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593|回复: 15

孔子的“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2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才发现,原来殷商王朝的皇室姓“子”,所以“孔子”的意思是“姓‘子’的‘孔’氏”,因为头顶的形状而取名叫“丘”,字“仲尼”。
另外“子”好像还有“国君之子”的意思……

不知道后面“子”怎么就成了尊称了。

还有颜回是孔子的外甥那辈吧……因为孔子的妈是颜氏。

另外还发现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那一串事迹,其实就是知己知彼情报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子贡有钱嘛,到处给大王身边的人送礼,情报丰富。从他忽悠田常的那一番话就很明显了。“你的心思我知道,我的心思你不一定知道,听我的没错”……

霸越的后果就是春秋五霸的最后一霸登场。
至于强晋的后果,就是三家分晋,春秋结束,再后来就是战国七雄……子贡还真是个中枢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3: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个笑话。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那按咱们现代人的叫法该叫他“姬旦”。
但古时候这样的大人物不称姓名,称氏名,他封在鲁国,那该叫他“鲁旦”?

还真麻烦,古人有名有字有姓有氏,有庙号谥号尊号,搞得我一直弄不太清楚史记上的人物谱系。陈先生那种考察人物之间关系的办法,如果搞不清人物谱系就不好整啊。我买这本史记正好又是简化本,把“表”省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殷商王室的王们的名字都是诸如“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
2,易经是殷商时用来占卜的书;
3,天干地支里有“甲乙丙丁”……
4,论语中有“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5,孔子自称“予始殷人也”,晚年于易经又最下功夫。

综上可得,殷商王朝虽然亡了,但其后裔孔子将其王朝的文化传了下来。

孔子的偶像是周公,周公讨伐管蔡与纣王之子“武庚”,并重新封建诸国。孔子虽为殷人,已完全承认周的正统。

我的意思是,可以把这些事看作殷商遗民孔子的文化复仇记。想起老师说的光复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8: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1,殷商王室的王们的名字都是诸如“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
2,易经是殷商时用来占卜的书;
3,天干地支里有“甲乙丙丁”……
4,论语中有“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 ...
solidtu 发表于 2011-5-30 02:31


每个文化区的姓氏都有非常有趣的历史。汉文化区的95%的姓氏都来自于中原地区,特别是河南地区。一般都是跟自己祖先的的部落或地方有关。这说明中国人对自己故乡的执着。落叶归根的风俗习惯可能跟这个文化习惯有关。

阿拉伯人的姓氏都跟自己的家族有关。例如,本拉登的本是“子”的意思。即本拉登是拉登家族的子孙。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姓氏也一样。跟家族有关。例如,麦当劳的麦是当劳的“子”的意思。可能这些民族都是游牧民族的出身。最要紧的是要搞清楚祖先是何方神圣。部落或地方是次要的。

韩国人或朝鲜人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南下朝鲜半岛的后裔。所以一直到三百年前都用两个字的姓氏。例如,耶律楚材的耶律。两个汉字的姓氏都是中国北方民族的传统。爱新觉罗等等。后来朝鲜王廷宣布改了朝鲜人只能有一个汉字的姓。那以后都做了一个汉字姓的民族。不过,跟中国人一样都是根据地方或部落起的姓氏。例如,釜山金和平壤金等等。韩国人最多的姓就是金。不过,哪里的金非常重要。因为以前他们同姓不准结婚。不同的地方的金那就可以结婚了。

日本人的古人绝大多数都是朝鲜半岛的移民组成的。不过,日本是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明治维新非常落后的国家。一直到1875年只有几个贵族可以用姓氏。绝大多数百姓都没有姓氏。百姓用的一般都是“石”或“花”的名字。最大的贵族就是“源,平,藤,橘”四大家族。最古老的贵族源系是中国北魏的皇族的后裔。朝鲜半岛的贵族移民到日本以后继续当日本贵族的也不少。后来明治维新时代宣布百姓要有个姓氏。都要登记。结果住在河边的人给自己起个姓“河边”或“海边”或“山中”等等五花八门的自制的姓氏的出现。那是1875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发现史书上每一王朝或者朝代,记载的人大都是那一王朝或者朝代的贵族;我搞不清楚是因为他们是统治者阶级才值得记述,还是他们有确实值得记述的事迹因此才得到记载。
2,我可以假设记述他们有上面两者的原因。当仔细探查以后,会发现及时那些事迹值得记载的平民,追查下去很多也是“某某牛人之后”。
3,那么我就想:“这些被记载下来的人和事就真正重要么?”
4,事实上当然不一定,比如通鉴上都有很多什么星星方位变了表示国政有重要变动的记载。现在大家都知道星宿和人事没什么联系。
5,但至少说明一点,就是史书所记载的人和事,是记载者认为重要的人和事。记载者是些什么人呢?
6,孔子不说了吧,司马迁世为太史令,班固做到王莽朝的高官,范晔辅助太子谋反,沈约向梁武帝劝进……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史书的记载者与统治者属于同一阶级。那么统治者意味着什么?
7,统治者意味着比平民百姓过得更好(泛指,泛指……别拍砖)。

