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国拟分散外汇储备的报导引起猜想
* 增加黄金储备可行,增加石油储备却不现实且无益
* 大宗商品市场规模不足以消化中国外汇储备
记者 Nick Trevethan/Rujun Shen 编译 程琳/侯向明/王洋
路透新加坡4月29日电---你了解那种兜里装着3万亿美元外汇而很想花出去的迫切心情吧.但买什麽好呢?金山?油田?还是一堆债券呢?
中国选择了最後一种,尤以美国公债为重.但中国央行行长本周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已经超出合理需求,当地媒体亦报导称,政府正考虑成立能源和贵金属投资基金,再次掀起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用途的各种猜想.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得惊人,仅今年前三个月就增长1,970亿美元,达到3.05万亿美元.
乍一看,投资黄金或石油都在情理之中.金价正处于纪录高位,油价月线也连涨八个月.
黄金的保值性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曾把石油当做一种分散外汇储备的手段,各国仅把石油当成一种战略资源,已应对战争或灾难的发生.
个中原因很简单,与黄金可以无限期存储的特性不同,石油自被开采出地面後其价值就在衰减.一桶原油经过20年後,基本就没什麽价值了.
即使仅将中国大部分以美国公债形式投资中的10%投向大宗商品,这也会激起巨大的涟漪,且有可能助燃北京目前的难题--通胀.
"规模非常大,但中国又如何能在进入这些市场的同时,又不至于把市场价位推到难以置信的高度呢?他们(中国)真正这麽做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把价格推上天,"Commodity Broking Services驻悉尼总经理Jonathan Barratt说.
浏览全球主要国家外汇储备情况相关图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dak98r)
浏览中国自2000年以来前20大并购交易相关图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ryc39r)
浏览中国海外矿业和金属领域并购交易相关图表,请点选link.reuters.com/fab59q)
(外汇储备的)10%或3,000亿美元能够买到2亿盎司或6,400吨黄金,是全球每年开采数量的两倍还多.若要购买石油,则可以买到26.8亿桶,这足以让全世界用一个月.
相比可能会给普通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直接影响的做法,北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给黄金市场造成动荡风险.
Barratt说,"在中国,通胀被视为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实质性威胁.任何可能推高物价,尤其是食品和能源等必需品价格的风险,都无法容忍."
"基本需求标准在黄金上行不通,当局可能会对金市的超级牛市睁只眼闭只眼."
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约1,054吨黄金,不到其外汇储备的1.6%.而作为全球最大黄金储备国的美国,其黄金储备量超过8,100吨,相当于于其外汇储备的75%.
像大多数其它大宗商品那样,黄金市场走势对中国的用意也高度敏感.
去年2月,一俄罗斯网站"Rough & Polished"报导称,中国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近200吨黄金,尽管消息来源很不可靠,但还是令金价跳涨.
最後报导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不过任何有关中国或如何扩大黄金储备的官方评论,都将会令金价大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Lu Feng表示:"外汇储备多元化当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想法."
"不过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这种尝试可能会很艰难,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此庞大,以至于对任何资产表现出投资兴趣,该资产的价格都会上涨."
他表示,即便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大宗商品取得成功,但商品价格上涨也意味着,此举最後可能会比持有外汇资产遭受更大的损失.
**扩大投资范围**
想要成功分散储备,人行就不能让思路局限于能源和贵金属.
中国外汇管理局2月曾警告过投资太多大宗商品的风险.
外管局局长易纲发表演讲称,有些人主张购买石油、黄金、铁矿石,甚至是收购公司和土地,但实际操作起来要困难得多.
中国在追求资源类公司投资机会上一直很活跃.
最近,中国五矿资源(1208.HK: 行情)竞购业务集中在非洲的铜矿商Equinox(EQN.TO: 行情)未果,中国铝业(601600.SS: 行情)收购力拓(RIO.L: 行情)(RIO.L: 行情)9%的股份.此外在石油和煤炭领域也能见到中国的活跃身影.
安泰科分析师石和清指出,问题是要购买原材料,还是要投资资源领域.如果政府想的是前者,就可能抬高价格,从而起到反作用.更合理的方式可能是入股资源类公司,不过不一定是收购多数股权.
但是,由于摩拳擦掌寻求并购的国企和私企,以及规模3,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都亟需保障供应和对冲大宗商品涨价风险的办法,可能发生多种投资工具争抢同一资产的风险.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从投资结构的角度看,未来30-50年,应当建立投资能源和贵金属的基金.
其并称,有3万亿美元在手,中国应当投资每一种可能的资产.甚至可以每种资产都投入2,000-3,000亿美元,无论如何都强于购买美国公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