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3280|回复: 16

[宏观] 日学者:2020年中国GDP超美国 2050年将被反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11: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学者:2020年中国GDP超美国 2050年将被反超

2007年12月08日09:10  来源: 环球网-环球时报  

  近日,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2050年以前的世界经济进行了长期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到2050年世界的经济形势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前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 

  中国赶超美国 印度赶超日本

  据日本媒体12月7日报道,日本学者对按各国货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货币换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前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不过,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到2050年时反而会被美国超过,尽管被超过的幅度很小。

  印度的经济规模不久将会超过日本,并继续扩大。到2050年时,美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将近日本的7倍,印度的3.8倍。这种结果对那些仍然沉浸在“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意识中的人来说,将是一个冲击。

  中印劳动人口变化成鲜明对照

  研究结果还指出,日本正率先进入子女稀少、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韩国、新加坡、泰国和中国等(第二集团)紧步日本的后尘。在这些国家,出生率已明显下降,今后还会迅速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再其次是泰国以外的东南亚联盟国家和印度(第三集团)。这些国家的出生率今后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到第二集团以下,到2025年以后出现老龄化现象。亚洲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有一个特点,就是“进展速度”快。尽管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相当快,但亚洲国家的进展速度与日本不相上下,韩国、新加坡和越南等几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日本。

  此外,人口形势的急剧变化将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劳动人口的变化。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和印度。中国将从2020年开始劳动人口减少。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也会逐步放慢,到21世纪40年代经济增长率将会降到1%左右。再看看印度,它的出生率也会下降,但其人口总数和劳动人口会继续增加。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尽管会逐步放慢,但到21世纪40年代仍然会维持在将近3%的水平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学者做这样的判断,显然跟日本过去几十年的经历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2: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50年的 水 都灌进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不是很懂中国的经济历史。

在世界经济史里,自从汉朝以来整整两千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一直是第一。汉朝的经济规模比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经济规模大。以后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时代中国的经济规模都是世界第一。那漫长的两千年的历史里很多东西方的帝国的出现都没有影响中国经济的规模的世界第一的地位。一直到1840年,清朝的经济规模还是世界经济的33%。当时的大英帝国的经济规模还没有大清帝国大。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开始走破产的道路。一直到1949年内战结束,中国的经济完全破产为止。

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统一的帝国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帝国的分裂和内战时期都是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的时期。自从1840以来,整整一百年,中国处于不是战争就是革命的年代。国家的统一也没有实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真正的历史的意义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再一次制造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国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再一次复兴的机遇。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真正的贡献在这里。这个机遇的周期一般都是300年左右。这是中国历史的周期。毛主席生前说,“我死了一百年以后再评价我“。毛主席的伟大就是在这里。 他老人家那个时候已经预测到一百年以后的中华民族的前景。2076年,肯定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圈里呼风唤雨的时代。2030年以后的21世纪哪一个年代都会是。当然,以后的中国能否做到唐朝,宋朝,明朝的一千多年的压倒性的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要看用怎样的策略发展经济和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8: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指导! 真正的伟人才能够看得如此之远。 而我们很幸运,生在了中华民族上升周期的年代。要好好珍惜!

老师能否推荐几本比较系统的,客观些的世界经济史或世界历史方面的书籍供学生学习?英文的也可以。谢谢老师!

[ 本帖最后由 rayfromsea 于 2007-12-9 18: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yfromsea 于 2007-12-9 18:37 发表
谢谢老师指导! 真正的伟人才能够看得如此之远。 而我们很幸运,生在了中华民族上升周期的年代。要好好珍惜!

老师能否推荐几本比较系统的,客观些的世界经济史或世界历史方面的书籍供学生学习?英文的也可以。 ...


你好。

任何历史,包括经济史,都是受到作者的偏见。洋人写的历史都是以洋人的观点为主的历史观的书。不可能正确地反映真实的历史。最好看中国人和洋人写的历史和经济历史的书籍都一起看。这样会得到接近实事求是的结论。

在剑桥大学有个"Needham Institute"。专门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其他问题的研究机构。Needham 教授可以说是在洋人当中对中国的研究最深的一位之一。他是从洋人的角度研究中国的历史的人。写了很多关于对中国历史和科学和经济的有权威的书。 最出名的是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by Joseph Needham。

洋人的经济史在18世纪开始的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工业革命就开始了他们的上升期。最近300年的事情而已。英国人以为西方的过去300年的复兴基于三件东西。书的出版,指南针和火药。这些都是早就几百年以前在中国不稀奇的东西。当然,英国和一切现代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都是他们拷贝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英国人在19世纪拷贝中国的公务员系统以后带到全世界普及。他们统治殖民地的时候这些有效的系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大学制度也是18世纪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和大学拷贝中国的东西。就是以考试的民主的方式找精英分子的中国的状元制度。以后18 世纪的美国的大学也是拷贝法国的系统。 很多中国人基本上都忘掉这些事情。盲目的以为人家的东西都好。根本不知道很多人家的东西原来都是人家学了中国人的东西而已。

