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3239|回复: 11

请问老师:金融危机结束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7 13: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老师说过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提到会有抛弃债券,引发债券市场危机,进而引发货币危机这样的过程,现在美联储所谓的宽松政策是否防止了债券危机的发生。加上银行超过预期的业绩和股市良好表现,是不是表明金融危机暴发阶段已经过去,以后是修复和筑底,不会再有某些人说的第2波了。
发表于 2009-4-17 23: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危机怎么会如此“快”的结束呢? 这个影响是深远的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 谢国忠写的文章
论坛有人贴了他的东东
http://bihaiyouyou.blog.cnstock.com/611456.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0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西 于 2009-4-17 13:25 发表
记得老师说过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提到会有抛弃债券,引发债券市场危机,进而引发货币危机这样的过程,现在美联储所谓的宽松政策是否防止了债券危机的发生。加上银行超过预期的业绩和股市良好表现,是不是表明金融危 ...


你好。

去年美国的股市和经济跌的太快太多,来一个大反弹很正常。 以后几个月美国的经济数据很可能继续改善。股市早就开始大反弹。 这些现象都很正常。 写书的经济学家们讲的V型的反弹或L型的反弹或U型的反弹的问题而已。

经济要长期改善的话,第一个要看银行的放款程度如何。那就是经济的水龙头。农田的灌水系统。 美国的整体银行系统还是行尸走肉的状况。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放款。所以银行系统彻底恢复以前美国的经济真正走出谷底的机会不大。 过了3-6个月的小阳春以后再次进入大困局的机会更大。

中国的银行系到目前为止非常健全。 所以中国在这次的危机中第一个走出谷底的机会大。这看了今年初中国银行系的放款程度就一目了然。所以中国的股市也是第一个带头反弹。不过,除非中国完成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体系的改革,基本上依靠国内的内需发展经济,美国和欧盟的经济的弱势会继续困扰中国经济的进展的机会大。即中国已经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机会也不大。中国的情况也是维持几个月的小阳春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困难的机会大。

祝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5: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谢谢老师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2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MIDAS老师分析大方向!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2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老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23: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招人了,经济有所好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0: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教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Midas老师的看法

我的看法很笨,一个大的经济体就象一个大火车头,有很大的惯性,要使它停下来并倒车需要时间。上次网络泡沫破灭时,美联储大幅降息刺激经济,把1%的低息环境保持了很长时间,即使如此,美国经济重新起动也是2003年的事情了。Greenspan不负责任的政策只是拖延了美国经济调整的时间,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美国经济在低谷徘徊的时间应该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2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Midas老师说得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5: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最近美国财长频频提到要维护美元的强势地位,以及一再申明美国国债是安全的,这些正是老师说的债券和货币危机的表现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11-16 05:01 , Processed in 0.0124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