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274|回复: 1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从八方面进行金融市场创新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8 09: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从八方面进行金融市场创新  
         
               
2007年12月17日 11:27

[世华财讯]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日前表示,央行将加强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的资产支持证券,深入研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据中国证券报12月17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日前表示,2008年货币政策将继续运用价格型工具适时调控,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运用好利率杠杆工具,发挥利率工具在抑制需求膨胀中的作用,有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他在“200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还说,目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已基本完成了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换,这意味着将更多地通过金融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信号。

在谈到2008年货币政策取向时,刘士余说,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资源:

一是加大调控力度,进一步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总量或信贷增长过快的现象。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回收流动性,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对冲力度;

二是继续运用价格型工具适时调控,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是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营造资本平衡流动,满足国内机构保留或使用外汇的合理需求,拓宽企业或个人对外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短期资本流入管理,加强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政策,严格控制热钱流入;

四是继续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的作用,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控制中长期贷款,特别是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包括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信贷支持。

[ 本帖最后由 yuki 于 2007-12-18 09: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士余还认为,从2008年形势来看,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甚至会长期存在。中国面临资本流入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带来的一定压力,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必须要有充分认识。

刘士余提出,下一步金融市场创新将从八方面着手。

—— 在创新企业直接融资产品方面,要研究国际上成熟的、行之有效的中期票据,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直接融资渠道。要及早出台风险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及早开展高收益债券的试点工作,重点研发与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企业业务相结合的信托租赁产品。2008年将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的资产支持证券,包括 ABS和MBS,同时积极研究开发、适时推出符合中国金融市场现状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连接票据(CLN)等产品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在适当时候会上线。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尽快形成中国债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为其他产品提供定价基础;要研究发行国债新的期限品种,研究国债和央行票据期限的有效配置,要探索创新的衍生工具,同时要深入研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减弱对货币市场的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支持这些金融机构在国内跨业兼并重组,即稳步发展综合经营;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跨国收购和兼并重组,以支持或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同时,加快农行股改步伐。

——促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包括进一步加大国际开发机构在国内发展人民币债券,允许境外机构大型商业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最终把上海建设成为以国内经济为依托、集中配置国际国内金融资源、以人民币相关产品定价为核心、面向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

——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应用金融市场的工具提高资产流动性、调整信贷结构,更好地支持住房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建设。

——继续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发展解决融资问题。大力创新发展绿色信贷,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自觉限制和停止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贷款。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下大力气积极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资本市场托管登记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2-1 13:55 , Processed in 0.0114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