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一定要有连续性,否则刚刚出现复苏的经济很可能会再次出现滑坡。因此宏观政策的执行一定要有连续性,一定要执行两到三年,才能真正把经济托稳。"樊纲认为。
郎咸平:滞胀可能性很大
对于樊纲的观点,郎咸平显然并不认可。郎咸平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CPI环比连续4个月增长,这句话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这4个月以来每个月都是通货膨胀,而且越来越严重,"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发生比通货膨胀更严重的滞胀的可能性很大("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连起来指的是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经济现象)。"
2 交锋 经济是否复苏
有关经济企稳复苏的观点,似乎已成业界主流。但两位专家观点相左。
樊纲:一年企稳 人类进步
"仅用一年时间,各国经济就已企稳,避免了比1929年那次人类历史上最大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大萧条的发生,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的一次进步。"樊纲乐观预计,"得益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撑,今年全国GDP将实现8%的增长。"
郎咸平:现在的复苏是虚假繁荣
然而,郎咸平则认为,表面上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复苏了,但实质上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持续萎靡,企业家信心不足。现在的经济复苏是一种虚假繁荣。
郎咸平的论据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动力不足。第一驾马车--消费,目前只占了35%的GDP,中国是消费小国,消费严重不足,缺乏消费能力如何拉动GDP?第二架马车--政府支出,一系列反危机方案都是一锤子买卖。长期的增长动力是什么?没有。第三驾马车--出口,我们出口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泡沫消费,但最新公布数据,美国的储蓄率由过去的0%提高到了7%,也就是消费大幅减少。这说明我们出口想恢复很难。
3 交锋 第二波危机
众所周知,本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就是美国次贷危机。而目前,美国银行的倒闭速度并未减速。第二轮金融海啸是不是要到来?
樊纲:危机不会来"第二轮"
今年早些时候,樊纲就乐观预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0%~70%。"昨日,他更是旗帜鲜明地认为,国际上不会出现所谓的"第二轮"金融危机。目前金融危机已经接近见底,但对实体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观察。现在的问题是,实体经济更令人担忧,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至少做好几年负增长的打算。
郎咸平:泡沫消费可能再破
在这个问题上,郎咸平没这么乐观,"如果你知道美国的泡沫消费有多大,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此前,美国政府和金融资本一直鼓励负债消费,弄得很多美国人都没有存款,因为可以靠贷款买来的房子涨价后抵押掉再去消费。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它制造出严重的全世界产能过剩。没钱消费,企业会倒闭,然后回头冲击银行债权。所以泡沫消费更大范围的爆破,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啸的开始。
4 交锋 大搞基建对否
中国政府反金融危机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提出了4万亿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掌声很多,不过也有人担忧通胀风险。
樊纲: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
"我承认一定有后遗症,而且有的可能存在很大问题,但是,经济学不承认有十全十美的方案和免费的午餐。"樊纲说,要知道,你面对的是怎么样的机会成本?如果你面对的是大萧条,那投资可能带来的问题又算得了什么呢?
郎咸平:钢筋、水泥压缩消费
这个问题上,郎咸平再一次站到了樊纲的对立面上。"你们看到的增长,都是钢筋、水泥推起来的,根本就不是企业的实际增长。GDP当中50%~70%都是钢筋水泥,而把消费压缩到只有30%、40%。中国消费之所以少,是因为GDP里面钢筋水泥太多。半年之前,我告诉政府千万不要投,既不该投基础建设,也不该进入企业。7.37万亿的40%接近3万亿,基本上80%、90%都给了国营企业。突然给他们3万亿的钱,他们敢拿来投资实体经济吗?肯定不敢,于是他们就用来炒股、炒地皮。我们在今年所看到的楼市疯涨、股市疯涨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经济体系生病了。"
论战点评 迥异的两人
两个人观点迥异,樊纲趋向"主流",郎咸平略似剑走偏锋。但在经济学界,各有拥趸。
两人风格迥异,樊纲以沉稳著称,郎咸平则张扬、幽默。在听众(观众)面前,常将观点转化为其"个人GDP"的郎咸平更富表演天赋--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偶尔遛达出的"骂娘"词汇,经常把大家逗笑。独特的郎氏风格也更具传播效率。起码让听众之一的记者记住了这样几句话--
企业家基本上是半夜两点才回家,因为要去夜总会,所以企业家的作息时间跟小姐差不多。
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大豆油(价格)这些都是华尔街决定,你用屁股想都知道铁矿石是由谁决定的。
我在广东很有影响力,票贩子一边被警察追赶,一边还要和我打招呼说"郎教授好"。
在制造业的原料成本方面,供需关系不再是决定价格的惟一因素。价格更多是在金融战之下,受到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纵,为获利而忽升忽降。(谈美国政府的阴谋论)
投资黄金是最愚蠢的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