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564|回复: 10

关于诚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8 2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来看段资料:
——————————————————————————————————————
“中国邮政之祖”郭有品
他开创的天一信局,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间民间国际邮局

http://digi.dnkb.com.cn/dnkb/html/2012-01/16/content_198731.htm




□记者陈洪亮 见习记者 王凌
   
他是晚清著名“水客”。带领了一群海上“鸿雁”,常年穿梭在南洋与福建之间风暴无定的海面,就像游走在远隔万里的一个个华侨与家乡之间思念长线。

他被称为中国邮政的“祖师爷”。他开创的天一信局,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间民间国际邮局,比清朝海关邮局早4年,比清政府邮政邮局早12年。

史界指出,天一信局代表了上个世纪民办邮政的最高峰,其经营管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经商悟性

28岁开办首家侨批信局

1869年的一个早晨,漳州月港码头上薄雾深深。

在一群下南洋的福建人当中,有一个年仅17岁的漳州籍青年,身怀着大哥资助的银两,随“客头”越洋前往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

从15世纪以来,大批福建人移居东南亚。“水客”(替侨胞捎带银信的人,分送侨属,赚取佣金)成为了当时华侨与家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这个年轻人就是郭有品,龙溪县流传社(今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人。年幼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开始干上了“水客”的活。

由于郭有品忠厚老实、乐于助人,深得侨民信赖。1874年,受一些富庶侨商委托,开始充当“客头”,专门替吕宋侨商及其雇用的华工携带银信回国。

其间,他领悟到经营“侨批”收入丰厚。便于1880年在家乡流传村创办了漳州首家侨批信局——天一批郊(后几次更名)。主要经营吕宋与闽南之间的华侨银信汇寄业务。

那年他28岁,“天一批郊”意喻天下一家,专营侨批。

其第五代孙郭伯龄是漳州文史专家。他表示,天一信局,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间民间国际邮局,比清朝海关邮局早4年,比清政府邮政邮局早12年。

经商信誉

遇台风变卖家产赔偿损失

郭有品极重信誉。刚创办天一批郊时,每批银信均由郭有品本人亲自收取押运。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19世纪风暴无定的海上,一艘从菲律宾马尼拉驶往福建的海船正在缓缓行驶。突遭遇风暴,船舱破裂。当时,郭有品就在这艘船上。

虽经九死一生获救,但身怀的800银圆侨款却没了。他毅然变卖田产,凭着衣袋中仅存的名单款项一一赔偿,分文不欠。从此,天一信局的声誉不胫而走。


著名作家张胜友在《闽商》专题片里这么写道:“郭有品此举,已不是简单的商业诚信所能解释,而是郭有品对商业终极意义的理解。”

天一信局就坐落在漳州龙海角美镇流传村,这座古色古香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似乎还在述说着当年事。尽管经过岁月的冲洗,已今非昔比,但其恢弘气势,仍然显而易见。

当年,每一次“侨批”到来,这座楼前就会升起天一旗。附近村庄村民就会看到,互相奔告。

“这面旗子不仅仅是告诉侨属‘侨批’到了,更多的是让侨属看到了两个希望:家人来信了;今年的生计有了。”郭伯龄表示。

经商方式便民措施值得借鉴

现在来看,郭有品是一个经商高手。

为降低风险,在吕宋收取的银信,分别通过汇丰银行和客邮兑寄回国。

成立之初,先建立了网点“收汇”及“派送”。凡是委托其代理银信的各批馆都改名“天一”,以便统一指挥;收“侨批”、送银信,均有一定程序。

天一信局鼎盛时业务扩大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等8个国家,分局有30家。

除了注重信誉外,一些便民措施也值得当前邮政业借鉴。

在郭伯龄看来,正是天一信局的信誉以及周到的便民服务,才造就了天一信局的辉煌。

天一信局坚持“信誉为首,便民为上”的经营之道。对于远途来寄的人,招待食宿。汇款时如款项一时不便,而其信用可靠者先由信局垫上;远途者,还提供休息之便或招待食宿。

郭有品深知,每一封“侨批”都饱含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而他就像游走在远隔万里的一个个华侨与家乡之间的思念长线。

