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3471|回复: 25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22: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

2011年02月25日11:12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潘晓凌 范承刚 :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继2009年以来连续三次超过百万,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超过3000∶1。

  倾向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比例逐年攀升,而倾向外企和私企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

  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眼下倍显金贵的收益,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大量回流。

  2月14号,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一天是情人节;对于31岁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沈娜来说,这只是她备战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漫长经历中的普通一天。

  2003年大学毕业后,她连续参加了八次国考。她的世界简单而明确:考上公务员。

  没有任何邀约安排,下班后就是她复习《申论》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时间。其实每一页她都很熟悉了,这两本加起来不到800页的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她周而复始地精读了八年。

  除了运气欠佳,可以解释沈娜连续八年国考失利的原因,只能是竞争激烈程度的逐年攀升。2011年国考报名者再次刷新三项记录:人数逾140万,也是继2009年以来第三次超过百万;出现年龄最大的考生,35岁,这是报考年龄的上限;考录比扩大至87.5:1,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比例则达到空前的3000:1以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的单位”。与公务员职位同样受到热捧的还有央企及大型国企工作岗位。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份调研数据就显示,想进国企的毕业生由2007年的14.6%增至19.2%,想进外企的则由50.2%降为42.4%。

  2011年,5名南开大学学生在经济学家周立群指导下对天津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了调查,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名列前三。

  南方周末记者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2008、2009届毕业生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样本,发现近九成的学生都报考了国考。

  沈娜的“同路人”数量正在爆炸性增长,这是社会资源、财富与机遇优先配置与向局部倾斜刺激下的反应。20年前,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体制外的空间充满活力与机会,大批年轻人纷纷走出“体制”,进入外企或下海淘金;20年后,这支悄然转向的隐形指挥棒开始朝反方向指引——年轻人,到“体制内”去!

  我为“国”狂

  挤进体制内,“现在全社会都认为这才是有进取心的表现”。

  清华本科,人大硕士,现供职于北京某金融机构下属企业——生于1981年的李鸿君显然属于大有可为的青年精英,尽管他并不这么认为。

  在连续四年参加国考落榜后,李鸿君总结自己人生前30年最大的败笔是,2004年本科毕业时没参加国考。念中学时就精读过《史记》与《毛泽东选集》的他从小立志从政,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清华大学某工科专业。

  这一步在他进入仕途的人生规划之中:上北京顶尖名校,先读工科,再读文科,再凭完美的教育背景考入公务员序列。

  2004年毕业前夕,李鸿君在自习教室准备研究生考试时,发现周围已有不少同学在看国考复习资料。权衡再三,李鸿君相信还是得放长眼光,“完美履历”更为重要。

  三年后硕士毕业时,李鸿君才发现自己失算了,“国考已经疯了”。

  2007年国考,报名人数达60万,比2004年翻了近5倍。当年,全国有近五百万大学生毕业,这意味着约每10个毕业生就有一位参加了国考。

  整个毕业班——尤其是文科专业——同学几乎全体出动参加国考成为常态。

  为帮助学生提高国考竞争力,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还将《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项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必修课。

  围绕国考的经济链已然成型。全国各大高校校园里,各类国考培训的广告铺天盖地,就连以出国留学考试培训闻名的新东方,也在2006年创立了公务员考试培训中心。业内人士估算,2009年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产值高达10亿元。

  广东省的国考考场分别设于广州、东莞、佛山三地。一些市场嗅觉灵敏的旅行社量身定制了国考线路,为考生提供往返巴士、住宿与餐饮一条龙服务。

  据同程网酒店项目负责人介绍,国考当日,考点所在城市订单上浮50%左右。

  这实在是中国当下的一大奇观,越来越多人对“国”字开头的产品避之不及,却同时又一窝蜂地对带“国”字的地方趋之若鹜。

2010年北京大学毕业生曹亮同时拿到两份ofer,一份来自英国某大学的PHD入学通知书,一份来自南方电网。父母与女友家人一边倒地认为他该选择南方电网。理由充足得让他难以辩驳:这么难进的国企别人挤破头都挤不进,等你念完书回来,还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吗?如果找不到,念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

  这越来越成为毕业生择业时毋庸置疑的标准答案。南方周末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清华一2005届毕业生在拿到中宣部的最终录取通知书前,就断然拒绝了香港大学的PHD全奖ofer;人大一2010届毕业生在家人及同学的强烈建议下,放弃普华永道,进入某中直机关做公务员……

