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099|回复: 4

[转贴]放心吧,中国不会遭遇恶性通货膨胀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8 14: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心吧,中国不会遭遇恶性通货膨胀的
转自闽发

  最近中国市场上出现了粮油等基础食品类商品价格的轻微上涨,小民们就吓了一大跳,以为中国经济是不是恶性通货膨胀了?是不是要爆发经济危机了?呵呵。小唱要在这里告诉大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内,大家是不会遭遇到通货膨胀式的经济危机的。
  首先,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是经济危机?
  相信绝大多数小民对这两个经济学最常见的术语是不甚了了的。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阐述一下。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上涨就叫通货膨胀。但是,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良性的通货膨胀——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就属此类。譬如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市场上基础食品价格上涨,就是因为市场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而推动价格轻微上涨,这其实属于良性的通货膨胀,大家不要害怕。
  真正令人害怕的是恶性通货膨胀。那么这种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
  从南美洲和东南亚的金融历史来看,恶性通货膨胀一般是由财政刚性债务所导致的。譬如国家借了大量的外债,到了某个时候必须集中偿还,而财政却没有这么多盈余来还,那怎么办?就开动印耖机,于是货币增加,货币贬值,恶性膨胀,经济危机。
  当然,这里的债务也可以是对内债务,譬如政府承诺要给老百姓建立完善的社保,要给老百姓发很多钱,可国库空虚,这时候也得开动印钞机——这就是前苏联和东欧的历史,一般发生在专制——民主化过度的阶段。
  恶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物价不断上涨,这个过程里事实上人们的工资也会不断上涨,进而导致国家必须开印更多的钞票,于是银行的利率也不断上涨——进而陷入货币不断增加,不断贬值的恶性循环之中。例如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经济危机,其银行利率最高竟然达到800%以上。哈哈。
  基本上,我们可以称2006年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年”,不过这个通货膨胀不是什么大问题,它不会带动国民经济陷入经济危机的。  
  我在两年前就撰文说过,中国的经济特征根本不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有两个基本点支撑着这个结论——第一,中国政府缺少刚性债务(必须定期支付的大量债务,譬如外债和社保资金),第二,中国劳动力剩余,不会导致工资上涨。
  有了这两点支撑,那么,即便中国经济在某些领域出现货币的泡沫(虚拟经济领域和房地产),但由于普通人群的收入不必强行要求跟随上涨,所以局部的泡沫就很难推导向整体的国民经济领域(人们的工资收入就是主要的推导通道)。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哈哈,就保障了国家不必去开动印钞机拼命印钱。  
  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害怕物价上涨,同时也千万不要喊着要涨工资。因为一旦大家的工资真的强行上涨了,那么,经济危机就会真的爆发!不过,事实上,中国劳动力过剩的基本面也决定了工资支出是不会上涨!哈哈。  
  总的来讲,中国在经济领域是不会爆发什么危机的。我早在两年前就说过,中国的问题都将转化为社会危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真的是很不错。
  怕什么?中国政府最不害怕的就是对内的债务。
  社保8000亿亏空,那是针对长远而言。不是每年都是8000亿亏空。
  97年以后工人下岗按理说得发多少钱啊(其实与社保一样也是对内债务啊),可政府有的是办法把这笔债务抹掉。所以政府根本不用为此增印货币。  
  对内债务只有在民主政府那里才被定性为“刚性债务”。而在中国,这样的债务其实可有可无。
  我可以肯定地跟你说,中国近年来虽然投资不断扩大,并且你之所谓“资源性产品”(事实上叫初级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但是中国政府却并没有多增发货币!这一点你一定要注意!!
  那么,你一定会疑惑,不增发货币,那如何支付不断扩大的投资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货币需求的呢?