在泉州华侨博物馆展出的安溪籍华侨一封书信汇记本。其中记录了每次寄往家乡的“侨批”和具体金额。在他7次旅外期间,寄回的“侨批”多达137封,5000多银圆,除了贴补家用外,还用于公益事业。

后由于东南亚一带发生战争,长遭军政勒借等原因,于1928年宣布停业,并将分局房产转卖以弥补亏空。

热心教育

宣布停业后其子仍继续兴资办学

郭有品事业成功后,不忘家乡父老,热心公益,于1898年兴办义塾,聘请塾师任教,村里学童免费入学,塾师的食宿、薪金由天一信局提供。

他还创办“唤醒堂”,并同族人共订村规,严禁族人吸鸦片、赌博,清除村内娼馆,对一些不务正业且屡教不改者,资助船费遣往南洋谋生,深得乡人称赞。

由于长期过度操劳,郭有品于1901年在厦门染上鼠疫不治而亡,时年49岁。

其子郭行钟秉承父愿,仍致力于村民教育事业。即使在天一信局宣布停业后,仍为流传小学提供每年2400元银圆作为办学经费,直到解放后公立流传小学建立才停止。

历史评价:

天一总局经营侨批业,跨越清代与民国,历时约四十八年。各分局的分布范围远达现在中国之外的八个国家。可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历时最长的民间侨批局,在全国邮政史,乃至金融史都占有一定地位。

注:本文参考郭有品第五代孙郭伯龄先生的《天一总局》等文献。

——————————————————————————————————————

其实郭有品这个事例并不算太突出,中国历史上类似的,视“诚信”为第一生命的大商人的例子不在少数——相信这也是他们能成大器的基础。当然,与之并存,我们也看到大家对商人普遍的印象是“奸商”——无奸不商。

“人无信不立”,按照市场化的原理,信用是非常宝贵的资产,良好的信用极大地降低了经营成本。人们自然是愿意与信誉好的商家打交道,不守信的“奸商”应该被市场淘汰掉才是。同样,生活中的“小人”也会慢慢被人们抛弃。如果这样简单地推断的话,“奸商”与“小人”应该慢慢绝迹才对。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结果并非如此。老师也提到过,其实有时候江湖上往来的所谓黑道上的人反而做事很讲信义,冠冕堂皇的小人多的是。且不说,我们目前的商业精神比起古时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因为古时离我们的距离太遥远,对于离自己远的东西,人们倾向于看到好的一面更多一些,离自己近的,坏的一面容易被放大。

至少,目前我们的商业社会还是存在太多的欺诈和缺乏起码的良心的问题。为何会如此?说明这些东西的存在还是有肥沃土壤的,老实讲诚信的商人吃亏,奸商反而活得很好,市场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样的条件下,去跟奸商理论:“请不要短视,你这样搞不了几天的!”似乎太天真,因为骗子们本来就是打算捞一把就跑的!会不会是中国人太多了,挨个骗一遍都够养活骗子几辈子了?这个系统永远不能实现热平衡。这里,我们就没必要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去控诉什么万恶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了——不搭嘎的东西,虽然有些人喜欢什么事都怪社会。

也许现实世界的事实就是:从宏观看,市场里面的商人永远有一半是“骗子”;从微观看,要想自己成为成功的商人,一定要严守诚信!做人也是如此!