  李鸿君至今对当初“选错了答案”后悔不已,在一次饭局上,他对领导酒后吐真言:“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混日子,准备国考,去做公务员的”。领导对他的表态相当赞同,拍拍他肩膀说:“好好考!”“你相信这是真的吗?”李鸿君回忆这一幕时说,“现在全社会都认为这才是有进取心的表现。”

  “体制”汹涌

  《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

  2001年赵鑫杰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时,一声不吭去了某中直机关报到。在当时,这个工作显得平淡无比,起薪不过千元,虽说迟早能以远低于市场价的钱买到一套房子,可那时北京的商品房价格也就四千元左右。这一福利还没太大吸引力。

  那是国考开启网上报名的前一年。当时中直机关、国家部委、省市政府机构的招聘方式,还只是到几所知名高校请院系老师推荐学生,然后与被推荐者约见面谈;或是到高校组织专场招聘。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1997届本科毕业生陶亮印象中,当时最优秀的同学都不大愿意去政府机关。1994年至2000年间,全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才不过4万余人。

  国企的竞争力也不大。1997年,约2/3国企还陷于亏损,同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提出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

  尽管围绕这一目标,国家开始出台多项配套措施剥离国企负担,但当时仍然处于1993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一半以上GDP总值以来“国退民进”的红利期。外企、私企等高收入行业仍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但国企“脱贫”的速度超出几乎所有人想象。

  2000年,陶亮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国企开始在高校高调网罗技术精英,“像中国电力、中国核能集团,这些原本不怎么来的企业,都一股脑地拥进北大清华捞人。”其时是国企“三年脱困”的收官年,许多国企走出低谷,1997年亏损的近七千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已减少了七成以上。

  2004年陶亮北大博士研究生毕业,周围的同学开始花心思掂量手头的国企ofer是否值得。就在此前一年,国家成立了国资委,其后三年,尽管其所管辖的央企虽然削减了近四成,但“瘦身”后的利润在2006年井喷至一万亿。这是十年前国企全部身家的50倍。

  在陶亮毕业 5年后的2009年,国企在中华英才网公布的“最佳雇主50强”中占据29席,一年后升至33家。外企则只获3席。

  在媒体上,关于央企与大型国企高歌猛进的报道随处可见:央企集体进军房产、煤矿,并广泛收购民营企业;奔赴沪深、香港、海外上市融资;2008年,中石油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中移动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同年,国家为刺激经济投入四万亿,其投资的近九成项目被国企拿到。

  “从捉襟见肘到财大气粗,‘国’字开头的企业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个势头还在持续猛涨,精英们自然趋之若鹜。”陶亮说。

  国家财政收入也在一路飙升。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财政收入增速在 1995年首超GDP增速后,持续高速增长至今。陶亮博士毕业当年(2004年),财政收入较十年前(1994年)增长了505%,而GDP的增幅为342%。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达8.3万亿元,两倍于GDP增速。财政收入的大头是个人与企业纳税。

  2008年,当央企在金融危机寒冬中逆市突飞猛进之时,吴晓丹失业了,她开始重新加入国考大军。2006年从山东大学毕业时,她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放弃某大型国企的ofer,加盟一家发展蓬勃的民营企业。一年后,老板卖掉企业,转行投入房地产业,她随后跳槽的另一家民企,因向银行申请贷款失败,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产。

  显然,始终未获得与央企、外企同等超国民待遇的民企在这股“国进民退”的浪潮中,已然沦为弱势群体。许多民营企业家要么转向房地产等性价比更高的暴利行业;要么等待被大型国企收购,戴上“红顶安全帽”;要么去做加工制造等低端产业,这是央企尚未,也许也是不屑蚕食的领域。

  当年“追求超拔,拒绝庸常”的想法,早已被吴晓丹抛于脑后。她现在只想顺利通过考试,回到“体制内”去,否则,没有保障,没有编制,没有户籍,“能‘超拔’到哪儿去?”

  时间的推移才能显示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们的“远见”。毕业8年后,赵鑫杰邀请同学们到北京的新家做客,“羡慕妒忌恨一下子全堆在同学们的脸”,这些在体制外梦想“超拔”的同学,至今少有人在北京买得起房子。

  赵鑫杰90多平方米的福利房位于北京三环内,2009年以不到30万的价格买下,彼时,其周边商品房价已飙升至2万元/平方米左右。赵鑫杰单位食堂菜品丰盛,荤素搭配有致,中午一顿自助餐仅一元钱。这个价格在他2001年进单位至今从没变过。

  在老同学惊奇地感叹一块钱如今在市场上连一块姜都买不起时,轮到赵鑫杰惊诧了:是吗?物价都已经通胀成这样了?我都没注意到!

