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185|回复: 1

恩仇与运气:以色列建国的关键时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5 0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值以色列建国65周年,当地媒体披露了一个消息:以方正在与大英国家图书馆商谈,要把一份文件原稿借出来到国内展出。那不是别的文件,正是《贝尔福宣言》,它有望在2015年展出于特拉维夫的独立大厦里,这将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65年前的5月15日,正是“国父”本-古里安在这里宣布以色列成立国家的。
“贝尔福”这个姓氏可见于以色列的街名之中,被冠名街道,在以色列是一份荣誉,通常只有爱因斯坦之类对世界有贡献的犹太人,以及本-古里安等有功于犹太国的人才能获得。A.J.贝尔福,一个眼神疲惫、性格冷淡的苏格兰人,26岁入国会,多次出任政府要职,1902—1903年间还曾短暂当过首相,履历表上却是一片空白,既无显赫之功,也没有让人切齿的大过,而且至死未婚无嗣,哈罗德·贝格比在唐宁街回忆录中写道,此人一生所为“甚至没留下一个坟墓可以让朋友哭一下的”——就是这么一个平凡政客,1917年11月2日之后,他的名字被全世界都记住了,犹太人感谢他,巴勒斯坦人痛恨他,就因为他,时任劳合·乔治政府外交部长的贝尔福先生,给犹太富豪罗斯柴尔德勋爵发去一封文件,内容短得不用换气就能念完:
“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
重读这段历史,我们会感到十分费解:远在欧洲一隅的一名大臣,怎么就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归属安排说了算?他怎么就能给常年流浪的犹太民族指定一个可去之地?然而须知,对以色列建国史上的众多事件,讨论其是非对错不如关注其遗产,考察行为的动机,不如观察它的后果——这些后果往往都是行为人始料未及的。具体到《贝尔福宣言》,后果就是罗斯柴尔德勋爵览报大喜,将它印出后拿到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散发,就是国际联盟把巴勒斯坦委于英国托管,就是犹太人不断领到英国签发的移民证,涌入巴勒斯坦地区。《宣言》发表之后,就连远在远东的孙文都表态说,国民党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盖因1840年后的中华民族,尤其能体会犹太人的苦难。
有意思的是,孙文的表态信是发给上海的犹太大亨嘉道理的,如同贝尔福发函给本国的罗斯柴尔德一样。犹太复国主义的国际关系网络,是一潭非常非常深的水。
《宣言》是犹太现代史上的一个“阿米吉多顿时刻”,预兆了1948年的建国,也直接给一个世纪以来无解的巴以问题的埋下了导火索。不过,倘若时光倒流,再给老光棍贝尔福(他逝于1930年)猜十次,他也不可能想到后来那么多的事,都得追溯及他在打字机上敲下的几行字。1917年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结束倒计时,劳合·乔治政府既要确保对德国人的胜利,又要稳固与美国和苏联的盟友关系,又得考虑如何遏制布尔什维克的后劲,还想延续日不落帝国在全球的主导权,千头万绪一起操心。史家认定,乔治和贝尔福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民族之家”(并非“政权”,这是个致命的模糊之处),完全是出于自利的考虑:既能结好在美苏两国根基颇深的犹太人力量,又可让犹太复国主义这支背景深厚的政治力量依附于自己,为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控制权谋利益。
结果遂其所愿,1922年,国联把中东的管理权授予了英国。然而,从那时起直到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建国为止,英国人在中东,踩进了如同法国人在北非那样的泥潭。由于犹太人的移民定居,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原住民开始不满,小冲突连日不绝,犹太人一方当然更不是吃素的,复国主义者的目的就是多拿移民证,争取建国。英方被迫出来剿抚并用,设法协调阿犹两方的关系,却越陷越深。到二战结束,大屠杀的消息传出,欧美各国一方面唏嘘,另一方面不声不响地关上自己大门,除了上海等少数几个去处,幸存的犹太人走投无路,巴勒斯坦客观上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今天我们都知道中东难局是巴以问题,或曰阿犹问题,但是在1948年5月15日,也即以色列正式单方面宣布建国,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随即联军发动进攻的那一天,以色列舆论里的主导声音,并没有把阿拉伯人视为敌人,而是一致斥责刚刚结束托管撤走的英国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确信,阿拉伯军队若无英国人的许可,是不可能进攻以色列的;英国人控制着埃及军队,替外约旦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阿拉伯军团”,皆旨在巩固自己在中东的统治。因此,以色列人其时流传着一句话是:英国人是从门口走了,还留了扇窗以便日后回来,意思是,英军撤离了巴勒斯坦,让阿犹两方你死我活地干一架,之后再回来斡旋谋利。
