在浦东拥有了一套颇具现代感的临江公寓,并为浦东与伦敦相比也不遑多让的房价感到不可思议。从她家的阳台望出去,令人目眩神迷的上海城市风光让客人倾心不已。她说,他们上得楼来,然后感叹,啊,这就是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1-12 02:59 , Processed in 0.0142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