似乎“市场化”没有办法解决“奸商”的问题。也罢,算是阴阳共生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Flik + 3 同感,真有本事开堂卦,开场子说相声,游商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28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已不仅是商业问题,和人格人品的关系最大。
当今社会状况其实是一个并不成熟的过渡阶段,大生产时期,大家一切向钱看
当商人良心发现素质提高,或者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就如徐达内那篇文章的名字一般---互相投毒。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的cctv4中午有播过这个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2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yee2001

正是!
以上算是我的观后感。: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2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ee2001

正是!
以上算是我的观后感。
fugue 发表于 2012-5-29 20:26


一个人、一个国家没有了信,就失去了立世之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0 0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本事开堂卦,开场子说相声,游商是做不大的。当然消费者的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获取的能力,这一点,一代比一代强了。
另一方面,郭有品这样的商人从初衷上应该就不仅是图利,而是志存高远。
我们学投资、做投资,不仅是学艺,更是悟道。有了这份心思,投资的心态也就容易摆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0 07: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本事开堂卦,开场子说相声,游商是做不大的。当然消费者的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获取的能力,这一点 ...
Flik 发表于 2012-5-30 0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0 10: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Flik

甚是。郭有品的品字绝不是现在的品味,也不一定是官品之意,应该是古人所崇尚的人品和品格,从名字便可知其长辈对其的教育与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1 08: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去吕宋的福建侨民的后裔就是目前菲律宾总统,马尼拉市长,菲律宾政界商界的领军人物集团。连菲律宾的国父都是福建侨民的后裔。过去几十年菲律宾政府就是以福建华侨为主的政府。他们在南海闹事的真正的目的也是想敲诈中南海的富翁的机会最大。不是什么真正的领土纠纷。跟越南的胡搅蛮缠是两码事。

一个成功的政府或商行的起家的过程都是树立信誉的过程。成功的政府和商行慢慢巩固信誉。失败的政府和商行慢慢糟蹋信誉。一直到信誉彻底破产为止。即维持信誉多久就政府和商行的寿命也那么长。任何政府都作为垄断的商行很难长期维持下去信誉。即很难长期保证稳定发展的信誉。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多朝代的更迭的原因。

商行的信誉的维持都要看对下一代的教育如何,商行的社会生存环境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fugue + 3 + 10 谢谢老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1 13: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指点。诚信即是生命,尤其是长期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1: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国统一时来中央。”



湖南发现1945年八路军借条 盖有贺龙印章真伪待定

2015-01-14 来源:红网

http://hn.rednet.cn/c/2015/01/14/3576389.htm


(70年前,贺龙部队打给周连池的一张借条。)


(周连池的儿子周炎光委托吴佑元调查核实借条真伪。)


(10年时间,吴佑元多方走访调查求证,还原借条背后故事。)


(经湖南省收藏协会咨询、鉴定、监制中心鉴定,该借条的纸张是解放前记账的契格纸,墨迹和印章都属于旧迹。)


向轩在红军八路军期间,一直在贺龙部队,抗日期间(1945年)有贺龙部队廖汉生、贺炳炎路过湖南宝庆(邵阳市旧称),陈菊生是当时该部队后勤部长,该借条系陈菊生经办,以贺龙首长名义立字据,他认为借条属实。


(向轩、吴佑元以及代笔人刘小艳合影。)

相关新闻:“解放军借马欠条”保存60余年 当地政府表示绝不赖账

红网长沙1月14日讯(记者 肖懿)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荷香桥镇居民周连池因以前是地主身份,一直不敢把70年前贺龙领导的军队打给他的一张借条公布于世。
  
直到周连池去世后,他的儿子周炎光委托邻居吴佑元,调查这张借条的真实性,以此帮助他家消除误会,证明父亲“爱国人士”的身份。
  
今天,吴佑元带着这张借条来到红网,希望能通过有关部门和人士,进一步鉴定这张借条的真实性。
  
族谱中发现盖有贺龙印章借条
  
这是一张泛黄的借条,如果不是裱贴在一张纸上,估计早已破损不堪。
  
借条上写明:“借爱国人士周连池先生大米陸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元肆佰贰拾块、铜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八路军贺龙”,立据时间是1945年3月,借款人贺龙,并盖有贺龙和一位名叫陈菊生的印章。
  
