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楼主: henry

“高级幕僚”医改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9 2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3: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狗,未来五到十年,医疗改革的方向,有没有可能从补贴医院,转向主要补贴个人,减少对公立医院的补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3: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0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我认为鲜花兄没讲明白,henry 兄问到的市场化解决供给问题,是拿我们的通讯费来举例,可以做到这个程度,那么医疗市场的改革,我们可以预见的最好的是能够走到那种程度?国际上都说现在的医疗体系赶不上赤脚医生时代。
当然,由于职业关系,我尊重鲜花兄对于医生队伍和好医生的解释。职业人,作为一种资源,也是能够放在市场环境下来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0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0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0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庚医院在未来5年内是无法竞争过当地的国立医院的,即使他们比厦门的国立医院收费高,也无法赢利,除非他们收费类似美国或者台湾的收费,才能赢利。
因此,为了吸引客源树立形象,只能以比其他医院低一点的价格吸引 ...
鲜花灿烂 发表于 2011-1-29 22:15

台湾的医院收费是不是很高啊?

因为我有看报到说是长庚是台塑集团盈利最多的单位。我不了解台湾的医疗是个什么情况,听说有个类似中国国内这样的医保卡。

关于国内医院,其实我的看法是医生的薪水收入相对他们的贡献来说并不高。我们这三甲里的医生硕士毕业在里面待了几年的也就是1万出头。不过医生和医生的差别好大。我亲身经历过这种差别,时间是2004年,同一个外部肿瘤,在我们这中山医院,门诊医生说要花费1,2万;后来我又去了第1医院,结果门诊医生说动个小手术就可以切除,费用1000以内,最后手术费加换药在600以内。动完手术后医生说这是他退休前最后一个手术了,还开玩笑说举了几十年刀手开始抖了,是该退休了。

但同是第1医院,2005年,从通用进口一台大型医疗设备,整个过程花费了好长时间。中间经历了A通用医疗器械部门-B国内进口商-C国内关系商-D医院 一共4家,没有B进不了国内,没有C就等于没有D,那台仪器在安装的那天还必须先给院长以及相关人员佣金才能放进医院,整个过程全部完成后医院才会给钱。利益真是无处不在。要是说哪个国立医院的院长没钱,我都不信,但是底下医生的薪水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再高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的医疗改革的路程可能提供一个参考。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党答应全面福利社会。老百姓不要民族英雄丘吉尔选了答应免费午餐的工党领袖。

结果看病都免费。药费本来也是免费的。后来政府发现有的药太贵国家付不起。结果药费开始老百姓自己付。有的是用医疗保险解决。问题是开刀还是免费的。看病还是免费的。结果国家的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都是医疗费付出。我想没有一个正常的人每年的开支的三分之一是医疗费。除非是病入膏盲的人。看病的时候只要医生证明照样从老板那里可以拿薪水。结果每个人都是一感冒一头疼就马上去看病。养成了国民的习惯。医院的设备和医生根本应付不了。结果为了开刀要排队一年到两年。除非是盲肠炎之类的急病。后来出来了一些私家医院。问题是英国的私家医院都是非常富有的人才可以去的。因为私家医院的医生曾经都是国家医院的高级医生。私家医院用高薪请来了那些高级专家。结果穷人光顾国家医院,有钱人光顾私家医院。问题是国家医院开刀要等一两年等不了。这些老百姓都跑到比较便宜的法国意大利等地的医院治疗。英国的医疗系统都变成笑话。

香港的医疗制度也是公立和私立医院的并存。好的私家医院特别贵。差的私家医院没人去。好的私家医院住一天都要几万大洋。不是非常有钱的根本住不起。看病也很贵。变了有钱人的医院。公立医院比英国的国家医院还好些。主要是因为香港没有全面福利制度。老百姓不会一头疼就跑到医院一感冒就请假跑到医院。买头疼药或感冒药就解决。所以没有英国那样的拥挤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0: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1: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1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在去公家医院看病,已经是看不到好医生了,除非你凌晨三点去排队。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全国性的预约服务,每年交多少钱(几千上万),可以全国任何一个大医院预约专家多少次。算下来,一次几百一千的水平。我很奇怪他们难道是也是去排队,有一次借别人的用了一下,才知道,人有是不用排队的,只要去说一声就行了。这个服务是谁开展的,可以想象。

