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儒学对当代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先得了解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什么要解决的问题,而儒学能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那么,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呢?我认为,归纳起来有三大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目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已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二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这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问题,这中间的矛盾极其复杂而难以解决;三是,个人自我身心内外的问题,个人的身心内外的矛盾已成为时代病。也就是说,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人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我认为,我国儒学的“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也许可以为我们解决上面提到的三大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 实现“人”和“天”和谐发展的路子 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生态问题?也许原因很多,但是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提到:人类和自然正在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我认为,这个观点反映了当前的现实。
由于近两三百年,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利用和征服,虽然对改善人类生活条件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无情破坏、过量和无序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不能不说和西方哲学的传统的“天人二分”观有关系。西方文化传统曾长期把精神界和物质界的关系看成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外在关系,其思维模式以“心”、“物”为独立二元,为了“人”的需要可以不考虑到“自然”;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必考虑“人”的生存条件。然而中国儒家的思维模式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儒家认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到“人”(人道);同样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天”。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这个观点就已被提出。
《郭店楚简·语丛一》中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的是,《易经》这部书是讲如何会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的书。中国历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家,大多继承和发挥着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我们可以朱熹的话为代表,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这是说,“人”和“天”有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因为“人”是由“天”产生的,是“天”的一部分;但一旦“人”产生之后,“天”(“天道”,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人”就有保护“天”的责任。因此,“人”不仅应“知天”(知道利用“天道”的规律),而且应该“畏天”(对“天”有所敬畏)。因为照儒家看,“天”不仅有自然意义上的“天”,而且有神圣意义上的“天”。现在人们只讲“知天”,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但是,儒家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而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不了解“地”乃是生长养育万物的载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则不能体现“天”的活泼的气象,不能体现“地”的孕育万物的功能。由于“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正说明“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能分为两截。
现在,我们既然看到“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天人合一”作为另外一种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不仅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实现“人”和“天”的和谐(谐调)发展另一思考的路子,而且是“人”同于“天”的一种人生境界。
行“仁政”,将会使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 和平共处;行“霸道”,只会引起民族与民族、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以至于战争
当前在人与人之间,扩而大之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对权力与欲望的极度膨胀,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恶性争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社会的冷漠、互不理解甚至仇视;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形成对立,互不信任,以至于发生种种冲突和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新帝国主义”在全球行使“霸权”,各种“原教旨主义”又在全球发动恐怖袭击,这样下去人类社会终将瓦解。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儒家文化中找到某些有益于使人类走出这一困境的资源呢?我认为是有的。
在《郭店楚简》中有一句话也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道始于情”。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感情开始建立的。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由何而来?《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础的。但“仁爱”之心不能停止于此,必须“推己及人”,所以《郭店楚简》中说:“爱而笃之,爱也;其继之爱人,仁也。”“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这就是说,孔子的“仁学”要求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所以孟子明确地提出“仁政”思想。“仁政”的思想内涵应说是极为丰富,但我认为孟子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最为重要。孟子的意思是说:对“人”的道理是,要使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稳固产业,他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稳固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意思是说,“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他自己的土地。但是如何把孔子儒家的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仁政”实现于社会呢?孔子说:“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解释,他说:“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这话很有道理。因为“仁”是人自身的内在品德(“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人们进入社会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制度,而对礼仪制度的遵守应该是出于人的“仁爱”之心,才符合“仁”的要求。这种把“仁爱”精神按照一定规范实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会安宁和谐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儒家思想,对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应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治国”、“平天下”应行“仁政”,不能行“霸道”。行“仁政”将会使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行“霸道”只会引起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以至于战争。
自我身心和谐的路径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郭店楚简》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听到了合乎道义的道理要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儒家经典《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儒家认为如果个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人类的和谐社会就可实现。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既然是建立在人的道德修养(修身)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协调。
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提高自我的道德学问以为社会的福祉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修德”并不容易,那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有为人类长远利益考虑的胸怀。“讲学”同样不容易,它不但要求自己天天提高,而且要求负起对社会人文教化的责任。“改过”,人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是要勇于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成为一合格的人。“向善”,是说人生在世,应日日向着善的方向努力,做到“日日新,又日新。”“修德”、“讲学”、“改过”、“向善”是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