吴佑元介绍说,据周炎光告诉他,土改时农会没收了周家所有财产,划为地主,而解放前周家一直保管周姓族谱,解放后族谱由本村一名贫下中农周秋保管。
  
1980年周秋保死后,周炎光父亲周连池才从那人手中取回族谱,却一直不敢将此条此事公开,怕背上反攻倒算罪名,更怕没收条子。直到1989年周连池病危临终前,才交代说“土中[谱中]有一东西,到时你拿出来去中央”。
  
父亲病故后,周炎光对自家土砖屋内挖了几遍,没找到什么东西。直到2003年在翻晒周氏族谱时,才发现双页封面中有一黑色东西,用刀片刮开,发现是一张八路军写给父亲的借条。
  
后经隆回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的有关人员多方面初步调查了解,该字据上盖有陈菊生印章,很有可能是该字据的经办人和第三人。
  
又经湖南省收藏协会咨询、鉴定、监制中心鉴定,该借条的纸张是解放前记账的契格纸,墨迹和印章都属于旧迹,但借条的真实性仍需对当时发生的情况进一步认定。
  
近十年求证 还原借条背后故事
  
为进一步准确核查认定该字据的真实性,还父亲周莲池公道,2005年,周炎光委托邻居吴佑元进行调查了解。
  
接受这个委托后,吴佑元怀揣这张借条,踏上了艰难求证与调查之路。他先后来到桑植县贺龙纪念馆、广东黄埔军校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地寻找相关资料,虽然获取了一些信息,但是和该借条挂钩的证据少之又少。
  
吴佑元又调查走访了该镇近百户70岁以上老人,不少老人记得,当时确实有部队路过周连池的家,不少邻居还帮助周连池操办过三天的大米,但是不知道是否与借条上的事情有关。另外,不少老人听说这部队称呼为“十八军”。
  
后来,吴佑元来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院、军事博物馆以及中日抗战纪念馆等单位进一步了解情况。
  
据中国抗日战争史记载,1944年,中共中央在杨家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决定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队”,简称“南下第一支队”,由王震、王首道、贺炳炎、廖汉生、王恩茂、文建武、张成台、刘型组成军政委员会。
  
同时,吴佑元又查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图书馆的资料了解到,为了迎接全国性大反攻的到来,贺龙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先后组织了6支部队,开赴日军占领的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首先出动的是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治委员的三五九旅一部组成的八路军第一游击支队(亦称南下支队)。他们的任务是南下到湖南,建立以衡山为中心的根据地,然后逐步与中原部队及广东的东江支队连接起来,形成解放区战场的南方一翼,以准备配合全国性反攻。
  
资料还显示,陈菊生为贺龙部下的粮草官,解放后任襄南军分区参谋长。
  
贺龙部下向轩认定借条属实
  
2014年,吴佑元到四川出差,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介绍向轩的报道。
  
报道称,向轩7岁参军,9岁长征,被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最小的红军,目前在成都警备区石马巷离职干部休养所。最令吴佑元兴奋的是,向轩参军期间一直在贺龙部队。“找到他也许能了解更多的情况。”吴佑元心想。
  
吴佑元介绍说,2014年11月29日,他终于根据新闻报道找到向轩。向轩证实,他本人1933年参军,在红军八路军期间,一直在贺龙部队,抗日期间(1945年)有贺龙部队廖汉生、贺炳炎路过湖南宝庆(邵阳市旧称),陈菊生是当时该部队后勤部长,该借条系陈菊生经办,以贺龙首长名义立字据,借条属实。
  
经过近10年的努力,70年前的一张借条的证据链已初步形成,吴佑元分析认为这张借条的真实性可靠,他还想进一步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和认可,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周家一定经济补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12-28 04:29 , Processed in 0.01624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