其实是类似私家医院了。北京的大医院,提前三五天去那里睡觉排队。如果你不是有关系,那你掏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70# midas 认识个英国老朋友,没什么钱,一直在亚洲混。 现在上了岁数,但是烟瘾很大,结果有一天在地铁上犯了心脏病,晕倒了,被好心的中国群众送到附近医院急救。出院后还是要做搭桥手术,回英国应该是私立医院太贵,负担不起;公立医院又等不起,最后还是回到泰国做手术解决了问题,据他说泰国医疗费用又便宜,而且医生可以说英文可以沟通,所以选择泰国做手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11: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有排队,是因为国家限定了医生的门诊收费价格。看一个北京协和医院的老专家,门诊挂号才20元,你说,谁不去看呢?
如果象私人医院一样,一个专家号,一开口就要2000元,还有这么多排队吗?

任何排队现 ...
鲜花灿烂 发表于 2011-1-30 11:07


所以说,既然如此,任何地方,包括公立医院,也逃不掉市场规律的约束,那干脆市场化算了,把现在各种排队的成本(排队也是要消耗社会资源的!)和隐性的各种收费赚钱之道,明码标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2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鲜花介绍了不少医疗界的内幕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23: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国的医疗费用究竟是高是低以及中国的医生收入究竟是高是低的问题, 看来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从每个人的实际的医疗开支与每个人的实际的收入的比例来看, 中国人比美国人看病贵的可能性最大, 而且贵好多倍的可能性也很大. 主要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真实收入相对美国来说都太低, 医保的覆盖和保障水平也只会更坏而不会更好.
从大多数医生的实际平均收入与大多数民众的实际平均收入的比值来看, 中国医生比美国医生收入低的可能性大, 而且低几倍的可能性也很大.
很多数据在网上也很难找到个准数. 上面论断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测.

可以说, 医疗费用较高与医生收入不算高, 在中国也许是同时发生但又并不矛盾的现象. 其根源就是从财政上面切下来分给医患双方的蛋糕太小. 双方都吃不饱. 二者相比, 可能还是病人挨饿的程度要更大一些.

针对医改的方向问题, 大家也都开出了不同的药方.这些药方其实并不矛盾, 而主要的差别是关注点的不同. 秦晖老师的关于"自由与福利"的描述, 其实用来描述这二者之间的分歧非常恰当.那就是:

自由派的医改方案的核心是增加自由. 在供给方面, 主张打破行业垄断, 通过增加供给和促进竞争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在需求方面, 主张由补贴到医院的间接补贴政策改革为补贴到个人的直接补贴政策. 赋予需求方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让他们自己来用脚投票. 总之, 目的就是通过增加自由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福利派的医改方案的核心是增加福利. 目前的现实就是, 中国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体制. 现有的私立医院无非是点缀而已. 比较可行和省时省力的方案就是在现有的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基础上增加福利投入. 投入供给方面的方法是建立更多的医院, 招聘更多的医生, 并且进一步提高医生的收入,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一些激励机制. 让医生有动力做好一个医生, 更让医生有动力做一个好医生. 这样伸向患者的不良医生的黑手也就越来越少了. 医疗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得到提高. 同时, 也应该增加对患者的医保投入和覆盖面. 让患者有钱看病, 也让更多的患者有钱看病. 总之, 目的就是通过增加福利来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

