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912|回复: 0

陶冬:大趋势 大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3 1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冬  2008-02-13

   如果有人能在1990年预言石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低过4%、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一强、计算机记忆免费贮存,他一定是天才。如果这些预言付诸投资实践,回报一定丰厚。



金融市场每天都有波动,不时还出现震荡。不过许多市场起伏,回过头来看不过是噪音,是历史长河中显眼但又转瞬即逝的浪花。然而,大变化、大趋势、大机会,也同时存在于每一天的生活和市场运作中。如果能够抓住上面所提的任何一个大趋势,机遇便近在眼前。



今后5-10年的大趋势是什么?笔者试列出几个。



全球通胀再起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经济经历了一段增长加速、通胀放缓的时期。GIC,即全球化(globalization)、IT革命(ITrevolution)、资本市场影响(Capital marketinfluence)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抑制住快速增长通常带来的经济过热,打造出一段现代经济史上罕见的黄金增长期。笔者认为,低通胀时期已经过去,通胀重新成为市场的焦点和货币政策的掣肘。



全球化生产、贸易减轻了生产(包括服务)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全球化仍会继续,不过全球化生产转移的两大基地中国和印度先后遭遇到技术工人的供应瓶颈,生产成本突然上升。加上资源价格、汇率等因素,在新的生产基地扩大生产已必须伴随成本的大幅提高。



IT革命带来了生产程序上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在几年内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IT革命还会深化和扩散,不过生产力提高的最快时段可能已成为过去。资本市场的普及和创新是降低资金成本、减少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央行与市场的互动也降低了政策变化对经济的冲击。但是这一轮次级贷款 /CDO的爆煲,令金融机构深受内伤,金融创新的步伐势必放缓,监管也势必加码。



新兴市场成为投资主流

当新兴市场概念刚刚被引入时,它的形象是政局不稳、债务/汇率危机频仍的高风险市场。不过这次次贷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竟成了资金的避难天堂。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其实,新兴市场国家中鱼龙混杂,不少国家政治腐败、金融落后、负债沉重、贫富悬殊。但是,的确有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贸易和商品牛市中受益良多。它们的增长速度、贸易账户比传统发达国家更富朝气,而体制上的开放更令它们出现跳跃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部分新兴国家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生产外包或原材料出口,本土需求初步成型。这一点在欧美经济同步放缓时显得尤为可贵。



新兴国家也可能出问题、爆发经济危机,而且它们的政策管治能力、金融市场稳定性较发达国家显得不成熟,但是它们许多时候更有朝气、更有个性、更有上升空间。至少“新兴市场”标签所带来的估值折让会趋向消失。



农产品进入牛市

工业商品处于牛市中,早已不是新闻,石油价格更涨疯了。农业商品价格(玉米除外)上涨则是2007年才开始的。除去通货膨胀因素,工业商品价格早已打破历史纪录,而国际农产品价格则平均只有历史高位的70%。



笔者看好农产品,理由有二。一是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的饮食习惯出现明显变化,肉类、乳类消费大幅上升。平均每一克肉的生产,需要耗用4克谷物饲料,而许多新兴国家的农业用地却在消失。一是美国的乙醇生产,美国40%的玉米现在被用于燃料生产(美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之一),而玉米价格飙升导致农地向玉米倾斜,带来其他作物生产不足,价格开始上升。



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此多人开始大量吃肉饮奶,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此多谷物被用作工业用途。如果新兴经济体消费依然强劲,如果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农产品供需失衡情况会持续很久。反常气候、运输瓶颈,只能使情况变得更坏。



人口老化显性化

人口老化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清晰,许多欧洲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超高龄”(年龄超过80岁)人口暴增,对于这些国家的消费、生产、医疗保险、财政状况,都会带来重大的、难以逆转的结构性变化,汇率的长期走势也受其影响。



世界七大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面临医疗保险、退休保险的挑战,政府对此的准备严重不足,财政状况预计会迅速出现恶化,政府可能需要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弥补亏缺。同时,保险公司进入保险支出大增时期。然而全球债券收益率却降至历史最低,迫使保险公司投资高风险资产,以达到回报需要。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几年内会进入自己的人口老化期。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制造出人类和平时期罕见的人口周期波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接近尽头,这对中国的增长模式、消费模式、社会结构、财政负担,都构成挑战。



世界在变,趋势在变,相信大家还能举出其他结构性变化。趋势的变化,对一些企业和行业是“危”,而对另一些企业和行业则是“机”。把握大趋势,才能抓住大机会。

(本文原载于新财富,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4-9 00:13 , Processed in 0.0113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