  我这里回答你,应对这样的货币需求,其实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第一,当然是你之所谓增发货币;第二,还有一种,就是减少其他领域的货币支出。
  就像老百姓过日子。要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而中国政府采取的就是“节流”这种方式。
  从哪里节流呢?就是通过掏公共储蓄的钱,压缩对老百姓的福利保障支出,而得来投资的扩大和支付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  
  中国经济的奥妙就在这里。中国每年的投资总额大体总等于当年M2的增长值加上储蓄增长值。
  在金融还比较封闭的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反正有源源不断的存款进来,保持货币资产的动态均衡。所谓不良资产的改善,无非就是将以往的帐面应收款项计提掉而已。在金融封闭的条件下,将坏帐一笔勾销根本就死不了人。
        你看中国政府用外汇储备冲实银行净资产,出什么问题了??没有啊!
  现在的解决之道不主要在外汇市场的调节上,而是如何构建完善的社保体系,把房产和股市上的剩余货币通过税收、增发、国有股减持等方式,恰当地转入社保帐户,这才是扩大内需的王道,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经济不存在问题)的王道。
  中国十余年来M2的增长率总在15%——25%,远高于中国7%——10%的GDP增长率。而相比美国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M2的增长率一般都在GDP增长率上浮5%下浮2%以内。
  不管你相不相信,现在中央政府动的脑筋就是如何将货币从金融市场合理地转移到社保帐户上来。  
  已经采取的措施是,将国有大企业的利润折成部分现金进社保帐户。  
  中国已经是资产流动性不足、资本过剩的国家,还要印刷那么多货币干什么???通过投资拉动GDP增长,的确带来资产泡沫和货币过剩(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经济事实),也的确在房产和虚拟经济领域呈现出泡沫(也没多少人否认)。在上述两个领域,显然通货膨胀了。
  但是,妙就妙在,中国的劳动力要素极端过剩,同时中国又不存在必须刚性支付的社保资金和公共储蓄,所以局部领域的泡沫就没办法传导到整个国民经济中来。所以中国就不会陷入恶性的通货膨胀危机中去。永远都不要担心美圆的问题,也永远都不要试图去追究美圆的责任!它从来不会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诱因,也不会构成一国经济衰退的罪魁。中国未来几年将明显投资放缓,维持平稳,对国际初级产品的需求将不会那么旺盛,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也趋调整,所以国际能源产品的价格波动将趋稳定。
  而在国内,我看不到一般商品还有多大的价格上涨空间。从消费萎缩、供大于求以及劳动力过剩等几个长久的基本面来看,国内商品的价格也仍然会保持稳定。众所周知,从产出的角度来计量GDP,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
  譬如2003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
  中国政府之所以敢从2004年开始控制投资增长,以及从2005年放开汇率允许人民币升值,就是因为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善经济结构——无非就是扩大内需,提高国内消费率。
  所以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将逐渐转移到消费拉动上来。
  而制约以往中国消费萎缩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保的缺失。所以,未来几年中央政府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为老百姓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目标期是2020年)。
  这个逻辑理清了,兄弟们就很好解读中国未来的 政策、社会和经济走势了我在这里论证的是,中国不会爆发恶性通货膨胀!!!!  
  为什么不呢?
  是因为中国不具备恶性通货膨胀的资格!!  
  你以为恶性通货膨胀是任何经济体都有资格遭遇的吗??
  NO。错了。只有民主国家、自由资本主义体系才有资格爆发这个东东。  
  因为它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之上:
  第一,就业相对充分;
  第二,有较完备且刚性的社保支出;
     第三,政府有很强的信用体系。  
  对比一下,我们中国具备这些条件吗??