[ 本帖最后由 midas 于 2007-12-9 19: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彩的讲解!
简单聊聊老师刚才提示的:书的出版,指南针和火药的重要性。
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导致了宗教的真正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宗教改革者终于可以把圣经大规模复制,把圣经放在家里读。神父们失去了对圣经的唯一解释权。德国人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让信徒自己去感悟圣经,自己去和上帝交流,教会失去了以往的权利。天主教担心的事情出现了,不同人对圣经不同的理解促使新教派越来越多,后来导致了老师昨天说的30年宗教战争,西方国家的格局也因此改变,由于宗教战争和教派之间的残酷迫害,一些人背井离乡,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最初的一批移民,就是受到英国宗教迫害逃出来的清教徒。印刷技术的出现--书的出版是这一切主要因素之一。
指南针和火药同样是我们伟大的先人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欧洲人正是依靠这两件利器去发现和征服他们所谓的“乐土的”。没有指南针欧洲人是不可能发现新大陆的,而手里没有了火器,很可能第一批移民早已经变成了土著居民的感恩节晚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多年的压倒性的经济和科技的优势。。。。。”

这个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博士是当代著名的学者、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92年英国皇室授予他勋爵。他也是中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及他在国际学术界的活动,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李约瑟的影响似乎还不仅仅限于学术,他引起了世人特别是中国人多方面的兴味、思考乃至纷争。

  《中国科学技术史》(台湾译本译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原名: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按照当初所拟的提纲,这部著作分为7卷出版,但随着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多,研究更加深入,从第四卷起就分册出版,最终将为7卷34分册。李约瑟逝世后,这项巨大的工程正按照李约瑟的计划由世界各地的中国科技史家继续,目前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18个分册。

  1954年该书第一卷出版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Toynbee,1888-1975年)曾评论说:“李约瑟著作的实际影响,正如它的学术价值一样巨大,这是比外交承认更高层次的西方人的‘承认’举动。”除中国海峡两岸和日本在出版这部巨著的全译本外,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丹麦、德国、墨西哥及香港也出版了节译本。中国科技史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一门学科,主要工业国家都已建立了中国科技史研究机构,并自1982年以来,每2~3年就有一次中国科技史的国际会议。

  周恩来总理在1964年就指示要把该书译成中文出版,1975年由科学出版社分7册出版了原著的第一和第三卷。1986年底,中国科学院会同中国社科院以及一些部委,组织了专门的翻译出版委员会来主持翻译工作,出版新的中文全译本。目前已出版了4册,其余正在印刷或翻译校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boy 于 2007-12-9 20:33 发表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博士是当代著名的学者、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92年英国皇室授予他勋爵。他也是中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院的外籍院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在书中对沈括的《梦溪笔谈》很是推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精彩的点评让我印象深刻,同时充满着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自己的源,无论事业工作家庭都多成功,在自己好的同时也能国家为民族作一点事情,那么就是一个高尚的人生。我非常反感蔡谰先生的那种“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吃吃喝喝”这种价值论,因为我们的民族对于休闲雅致的东西研究的太透彻了,盎格鲁民族近300年的超越也是基于敢于“创新”,而我们的民族历史上是最优秀的,但是劣根性的东西还是很根深蒂固的,我们现在也已经没有了研究雅致的资本了。

快到年末了,回顾2007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最近看了郎咸平、刘军洛最近的一些观点,也感觉到中国社会的矛盾在进一步加剧。。。 。。。展望2008年,应该讲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感谢能一直身在老师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大繁至简,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老师教给我们的,我相信不管是做人还是投资都会继续遵循下去的。

一点杂感 有感而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2: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历史及历史书籍的解读,没错,一切书籍都会受到作者本人的世界观的影响以及其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局限,想要客观的去了解这个世界,必须而且只能通过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得到相对更接近事实的结论。

有幸跟随老师学习投资,却对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有积极意义的影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买了一套很喜欢的宅子,结果在宅子里面又发现了惊人的宝藏的感觉,呵呵 。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以及谦虚学习的基本态度,无论是为人还是投资,一定会是我以后人生的基本原则。

另外,跟楼上的一样,我也越来越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 本帖最后由 rayfromsea 于 2007-12-9 22: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人生短暂,最好的日子我们都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09: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GDP就是世界第一又怎么样?中国有那么多人,这么大的国土,这么聪明的人民,第一是应该的。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日子过的好不好,其它对于百姓来说都没什么实际意义。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多少?普通人工资又涨了多少?有没有因为国家财政收入高了,我们就觉得看病、上学、买房子就便宜了?钱多了还要看这些钱都到了哪里才行,算算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patrician 于 2007-12-10 09: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讲解,真的需要好好重读一下中国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辟的解释。

历史原本不是我特别喜欢的课程,经过老师这样解释看来需要从新温故而知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老师的论坛真好!老师的很多观点都在改变着我原来不成熟、不完全的思考方式和观点。
希望老师在论坛的回帖多多益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10-7 07:32 , Processed in 0.0137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