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739|回复: 0

探索银行业当前危机的根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2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索银行业当前危机的根源                                                                                                                                                                                                                                                                                                                        随着花旗、美林和瑞银高管纷纷因次级贷损失而离职,人们在指责他们造成了银行业持续低迷的同时,不要忘了正是监管大型金融机构运作的规定,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1998年的巴塞尔协议是第一个制造漏洞的元凶。该协议的规定,给银行将贷款剥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空子。事实上,协议中用于改善风险管理的条款,无意中给缺乏透明度的银行体系制造了危机。

因为规定减弱了银行监控贷款质量的动力,各大银行涌入抵押贷款凭证等结构性投资工具领域。巴塞尔协议也没能揭示潜在的信贷危机。即在封闭的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遇到困难时,信贷危机回到了资产负债表上,抑制了银行资本的自由度。

巴塞尔协议的漏洞还不止这些。与传统贷款市场对贷款质量的风险问题的描述不同,衍生品交易商往往采用晦涩难懂的语句。

而且会计师也默许了这种游戏。安然案后,帐外负债表的审计理应得到加强。但实际上,银行却利用封闭的SIV获利。分析师和股东则加剧了这种游戏带来的后果。正如网络股泡沫时代的电信巨头马可尼(Marconi)公司,诺森罗克银行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盲目乐观情绪推动。

现在,即将于明年1月生效的巴塞尔II协议,将压制银行证券化的冲动,并且寻求解决潜在危险之道。不过人们很难相信该协议能够阻止目前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升级版的巴塞尔协议建立在模型化技术基础上,也严重依赖信用评级机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4-19 16:09 , Processed in 0.0111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