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0)支持(0)反对(0) 当消费者开始使用“购物疗法”时,通常是个可喜的信号,在亚洲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中尤其如此。但是,针对中国的零售销售,却没有什么疗法可言。上月,中国零售销售额出现了8年来最快的增速。中国消费者并非购买了更多商品,而只不过是支付了更多的钱。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估计,如果不计通胀因素,中国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8%的增幅其实只有10%而已。因此,继食用油促销踩踏事件之后发布的最新一系列数据,再次提醒人们中国经济已经过热。
这不仅是中国本国的问题,还日益成为一个全球问题。在中国国内,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正加剧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多年来一直从进口中国通缩中获益的海外经济体,正开始发现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价格逐渐上涨——美国劳工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数据显示,10月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2.2%。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不外乎是小幅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更有趣的是,近几月来中国的出口增长放缓,表明中国政府的降温举措似乎正开始收到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