所以事情就简单了,我们要想过得好,就跟史书上那些做得好的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就行了。

到这里又不简单了。史书总是有侧重有偏见有避讳有“不书”的,特别儒生自战国以后一直持续不断的“托古改制”之后。

1,比如儒生是不爱钱的,但是史书上仔细推就,会发现钱非常重要。看子贡的事迹就知道。
2,比如儒生是轻视武力的,但是史书上仔细推就,会发现武力非常重要。所有统治者上台都是用武力推翻了上一代统治者才得逞的,无一例外。
(最初我以为魏禅晋有个“禅”字会比较和平—_—)
3,比如后来的儒生是重人事轻技术的,但是史书上仔细推敲,会发现技术很重要。比如前段时间《复活的军团》纪录片里对秦军技术细节的记录。
……
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断的受到儒生流传下来的所谓“正统观念”的影响,所以时时都需要注意:既不能忽视儒生所忽视的东西,也不能抛弃儒生所说的东西,而仅仅只去相信暴发户们口中所说的“一切向钱看”这种口号。

黄仁宇先生说文化这东西,有官方的大传统,有民间的小传统。比如四书五经的大传统与三国演义的小传统,两者既有交集又有不同。

文革以后什么传统都打破了,导致大传统没有了;改革开放以后小传统也短浅狭隘了,经常听人说“朋友都靠不住,只有钱靠得住”……之类的话。

不扯大的话题了。想到这里,至少可以提醒我如何避免大传统忽视的那些重要的东西;也至少可以使我明白近三十年形成的小传统的短浅狭隘之处。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更清醒的认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偏远地区的国营煤矿长大,为了挖矿这里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很多是经历过文革的知青。

我小时候正形成世界观的年龄里,课本里只有一两篇论语的内容,“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政治历史音乐美术老师往往是些混饭的,书架上全是马列主义……于是大传统没有;

那时候卫视中文台刚开始在大陆放,到处是流行歌曲情啊爱的,日本动漫不是青涩卖萌就是世界末日樱花之美的东西,上学路上常常被地方上的混混抢钱,学校里拉帮结派,父辈要么困守国企铁饭碗要么忙着下海,好像才知道钱很重要,钱可以自己去挣似的……于是小传统也是乱七八糟。

我从那时候起,一直到遇到老师之前,既不爽我一直以为的刻板的中国正统教条,又觉得拉帮结派欺负弱小情啊爱啊一切向钱看这些小传统太不靠谱。于是我干脆全都不喜欢,全都不信。当时最喜欢的书是《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古龙小说……
另外由于老外的东西都是翻译来的,翻译者又都是些有文化的人,翻译得也比较深奥。既然我觉得中国的东西不靠谱,看到翻译过来的东西这么深奥,就觉得老外的东西应该靠谱。简而言之,崇洋媚外的毛病就这么形成了。

比我小几岁的也算同龄人的那些女的,都想出国,都想嫁老外,我想也是这个原因。咱们自己的文化露出空子了,总有其他东西要钻进来占空子……不是老外的东西就是港台的东西,再不然就是江湖上的东西。

目前电视上街头巷尾的媚俗装逼的拿肉麻当有趣的东西数不胜数,应该都是钻空子进来的东西发展了的成果。(ccav的功劳大啊,香港人的功劳大啊……文革那帮遗民搞出来的什么《英雄》啊《无极》啊之类空洞装逼电影的功劳大啊……)