  他的收入其实不高,一个月四千元左右,但平时不怎么用得上,在通货膨胀与房价飙升的当下,他所获得的非货币福利,用他同学的话说,“立马让月入万元但无其他福利的人想找块豆腐撞死”。

  根据2月18日的媒体报道,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去年完成的《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在分析被调查者的所属行业和职业后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

  赵鑫杰可以在这个平稳而充满幸福感的中直机关干一辈子,只要他愿意。数据显示,自1996年实行辞退制度以来至2003年8年间,全国公务员辞退率仅0.05%,人员流动率为1.25%,是中国“最稳定的群体”。

  赵鑫杰的幸福生活只是公务员与有编制的央企和大型国企员工的缩影。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都是眼下倍显金贵的因素及收益,也是越来越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年轻精英争先恐后进入体制的直接原因。

  “体制内”生存

  “读书时,我的理想是改变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李大钊的公民教育思想》,现在,我连自己都分析不了。”

  每年回家过年,赵鑫杰尽可能地低调,不出门,也不串门。他所在的中直机关尽管在权力序列中排名靠后,但是家乡亲友只认定他是“中央下来的干部”,登门托他办事的人一度络绎不绝。

  国家实权部门是李鸿君过去四年始终坚定的国考目标,尽管考中的概率仅为千分之一。“考入一般的政府部门,大多是为了在‘体制内’过安稳生活,但一心想进实权部门的,肯定还有些其他想法,”他停顿了一会,“坦白说,就是求贵。”

  备考期间,李鸿君在家乡开煤矿的老板亲友听闻他的理想后,立即打电话问他“需要多少钱打点,多少都成”。当然这是很不靠谱的想法,国考的透明公正也是逾百万人报考的原因之一。

  “但公务员头上的权力光环,不得不说,很有魅力。”李鸿君说。

  这个不太能摆上台面说的诱惑是黄丘伟连考五年国考的直接原因。从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丘伟进入了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在家务农的父母问,我们以后再被人欺负,你的单位能管吗?黄丘伟说不能,父母沉默了一会说,那你能不能调到能说得上话的单位?

  李乐目前就职于北方某实权部门,2007年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他是年级的就业明星,刚进单位时,他仍处在不可抑制的膨胀期,尽管只是一名普通职员,但求他办事的人接连不断,且态度谦卑。

  这种优越感与女朋友在考虑买房问题上终于消停。李乐眼下月入4000元左右,除了5元一顿的食堂餐,单位自留地低价供应的有机蔬菜,洗衣券及年终多发一个月基本工资外,没有其他福利,房子据说也“希望渺茫”。并且,李乐入职那年,正好赶上“阳光工资”开始严格执行,之前名目繁多的补贴都被取消了。

  这意味着在这座城市,他得不吃不喝工作50年才能买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这还是按照当前的房价折算的。在福利房越来越稀少的现实面前,这是中国基层公务员集体面临的问题。

  女友建议跳槽,换座“便宜点”的城市过小日子,李乐坚决不同意。

  “一是虽然收入不高,但每天总有那么多人来求我办事,一旦出了体制,就得变成我去求别人。我接受不了。”他说,“二是……坦白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同一套工序,我没有其他的技能。”

  放弃留英机会,入职南方电网后,曹亮也陷入了被“机械化”的焦虑当中。作为一名北大硕士研究生,他日常工作就是整理材料、文件,年尾最繁忙,因为要赶各种年终总结。

  最近,他正在制定一个员工辅导计划,让在变电站看护设备的同事不那么无聊,比如,申请在他们的办公室添置音响,每周为他们安排场地打篮球与羽毛球,而这些员工同样毕业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名校。

  “读书时,我的理想是改变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李大钊的公民教育思想》,”他说,“现在,我连自己都分析不了。”

  曹亮生于1984年,在他2010年毕业这年,绝大多数80后正式告别校园。在“国进民退”趋势刺激下形成的这一重返“体制内”大潮中,曾经贴在他们身上诸如“独立”“个性”“自我”的标签,开始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与概括力。

  他们其实与任何年代生于中国的人一样——很少有机会进行自我分析,一套实用主义的思想系统深入头脑,很少具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总是从属于某种社会标准。

  眼下对体制所带来的安稳的向往与自觉维护,在这一代年轻精英阶层里已然并还将持续深入人心。

  吴晓丹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深圳市某机关单位,眼下的工作是给单位写宣传稿与新闻通稿。她开始越来越抵触与少数还在体制外混的同学在网上聊天,稍一深入就不欢而散。

  “为什么总是在批评?为什么总要去反思?”她反问道,“难道就不能重点看主流、光明的一面吗?”

