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9 0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医疗改革,就要回到大锅饭时代。即搞绩效工资。固定收入,按职称搞钱。固定收入,医生没有积极性。做多做少一个样,那为什么要做这么多?
如果你是医生,干多干少一个样,你还打算干吗?
例如,某家大医院, ...
鲜花灿烂 发表于 2011-1-28 23:27
鲜花兄, 对现有的以绩效工资等制度为主导的医疗改革政策的恶果的描述太准确了.
所谓的绩效工资制度其实就是在不增加政府投入的前提下, 所实行的价格管制政策. 这种政策并不是使医疗市场更加市场化, 而是恰恰是在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这种政策实行以后的必然后果就是鲜花兄所描述的医患双方双输的悲惨结局. 最终, 患者的医疗费用越来越贵, 享受到的服务越来越差. 医院和医生因为收入下降而缺乏积极性, 导致鲜花兄所说的效率下降问题. 唯一的赢家就是各级医疗主管部门. 这些以"均贫富"为借口, 从医院那里收缴上来的利润, 既不会在城市医院和乡村医院之间进行二次分配, 也不会在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进行二次分配, 更不会在医院和患者的医保账户之间进行二次分配. 最终的结果, 就是一部分作为奖金红包发给医疗主管部门整体, 另一部分通过资金的支出过程进行寻租.
这就是所有的"改革"或曰"市场化改革"当中最坏的"改革"政策之一. 但是, 这又恰恰是当下中国的几乎所有改革的逻辑. 那就是袁剑先生所描述的"甩包袱"过程. 也就是说, 最开始的时候, 医疗主管部门(行政单位), 医院(事业单位), 城市市民, 都是在体制内的, 被体制所保护. 农民被排除在体制外, 是死是活没人管. 接下来, 由于财政负担沉重, 城市市民被踢出到体制外, 开始承受看病难看病贵的后果. 现在民怨很大, 于是又打算把医院(事业单位)也踢到体制外面. 最后剩下的只是医疗主管部门(行政部门). 整个过程就是体制外的人越来越多, 负担越来越重, 体制内的人越来越少, 收入越来越多. 并且在整个所谓的"改革"过程中, 政府并没有增加多少投入. 并且很多时候做的正好是完全相反的事, 例如鲜花兄所描述的"医院收入上缴". 通过对这笔收入的上缴和下放的过程, 这笔钱会越变越少. 最后就变成了政府(医疗主管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 而同时责任(财政开支)却越来越少. 这究竟算是哪门子的改革哦. 如果改革真的按照这条路走, 还真的就是不如不改. 房改, 教改, 殷鉴不远.
既不向下投入资金, 也不向下下放权力. 现有的医改政策和所谓的目标大部分都是坑民害民的鬼把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