直到遇到老师,开始读中国古书,开始务实一点,这三年才有了点自己觉得信得过的靠谱的东西留在脑子里。是老师让我开始使用自己的脑子,用自己的脑子去找靠得住的知识和信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3: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偏远地区的国营煤矿长大,为了挖矿这里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很多是经历过文革的知青。

我小时候正形成世界观的年龄里,课本里只有一两篇论语的内容,“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政治历史音乐美术老师往往是些混饭 ...
solidtu 发表于 2011-5-30 12:23


太阳底下没有任何新鲜的事情。这是圣经里讲的。在人类的社会可以发生的事情早就都已经发生过了。唯一不同的是,每次发生的地方,主角和配角,时间不同而已。还有科技的进步让那些做事的办法稍微改变了而已。就是说,人性毫无改变。也改变不了,除非人类的基因发生质量上的突变。那是不可能的。任何时期人类社会的事情都是人性的表现。到头来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政府和百姓的关系的反复而已。

孙子兵法在任何像样的军校都是必读材料。孙子是两千五百年以前的人。不过,他的思想和兵法仍然对人类的战争有用。因为孙子讲的是超时空的真理。也是关系到人性的真理。

研究历史的好处是可以参考过去的很多宝贵的经验。毛主席那么热忠于研究历史也是这个原因。等于是个案参考式的学习。孙子是研究过去的战役的个案写出他的兵法的。个案研究法应该从孙子开始。后来历代中国皇帝的教育也是跟着这个办法进行的。例如,分析黄巾起义。为何百姓会造反,怎样解决问题,怎样用人,怎样做明君仁君等等。毛主席是自学解决了本来皇帝们从小学习的课程而已。西方的贵族学校,军校等都是用个案分析的办法进行教育。等于是投资者研究过去的图表和个案同样的办法。

所谓洋社会的民主或共和政体早就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存在过。都免不了彻底倒闭的命运。中国的朝代的进展也一样。一个朝代维持了三百年已经很不错了。唯一没变的是人类自以为每次都是“this time is different"。跟投资市场周期的反复的过程完全一样。因为都是人性表现出来的问题而已。这样一直反复下去。唯一有进步的就是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运作来说,太阳底下真的没有任何新鲜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4: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4: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8# 鲜花灿烂
我应该可以回答。

1,首先英国的王朝我也不熟,不过鲜花把王朝和王政时代的概念搞混了。在百度百科上搜索到,英国没有一个王朝是超过300年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0906.htm

2,中国的短命王朝恰好是王室教育糟糕的王朝。你看宋武帝刘裕对刘义真的溺爱,齐明帝萧鸾对萧宝卷的遗言就能大致感觉到。

3,前两天重看了汉文帝刘恒入主的事迹。因为还没看到唐,不过汉的王室教育确实是不错的,从种种制度和很牛的司徒,太傅,国相的人选上可以感觉到。(比如明确提出重视王室教育的贾谊就当过梁怀王的太傅,而贾谊是文帝也佩服的,梁怀王又是文帝最喜欢的儿子。)

4,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77397/
这篇文章讲了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选了白痴惠帝做自己的继承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指教。

不过,我想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英王朝时代超过了300年了,而中国的王室,最多不过300年而已。往往第一代出个明君,后面几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他们的教育正如老师说的,是如此超级教育,为 ...
鲜花灿烂 发表于 2011-5-30 14:28


你好。

比起世界各大文化区的进化,中国历代朝代的进化史是完整和连续性的。即汉文化一直领导整个进化过程。过去两千年朝代的变化也是中国的比较稳定。可以说较稳定的文化区。可能当时汉文化区的科技和文化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很有关系。

日本的朝代变化更多。一般都是用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模式控制天皇的强人政府的变化。一直到目前为止,天皇只不过是一种摆设。真正的主角都是别的权利集团。日本的近代史应该是从明治天皇开始,即1868年开始。后来的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都是废物。因为近亲结婚太久了后代的身体和脑筋都不行。后来皇室引进了平民女子做皇妃改善了皇室的基因。目前的明仁天皇算是正常人了。明仁的意思是明君仁君的意思。也是传统汉文化的思想。

英国王室的破事更多。也不是完整的连续性的血统的王室。英国的飞横腾达应该是十六世纪末引进了荷兰的经济和金融系统开始。那以前根本是欧洲的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跟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比的话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这些都是世界级的大帝国和大文化区。当时的英国和日本最多是跟目前的非洲国家差不多。