那段时间,果尔达·梅厄、摩西·夏里特等以色列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都撰文痛斥英国的阴险。《Yediot Aharonot》(意为“最新消息”,如今是一份偏右翼的日报)发表的社论中说:“我们正面对一个武装的英国,它正企图做平民英国做不了的事。士兵们都是‘阿拉伯人’,这说明不了什么。1942—1943年间,蒙哥马利在意大利指挥的是印度人和波兰人,但尽人皆知他们是英国军队。现在,又一支英国军队行动起来了,地点在中东。”梅厄则在《Davar》上发文说:“我们宣布,英国要为这块国土上洒下的每一滴血负责。”
至此,因《贝尔福宣言》而突然密切起来的英犹两方算是恩断义绝,实际上,巴勒斯坦境内的三支地下犹太武装,早在1945年就开始策划对英军的各种恐怖活动。过去我不太能理解,去年访以时,我的一位房东是个亲历过独立战争的90岁老兵,1947年,他曾被英军逮捕并囚于埃及的监狱。我问他:“《贝尔福宣言》是英国人发布的,你不认为这是一份很大的恩赐吗?为什么你们要反对英国人?”老兵答:“但是后来我们看出他们没有诚意,他们挑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互斗,想搅浑水——他们成了我们建国的障碍。”
到现在,除了实在无解、而且谁都不敢动手去解的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人一贯都是讲求实际、不尚空谈的。《贝尔福宣言》发布之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筹集资金,发动宣传攻势,落实移民行动,硬是把一根鸡毛变成了令箭,组织和执行效率高得恐怖。或许是应了“自助者天助”的道理,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又给巴勒斯坦前途未卜的犹太定居者送上了一份意外的大礼:它在成功湖召开会议,讨论一团混乱的巴勒斯坦问题,结果通过了一份181号分治决议,议定以色列、巴勒斯坦两边各建一国,还划好了边界。
为什么说是意外呢?因为谁也没有料到,苏联和它所控制的东欧国家竟然全都站在了犹太人一边,投了赞成票。事情就是如此诡异:苏联突然也同三十年前的英国一样,决心拉拢犹太人——可以想象吗?举世皆知半个世纪以来,以色列跟美国跟得最近,但在成败存亡的第一个关键时刻,竟是苏联帮了它一把!这个结果,休说阿拉伯国家,怕是就连美国都始料未及。
接下去,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宣布承认以色列;更加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边:独立战争期间,美国联合英法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英国那边偷偷得意,它正希望两败俱伤,损一损双方的锐气,以便将来自己好以调停者的身份重新进入中东。以色列本来就实力堪忧,武器不足,许多新移民刚刚抵达就被拉上战场,简直狼狈不堪。然而,奇迹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一批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驰援以色列,竟也就此一举改变了战局。英国人的好梦泡汤了。
因为这个原因,那时的以色列人对苏联心存感激。而且建国后头七年,对以色列性命攸关的国防军,其全部武装,包括MG34轻机枪、贝萨重型机枪以及7.92毫米弹药,统统进口自捷克斯洛伐克。捷国是那个年代以色列唯一的军火来源,此举的背后,当然有着苏联的默许。
历史事实就是这么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以色列建国有赖于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意志坚定,行为果断,但英国和苏联一前一后,非出于本意地帮了犹太人一把,犹太人立国所倚赖的两份关键文件,看起来都有点错进错出的意思。苏联的干预,彻底击碎了英国在中东延续帝国梦的计划,说起来他们能算是以色列人的大恩人。然而,恩情、善意之类的东西在国际关系中又是最没用的,一切取决于结果对谁有利:结果就是,嗅觉敏锐、强于执行的犹太人借力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阿拉伯国家被殖民者大国利用,而巴勒斯坦本土的原住民只能充当牺牲,至今还在艰难地争取独立。
就在以色列国庆之际,“巴勒斯坦回归中心”这支成立已有五年的组织,在伦敦向英国政府请愿,要它为九十六年前的《贝尔福宣言》向巴勒斯坦人道歉。当然,他们不会指望能得到任何让自己满意的答复,这件事,只能在关心中东问题的人们之间引起更多的讨论。

发表于 2013-7-5 19: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拍过一个纪录片,叫百年战争,其中一段是讲以色列建国和中东战争的,虽然有点偏面,但是对了解当时的情况也非常有帮助,可以看清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分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11-6 03:04 , Processed in 0.01473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