  当然不具备了。
  所以,我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封建王朝有哪个时期恶性通货膨胀过?没有;
  有没有看到前苏联恶性通货膨胀过吗?没有;
  有没有看到过古巴、朝鲜恶性通货膨胀吗?没有。
        坦白说,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迎来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  
  先不要通过看这个标题就急急忙忙将唱某打入为政权歌功颂德或涂脂抹粉的行列。这其实是我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状况后得出的一个很客观也很理性的结论。尽管有很多人极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很抱歉,这的确就是事实。  
  衡量一个社会的运行,无非就看3个轮子。政治、社会和经济。
  那么我们来看中国的这3个轮子。首先,毫无疑问,政治架构的建立是不合理的,且短期内还无法改变,而事实上也没有改变。其次,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两大块,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官商勾结,贪腐普遍等)和社会保障失衡。这一方面是由政治的不合理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朱时代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又没有夯实政治和社会保障的配套所致(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这里就不多谈了)。那么表现到第三个层面,就是经济上,出现了1、金融机构存在巨大黑洞(主要是原来国有银行所累积的大量坏帐),2、养老保障帐户出现入不敷出;3、民众基本消费价格高昂;4、内需萎缩;5、贸易顺差以及财政亏空等。
  事实上,胡温在潜邸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些问题(或者说他们身边的智囊看到了)。谁也不是傻子,你能看到,我能看到,海外的经济华人能看到,中南海的那些人同样能看到。
  所以,从2003年开始,胡温就开始了缓步的调整。中国社会在政治面不更动的前提下,就只能动社会面和经济面。那么,积弊无非就集中在:坏帐(银行,社保,财政),社会分配。关键的问题还是在坏帐黑洞的填补上。
  妙就妙在哪里呢?中国改革了这么多年,始终保证的一条是,它欠的外债很少(这早在我前年的文章“中国为什么不爆发经济危机”中提及),所以问题仅仅在于,内部的分配调整问题,即如何将财富从少部分人的口袋里掏出点给另外大部分人。或者,问题改变成,过去的分配格局就算了,如何在新增的财富里面,尽可能让大部分小老百姓们多得一点利。
  问题仅此而已。既然在财富分配出现巨大悬殊的年代(朱之1993——2003)社会都未曾动荡,那么,在新增财富能有富余流向小百姓们口袋的年代,这个社会就更没有理由动荡了!
  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来解读胡温以来推出的政策就比较简单。
  第一,最关键的是,填补社保帐户的黑洞,先稳定享受社保的那部分,稳定他们的意义不仅是稳定这部分人本身,同时也给年轻人建立良好期望,从而稳住年轻的蠢蠢欲动群体。中国现在的社保黑洞无非8000亿,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填补:1、财政补贴;2、股市圈钱转挪;3、外汇储备挪补。通过看中国这几年财政收入增长的势头,外汇增长以及股票市场繁荣的势头,让我有理由相信,这个问题将在未来3年内解决!
  第二、银行坏帐黑洞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国家通过用外汇储备和财政补贴,以及实现股份制改革到国内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的上市,一直以来被海外的华人揪心不已的这个问题,起码在未来几年不会构成中国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源头。
  第三,扩大内需。这个问题,当社保黑洞得以弥补,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得到延续,将会得以逐渐改观。那么,内需旺盛了,也就解决了消费的问题,而消费增长了,则将进一步夯实投资的基石。投资持续扩大,则将缓解就业压力。而投资+消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则GDP也 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第四,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稳定房屋价格、遏制小百姓的教育、医疗支出问题。首先,我们看到政府对房地产的打压正在产生效果。1、投机房屋的资金明显在减少,将海内外游资逼迫到股市上去,用以增加企业融资,再转向社保帐户;2、通过压死一部分房地产商,不但可以实现房屋价格的较少下挫,还可以将土地、房屋等增值性资产重新掌握到政府手里,从而可以为政府从容支配:或者用于增加公务员和军人工资,或者用于补充社保帐户,或者用于补贴农民收入,或者用于增加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支出等。这些举措不但可以扩大消费,还可以稳定政权的柱石,从而维护政权的长久稳定。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啊,就像红烧鲤鱼一样,不能不停地翻动,,也不能剧烈地搅动,而得稳稳地来,徐图缓进,不能头疼医头,脚铜医脚。否则就会把鱼烧烂,把国家给搅毁。同理,当一个政策或一个板块的政策出台之后,也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立即为普罗大众所能知晓的(譬如朱从93年就开始乱搞,但小百姓们却到2001以后才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所以,胡温自2003年开始进行政策的调整,其带来的医治效应和利好效应,也需要到现在和未来几年才能为小百姓们所体悟——而这几年,正是我标题所谓,将成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社会和经济状况最好的几年!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 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来源是什么?这个是我们管窥中国经济发展特质的关键!