  总体上,吴晓丹是个平和的人,每天在平和的单位里按模版完成平和的通稿,她总习惯性地吞服四粒维生素,这是单位发的福利。瓶子里的药丸一天天少下去,是这位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眼下日常生活中少数还存在变数的细节之一。

  而已经连续参加八次国考的沈娜,仍在准备今年11月参加第九次考试。根据最新规定,从明年起,中央和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这或许终于将为这名当代“女范进”减少一些竞争对手。这会是她最后的机会么?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名字皆为化名)(雷磊、李顺对本文有贡献)

  不再做“特立独行的一小撮”

  作者: 杨敏(化名) 口述 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采访整理

  2006年从人大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导师的推荐下,我进了北京一家事业单位。老师们很多在国外做过访问学者,但在学生找工作问题上,却更支持我们找体制内的工作。

  不进体制,就没有编制;没有编制,就没有北京市户口;没有北京市户口,孩子将来考北大清华怎么办?现在没北京户口,连房子都不让买了。

  国考肯定是参加了的,我们班90%的同学都报了,除了独立还特行的一小撮,“若为自由故,户口皆可抛”的那种。

  那几个进了发改委、人民日报和中粮的同学,最让人羡慕妒忌恨。而像南方报业集团的offer,坦白说,性价比实在不高,招人条件高,但工作地点不在北京,即使在北京,也不能解决北京市户口。

  在北京念过书的孩子,基本都想留在北京。谁让这座城市集中了全国各领域最优质的资源、财富、人才与机遇呢?

  虽然没考取公务员,但好歹在那家事业单位混到了北京户口。我的工作很清闲,闲得危机感越来越强烈地压来。

  我们单位后面是个菜市场,办公室的大叔大妈一下班就去买菜,虽然不会夸张到带菜上办公室摘,但又有什么区别呢?看看周围同一批进单位的小年轻,北大的、清华的、复旦的,所有人每天都在重复着不念大学都能做的活……

  我当时感觉自己就在深潭里腐烂了,连一个泡都不会冒。

  随之而来的打击是听说单位要改制,这个再不济都可以心安理得混日子的“体制”也快要没了。

  作为一个“体制内”人,辞职的风险实在太大,和长期生活在温室中,一下子无法适应外面的台风同理。犹豫再三,男友说的一句话最终打动了我,“我们热爱婴儿是因为他们的未来是未知数”。

  当年坚决不考国考的一男同学收留了我,他就职于北京一家体制外杂志。原想着可以重新拾起新闻理想了,反正户口也解决了,哪知出差费用苛刻不算,工资还经常拖欠,稿费也少得离谱。

  雪上加霜的是,一位继续留在那家事业单位的前同事工作第二年就拿到了6万元年终奖,比我在这本破杂志一年的收入还多。

  半年后,我跳到了另一家市场化报纸,生活没规律,全国各地出差,接触的大多是些弱势群体。一次采访过程中我和基层的干部发生了冲突,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他阻止我采访我们扭打起来了。

  整天想去为别人伸张正义,其实我自己就是个弱势群体啊!工作奔波,还被人打;工作6年了也买不起房;因房东要涨租金被迫搬了几次家……

  我在体制内时,我师姐当记者,她说,她去各部委采访,一眼望去长长走廊两侧都是门,推开任何一扇沉重的门,里面都有几个年轻人。体制啊,就是人肉金字塔啊,升一层就要挤掉好多人。

  从“体制内”出来前,我还喜欢去水木worklife版抱怨工作无聊,一下可以看到30年后的自己什么的。

  但现在,我开始去劝阻那些抱有我当年想法的人千万别跳出来。“体制外”的一年经历,我总算彻底明白清闲和稳定的价值了。

  我开始重新考公务员,每年都报,有时出差错过了考试,那就下一年。我只挑最高院、发改委这样的单位报,国考每年题目大同小异,万一哪次撞了大运,被发改委的offer砸中,立马分到一套房子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但奇怪的是,年轻人不但没有踊跃地投入到商业中去,反而排着长队挤着进体制内。