还有,这些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最多是中国的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差不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和规模的文化区。整个欧洲文化区或阿拉伯文化区或印度文化区跟大中华文化区比的话,那还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回复。不过学生还是有一点困惑。
即英王室从1660年起,特别是确立君主立宪制后,就连绵不断,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其中,经历了3个朝代称号的变化,但是英王室的血统一直连续下来。朝代的称号的变化, ...
鲜花灿烂 发表于 2011-5-30 18:39

从1659年的内战和共和革命以后英国的王室基本上变成摆设的东西。实权和最后决定权都在国会的手里。这方面跟日本的天皇分别不大。表面上是王国,实际上是国会政体。其实日本也是明治维新时代学了英国系统的。

英国过去三百年没有发生过内战。不过,在海外常常参加了大规模的战争。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打光了英国的精英。帝国也那样没有了。在海外消耗了太多人力和物力的关系没有精力打内战。也可以说英国人把国内的问题和矛盾都出口去了,保证了国内的稳定团结。这好比成吉思汗为了减少蒙古部落内的矛盾和摩擦常常组织海外侵略一样的战略。蒙古后来还是不能解决内部的矛盾终于垮了。目前苏格兰的独立成功的话,英国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内的矛盾不能找到在海外消耗的地方的话,那肯定会出现国内的大乱。简单的说,英国人过去依靠先进的科技很幸运的都出口了国内的矛盾。以后可能不会那么幸运了。美国也是。以后不能再出口美国国内的矛盾和压力的时候,国内肯定会出很大的问题。例如,内战和分裂等等。

辛亥革命胜利是中国的新政体的开始。即共和政体。已经维持了100年了。过去一百年,中国经过了很多战争和内乱都是因为国家很弱没办法出口解决很多国内的矛盾和压力的关系。只能打各种内战消耗和解决那种压力和矛盾。其实日本的侵华也是为了解决日本国内的矛盾和压力的一种途径。结果失败了。

共产党是中国共和政体下的一个政党。搞得好的话会继续执政下去。搞得不好的话,当然要下台的。过去国民党搞得不好,被迫下台也是这个道理。在共和政体下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1: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对皇帝到平民的轮回见的多了,所以被推翻的上个朝代的帝王很快就被人遗忘。其他国家民族没机会见到那么多皇帝变平民,他们相信皇室是神,英国日本这些现代的所谓皇室,只是维持他们的信仰而已,就像现在中国人见了爱新觉罗家的人还称呼王爷,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2: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1: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个新鲜的(古老的……):

关于三公的早期定义。
周公召公毕公,分别是周文王的三个儿子,封在“周”“召”“毕”三个地方,“毕”对应天上的一个星宿,不知道“周”和“召”是否也对应星宿?同时周公管行政,也许是后来司徒或者丞相的源头;召公有断讼的故事,也许是御史大夫或者司空的源头;毕这个星宿主兵事,也许是太尉或者司马的源头……

越整越多以后,发现华人的制度真就是从什么星星啊,河水啊,地名啊这些名词发展及其衍生出的典故,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比如文王武王称王,而且“普天之滨莫非王土”,所以王无需封地。但周公旦需要封地,封在“周”,大概今天岐山以东的一个地方,所以叫周公。同时周王需要周公在中央辅政,所以把他封在离首都近的地方。(当时的首都在“丰”,称“宗周”,表示是周的祖宗所在之地。)另外由于功劳大,还把鲁国也封给周公,但是周公由于要在中央任职,于是鲁国就交给大儿子去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清楚古人的称呼以后终于能看懂《春秋左传》了。发现春秋的混乱程度和五胡十六国差不多,甚至更乱,因为牵涉很多家事,更委婉,又都是贵族,更文雅,所以看起来比五胡十六国感觉还复杂。

关于那时候的人的文雅,有郑庄公的例子:郑庄公的妈偏爱另一个儿子“段”,结果“段”和庄公发生冲突,庄公胜利了,从此不见自己的母亲,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后悔了,就有人给他出主意说:“你先挖到泉水,再在泉水旁边挖个地道和你母亲相见,那不就成了,应该没人说闲话吧!”然后就这么办了。其古文比我翻译过来的漂亮多了。

都说世说新语的名言隽语多,看来春秋时就已经是这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1-13 06:24 , Processed in 0.01371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