  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GDP。从中可以推导出中国经济的一个特色。总供给==总需求,GDP又等于收入+利润+政府收入(间接性财政税收)。我们再来看2003年中国经济数据。当年全社会工资总额仅14743.5亿元,当年财政收入21715.25亿元。难以想像当年中国全社会生产的利润总额能达到近8万亿元。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收入绝大多数是隐性收入。
  从另一个角度也能推出上述结论。当年全社会消费总额45842.0亿元,私人储蓄增加额16707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应该等于消费+储蓄,两者相加为62549万亿元人民币,比统计数据上的工资收入高出四倍。所以灰色收入或称隐性收入是中国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下面我们主要来探索中国的投资。即用以维系中国经济增长神话的主要缘由——投资,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毋庸置疑,按区域来划分,投资来源于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按性质来划分,投资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对外或对内举债)。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其最终都要演化为储蓄(公共储蓄和私人储蓄),所以宏观经济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等式,投资==储蓄。让我们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截止2003年,中国的储蓄总额是多少呢?是137104.3亿元(主要是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即公共储蓄和私人储蓄余额之和)。而截止2003年,中国历年投资总额是多少呢?这个数据我没找到,但粗略相加,大约在20万亿元左右。可见,中国的投资已经透支了中国的储蓄。所以几乎可以否定,中国的高储蓄不足以成为中国高投资的支撑。事实上,我们已经透支了。
  透支储蓄来投资,其后果无疑是严重的。它会带来太多的不确定性。除非新增的投资能快速地,及时地并且是有效地转化为更多的储蓄。然而反观中国的投资,由于其主要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国有投资)和由政府来主导的间接性政府投资(自筹资金),其投资效率是非常糟糕的。纵观中国20年来的国有投资,几乎100%的重大项目都会超预算,并且有超过20%的投资项目最终流产(或盖到一半停建,或盖完了废弃,等等),所以中国的投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因此,投资所带来的赤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隐患。
  如果放到任何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么高比例的透支,一定会引起剧烈的通货膨胀。我们知道,恶性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巨大的债务导致的,譬如巨额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以及国家整体的对内对外债务,一当它遭遇偿债高峰,而国家缺乏足够的资产去偿还时,政府会被迫无奈地要求中央银行增加铸币收入,从而增发货币,而进入剧烈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80年代南美的阿根廷、墨西哥以及90年代的东南亚都演绎了这种悲剧。然而奇特的是,同样的巨额透支,却对中国无可奈何。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为什么这个悲剧,从表象上来看,没有在中国发生?