这是做多中国的信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23: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河东30年河西,君不见改革开放早年间多少机关干部前仆后继的下海潮,百万劳工下深圳。。。历史总是从一个极点到另一个极点的摇摆中波浪式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23: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公务员未必好,现在挤破头,将来是否真的好还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23: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3# rayfromsea
关键是时间。是在经济大好的形势下,出现这样的热潮。如果经济很差,寻求稳定进体制内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在日本,德国和英国也非常普遍。英国的名校的大部分高材生的第一个选择都是考公务员的考试。然后当公务员。慢慢爬上去。考试通过率肯定比中国容易的多。当政客的一般都是名校里喜欢热闹的人物。高级公务员对高级政客们的态度一般都是鄙视的态度。因为学校里能干的一般都当了高级公务员。日本和德国也是。日本和德国名校的高材生的第一梦想就是进去财政部或外交部。竟然这些现象也出现在中国。可能社会稳定了几十年。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那些高材生的抱负就是想找个稳定的职业。在英国,日本和德国公务员的前途是非常稳定也不是很累的工作。福利很多。

看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这种现象。可能是对稳定社会的一种肯定。问题是那些聪明豆都当了公务员等于是历来中国社会的模式。科举制度导致全国的聪明豆都当了个官。公务员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世界各国都模仿了而已。这帮人的聪明程度远远高于老百姓。好的时候还可以。假如都想歪了那就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1: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6# midas


但是好像这样子的一种体制会制约现代科学的发展,这是不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本来中华的文明有些科学思想,技术比西方早几百上千年,但是就是没发展出现代科学,这种科举制度是不是个障碍呢。但在管理社会方面有他的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2: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胀使然,30年河东河西大周期使然。

就像所谓的外企白领,10年前是好差事;现在,不成咧~! 体制内毕竟有政府罩着,能跟通胀速度的差距小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1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6# midas


但是好像这样子的一种体制会制约现代科学的发展,这是不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本来中华的文明有些科学思想,技术比西方早几百上千年,但是就是没发展出现代科学,这种科举制 ...
随风 发表于 2011-2-26 11:40


大英帝国的崛起和科技兴国的国策有直接的关系。结果很成功。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落后的小国变成日不落的大帝国科技大国。同一个时代的明清两个朝代对文人采取了非常虐待的措施。“文字狱”很流行。动不动对文人进行大扫荡。根本是虐待文人或知识分子的国策。结果可以推进生产力的一个新的科技发明都没有。都是两个朝代国策的失败。好比欧洲大陆的科学家几个世纪前说了地球是圆的,也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梵蒂冈就把他处死一样的愚昧的国策。

大英帝国让马克思在伦敦随便大肆宣扬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的理论。可知当时大英帝国的自信和大度。德国,法国等国家把马克思驱逐出境了。所以要做科技兴国,要做科技大国,一定要给科学家们几乎无限的研究的自由。还要在科学界实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政策。这样的奖励制度会鼓励更多的聪明人投身参加科研的队伍里。

选拔精英的公务员制度或科举制度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科技的发明公务员发明的很多。例如,爱因斯坦发明他的理论的时候就是一边当德国邮政局的公务员一边研究了理论而已。英美的很多大学科研室其实都是属于公务员体系的。问题是要看国策是否科技兴国,崇尚科学家和科技的文化的国策。是否对科学家们采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奖励制度。还需要对科技和思想研究的无限的自由。

隋炀帝发明的科举制度是管理国家的革命性措施。过去一千五百年中国国家制度的相对性的稳定也就是靠这个科举制度。封建时代大部分聪明人都聘用了,在社会可以抱怨的人群也少了。聪明人当官总比带裙带关系的蠢人当官有效。汉文化地区,越南,韩国,日本都模仿了这个模式。到了18-19世纪法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也模仿了这个模式。然后英国人通过殖民地把这个模式带到全世界去。到目前为止,英国和法国的政党几年换一次国家领导的宝座。唯一不变的就是稳如泰山的公务员体系。任何傻瓜只要哄了选民赢了领导权随时可以领导的全天候完整的可以领导国家的公务员体系。西方国家的稳定就是靠这个稳定的公务员体系的。所以隋炀帝的发明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贡献。