如果是在增加医疗开支占财政比重的情况下, 也就是在"不差钱"的情况下. 无论是采用上面的那一种改革方案我都举双手赞成. 从个人偏好来说, 我倾向于全面自由派的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的动作很大, 改起来更困难一些, 花费的时间也肯定会更长. 如果从快速缓解已有问题的角度来看, 我同意福利派的方案. 毕竟从现有的公立为主的医疗体系往这个方向改最容易, 见效也最快. 当然, 从更长的时间来看, 相对而言公立的方案总归在效率方面会略逊一筹.
公平和效率大多数时间都是存在一定的矛盾. 私立化的方案的效率肯定没的说, 但是公平性就要差一些, 可能导致最穷的人享受不到足够好的医疗服务, 就同现在的美国一样, 所以, 美国才有人嚷嚷着要医改, 奥巴马也以此捞到不少选票才最终上台. 相比较而言, 公立化方案的公平性要好一些, 英国(?)貌似就是全民医保.当然相对而言效率下降也是有目共睹的. 鱼与熊掌真的很难兼得.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 两种不同的观点主要是着力点不同. 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通过增加人民的自由或者福利来达到改善医疗的目的. 那么从现在已经看到的医改政策, 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现有政策很多要么是降低自由, 要么就是减少福利. 首先是降低医院的财政自由. 医院失去了财政自由以后, 就会进一步失去了努力做事的动力. 也就是会出现鲜花兄所说的效率下降问题, 也就是春节再也不加班了. 既然做多做少都一样, 那么就尽量少做事, 这样还可以少担责. 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 不做不错. 然后, 大家重新开始吃平均主义大锅饭. 同时, 因为医疗效率的下降, 也会导致患者的自由选择权的下降. 假设现在排队2-3天也许就能挂到专家号, 那么以后也许就要排队2-3个月了. 这就跟没得选没啥两样了. 另外, 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决策的声音, 那就是建立健全转诊制度. 也就是从下级医院逐级向上级医院转诊. 应该说, 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建立更多的社区医院, 然后让不同级别的医院提供不同级别的医疗服务的想法本身并不是坏事, 因为这的确是一种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方法. 可问题坏就坏在未来可能会实行的强制转诊制度. 也就是说患者只能先去下级医院看病, 然后经过逐级转诊才能到大医院看病. 也可能会存在隐性的强制转诊制度. 例如上级医院每天的总挂号数有限制, 然后分配固定比例的挂号数给转诊病例. 这样就隐性的将很多人逼到了强制转诊这条路上. 到时候, 不管你是否愿意通过多花钱的方法享受快捷的服务, 也不管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病比较急比较重. 你都只能低下头来慢慢的走转诊流程. 病人的自由选择权将受到严重侵害.
现在看到的医改政策的另一面就是减少福利. 首先, 我们基本很少能看到增加财政拨款的政策. 同时, 在医院收入的上缴和下放的过程中, 通过集体贪污(行政部门自己发奖金)或者是个人贪污(实权官员寻租), 真正留下给医患双方的钱只能是越来越少. 即使财政开支真的能有些许增加, 恐怕增加的速度也会向蜗牛爬一样. 从现有的财政占比3%提高到15%的过程, 搞他个100年长征, 每年只加一点点.

所以, 从已经公布和试点的大部分医改政策来看, 都是一些使医患双方的自由和福利双受损的政策.  人民的自由和福利的双受损, 对应的就是政府的权力和财富的双增加. 如果新出台的医改政策真的就是这样"既降低自由, 又减少福利"的政策的话. 那么这种所谓的医疗改革, 不要也罢.

另: 我非常赞同将补贴到医院的直接补贴政策变更为补贴到个人的间接补贴政策. 但是, 我又觉得这是最不可能被行政当局采用的方案之一.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一条与行政当局的医改初衷相矛盾. 现有的模糊的补贴政策其实是政府财政投入过少的最好的遮羞布.  通过这种模糊的补贴政策, 行政当局就可以大言不惭的说: 你看, 我最近几年增加了不少投入. 公立医院的仪器设备等我都投入了不少. 你们老百姓看不起病主要就是医院太黑. 其实主上英明, 关键是中间的人不行. 通过这一招, 行政当局就完成了责任转嫁的过程, 因此, 人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医患冲突, 而在医疗这个领域很少看到官民冲突. 一旦, 间接补贴, 真的变为直接补贴. 那么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医院都要进行成本核算. 到时候, 医疗费用依然昂贵. 医院把真正的医疗成本公布出来, 患者面对高价格也只能哑口无言. 那时, 患者就会蓦然发现,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政府提高医保投入, 把矛头对准政府财政开支问题.  这可就毁了政府的如意算盘. 因此, 该政策被行政当局采纳的可能性很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9-29 09:32 , Processed in 0.0141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