  我们看中国历年的投资总额,都要远远超过去年至当年的储蓄增加。2003年投资55567亿元,而当年公共储蓄与私人储蓄增加不过23000亿元,有3万2千多亿的投资,来自于增加货币发行量。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中国每年的投资总额大体总等于当年M2的增长值加上储蓄增长值。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但是,从中我们总可以得出结论,即维系中国高速增长的投资,大部分是来自于货币发行的高增长。
  这个结论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十余年来M2的增长率总在15%——25%,远高于中国7%——9%的GDP增长率。而相比美国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M2的增长率一般都在GDP增长率上浮5%下浮2%以内。
  通过超高的货币增长来增加投资,进而演绎GDP的高增长率。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而过量增加货币发行,换句话,也就是对内举债。由此依然验证了我上文的推述,即中国的经济增长终究是建立在债务的基础上的,只不过这个债务是隐性的,一般人看不出来。
  通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爆发过经济危机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其通货膨胀的缘由主要是显性债务引发的。或者是巨额的政府赤字和债务,或者是巨额的对外债务。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衰退来自于政府财政赤字,而上世纪80年代的南美经济危机浪潮来自于财政债务与外债,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则来源于巨额的对外债务(其中主要是短期债务)。而反观中国目前的债务状况,以2003年的数据来看,则始终控制在良性的范畴内——即中国的显性债务是良性的。
  2003年,中国的财政累计债务大约略超过2万亿一点,而当年外债余额仅1936亿美元,相比较经济危机国家往往政府累计债务超过GDP的500%以上或者外债余额超过GDP300%以上(97年的韩国与泰国即是如此),中国的显性债务显然不足以对中国的金融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且中国的外债有60%属于长期债务,根本不会遭遇偿债高峰。这就是乐观派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崩溃的主要立足点。
  中国显然主要是通过债务进行投资的,同时中国的显性债务状况又良好,说明中国的增长支撑主要来源于隐性债务。那么,中国的隐性债务是怎么样实现的呢?同时,为什么这样的隐性债务不会酿成偿债高峰从而导致国家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潭的呢?
  答案是,中国是通过一种极残忍的方式,来化解了隐性债务的偿还危机,进而继续演绎GDP高速增长的神话。
  中国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的银行资金,而银行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存款,银行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公共储蓄)、储蓄存款(私人储蓄)以及其他储蓄(包括存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证金以及各种债券资金等)。其中公共储蓄主要是各种公益资金和养老、医疗等保险资金。显然,属于私人储蓄的存款是必须要即时兑付的,也就是说,这个债务是刚性的。而其余部分的公共储蓄和其他储蓄,则相比较没有那么刚性,其即时兑付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结论是,中国债务来源,主要是从公共储蓄和其他存款中来的。说的再直白一点,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中国人的医疗养老资金和大家去投资金融的资金。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来源主要是投资的高增长,而投资主要来源于对社会公共储蓄和其他定期存款的举债,因为中国GDP高增长是建立在相当大部分中国人医疗养老等保障资金与用于投资金融的资金的丧失之基础上的。由于中国的政权机构可以轻易地消掉这种债务(通过强行将工人从岗位上裁退以及通过证券市场没有法律约束地圈钱)。而这一点,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做不到的。它们必须对所有的债务予以偿还,所以它们要么只能维持低增长,要么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以支付一段时间高增长带来的代价。同时,正由于中国可以轻易地消掉这笔债务,所以中国也不必面临偿债高峰而被迫增发货币从而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泥潭。因此,以这样的模式发展经济,在中国,通货膨胀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所必须支付的所谓“改革代价”,将不会通过经济危机表现出来,其危机已由经济领域转移到了社会领域。而显然,以中国庞大的集权国家机器,其应付社会危机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
发表于 2007-3-18 1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循序渐进 于 2007-3-18 06:43 发表
我在两年前就撰文说过,中国的经济特征根本不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有两个基本点支撑着这个结论——第一,中国政府缺少刚性债务(必须定期支付的大量债务,譬如外债和社保资金),第二,中国劳动力剩余,不会导致工资上涨。


印度剩余劳动力相对比中国还要过剩,可以去看看印度的通胀有多少。

显性债务不多, 不等于不会有通胀。十几年前,当中国经历严重的通胀的时候,好象那时债务也不是很多。不知道多高叫做恶性,如果按普遍的定义,3年100%,那确实不会。不过,10%以上的通胀,已经足够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和市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8 20: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一大通,但我实在看不懂得它在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8 23: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谢谢帖主的转帖,文中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08: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不放心,还是要保护自己。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7-1 15:54 , Processed in 0.0130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