跟中国的领导体系不同的是,在中国公务员就是未来的国家领导。公务员体系和国家领导体系连在一起。在英国和法国,公务员体系永远不变,不受任何政治动荡的干扰。也不能参政,要保持中立。结果中国的领导一般都是身经百战的公务员出身官僚出身。例如,胡温体系。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一般都是只有一张嘴哄选民的啥都不懂得全职政客。例如,奥巴马或布莱尔等。英国和法国的高级公务员其实都是真正出谋策略的幕后人物。不是奥巴马或布莱尔那种全职政客们。所以国家领导体系都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这是在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里出现的现象。这就好比美国IT技术革命的十年时间里,如果年轻人毕业的首选不是去硅谷而是去做政府公务员一样。

如果这样的现象,就是中国经济向好的体现的话,我相信,中国几千年社会的很多规律,例如黄宗熙著名的定律,以及毛主席自己总结出来的孔夫子定律,等等等等,都会继续有效。

任何社会,第一流的人才首选不是进入企业界和科学界,这样的经济,不知道它有什么前途。

中国发明的公务员制度,既没有在鸦片战争中避免中国惨败,也不会在未来决定中国人成为最繁荣富强的民族。

真正对经济和国家有利的公务员制度,不是超级能干的强大的公务员集团,恰恰相反,应该是一个不能对社会和经济随便插手、权力被有效约束的制度。欧美经济在过去几百年间强盛起来并超越中华帝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学习了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恰恰相反,而是设计出了公务员难以滥用权力的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2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胀使然,30年河东河西大周期使然。

就像所谓的外企白领,10年前是好差事;现在,不成咧~! 体制内毕竟有政府罩着,能跟通胀速度的差距小点儿。
hubaermi 发表于 2011-2-26 12:45


这种现象,可能跟所谓大周期没什么关系。资产周期,不是万能钥匙,什么都能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1: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1: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1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是这样的。

这就好比,遇上涨六倍的大牛市行情,你放弃自己在股市上投资,而挤破头进证监会、交易所。个中原因,不难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英帝国的崛起和科技兴国的国策有直接的关系。结果很成功。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落后的小国变成日不落的大帝国科技大国。同一个时代的明清两个朝代对文人采取了非常虐待的措施。“文字狱”很流行。动不动对文人进行 ...
midas 发表于 2011-2-26 09:33


     爱因斯坦是我小时候的最大偶像,自己的梦想也是将来能够像他一样当一名科学家,像他一样在一个角落里面静静的做研究就好。可是现在的自己却不得为先为生活奔波。跟老师学投资也是一个办法,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三年多以来,时间、金钱、精力耗费不少,成果很少,最近一年很少操作,也想反省反省自己的人生,现在一看方程式就犯困。就快为人父母了,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呢,感觉自己连自己都教育不好。汗颜!!
    另外人生的经历让自己也不禁迷茫,近段时间家乡里小学就回家混的同学,就靠圈卖了几块也不知道是事实上属于谁的地,发了大财,而大部分上大学了,家里没关系,没找到好单位的,没有谋得一官半职的,却是穷得要命,像自己,为这还被嘲笑一番,上学无用论得到铁的证实。   
    想当年邓稼先先生在原子弹成功后得到的奖金是10元,氢弹也是10元。现在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应该是500万人民币,当初爱因斯坦1944年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两国对的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谓天壤之别。
    所以学而优则仕任仍然是中国的社会中最好出路。当然这样子的一个文官系统,对管理社会是非常有帮助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禁不为祖先的这方面的智慧深深折服。但是我想这会伤害到了科学的土壤。中国很难出得了微软,IBM,GOOGLE(百度的科技创新比不上GOOGLE,但是百度更深谙中国的社会规则,更明白如何经营,至于科技,模仿和抄袭就行,像腾讯一样),硅谷(仿照硅谷的中关村更像个房地产商)。
     或许自己以后能在金融市场有所表现,目前还是没这样子的自信,即使成功了,那又如何,这和自己的人生理想偏差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2: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体制内的机会每个人都有,看自己的本事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再加上没有过硬的本事,那就到体制外好好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13: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体制内人士的讨论,还是至此为止吧,众多体制外人,讨论这个问题,在体制内人士看来,就仿佛吃不着葡萄一样,酸味十足。

为了不被人认为是酸葡萄心理,讨论可以休已。该干嘛干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6: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9-29 11:24 , Processed in 0.0164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