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420|回复: 0

[转贴] 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急剧下降的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9 16: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急剧下降的危机

黄朝翰 杨沐

在当前这场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中国和新兴经济国家有可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希望。本文将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可能走向作一探讨。
从担心过热到担心衰退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9.9%(高于过去30年的年均增长9.8%),全年的增长估计会在9.5%。虽然和2007年的11.9%相比,已是明显下降,但和2008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只有2.5%相比,中国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好的经济体。现在国际和国内都在关注中国2009年的经济情况,各种不同评估预计中国增长可能在7-8%,甚至可能更低。但即使中国经济增长在2009年只有5-6%,在世界经济中也还是第一位的。

  2008年初,中国在连续五年GDP双位数增长后,经济发展继续过热,并在国际油价,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下,出现通胀迅速上升的趋势。为了控制可能失控的经济,政府在上半年引进了从紧的宏观控制手段,希望能引导经济软着陆。但到2008年最后几个月,政府面临的完全是预料之外的另一种宏观经济景象:严重的经济下滑,甚至通货收缩。中国的领袖们从未经历过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这样大跨度的经济情绪变化:从对过高增长的担心,到对止不住经济下滑的恐慌。

  2008年10月,当第三季度的GDP增长数据揭晓只有9%时,政府还没有认识到强烈的经济下滑压力。他们还认为这是上半年的控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和由于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中断了一些企业生产的短期影响。

  但11月份数据更是惊人,工业生产的增长只有5.4%(10月份时是8.2%,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2.2%(10月份增长19.2%),这是过去7年来的第一次,当月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政府开始不再怀疑经济正在急剧下滑,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将在明后两年,用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5900亿美元)的组合财政措施来刺激经济。

  在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阶段,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相信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是分离(decoupled)的。中国政府对内有财政结余,对外有外贸顺差,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并继续实行对资本账户的控制。上海A股的指数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中已经下降了60%,很难再大幅度地受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到2008年10月,金融海啸把美国和日本卷入经济萧条时,中国仍然比较乐观,相信中国的实体经济(生产和出口)能帮助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严重的外部冲击。很多人都认为从技术上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受内部需求,特别是国内的投资推动的。
  
2009年“保八”的可能性

  在这种乐观情绪影响下,政府最初错误地解读了10月份数据,忽视了许多中小企业的破产,和在许多关键的工业部门,如电力,钢铁和金属,水泥,汽车,石油化工等的生产下降的严重性。世界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加剧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周期的变化幅度。中国GDP的季度增长,是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顶点,而部分由于宏观政策收紧,工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新的劳动法实施,等等,在07年二季度后的GDP增长逐季度迅速下降,到2008年三季度已经只有9%。

  结果,当经济迅速恶化,政府突然受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和力度的巨大冲力。为了尽快改变下滑,稳定经济,政府在运用财政刺激手段的同时,也同时运用了其他的直接政策干预手段,如刺激出口(运用更多的出口退税),和促进农村消费(通过直接的补贴),并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已迅速下降),甚至考虑了可能用人民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等等。事实上,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运用了所有可能的政策手段,努力维持2009年的经济增长。

  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测2009年增长7.5%似乎是比较客观的。但中国政府给自己的目标是努力把经济增长保持在8%。这一方面,因为2009年有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几十周年纪念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六四事件20周年,法轮功事件10周年,是中国社会的政治敏感期。另一方面,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表明,“保八”(经济年增长达到8%)就能保证最低的就业增长率,中国社会就能稳定。过去连续五年的两位数增长率,平均每年创造了17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中国现在仅每年进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到600万,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将会带来严重的就业困难。为了努力避免社会的不稳定性,政府势必努力维持一定的发展速度。

  和十年前相比,中国政府的财政实力和金融实力已大大加强,中国具有占世界28%的政府的外汇储备,每年6万多亿人民币的财税收入,2008年上半年1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剩余,即使出口的外部需求疲软,中国政府也完全有体制上和经济实力上的能力,来保证2009年达到8%的增长目标。

  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还正处于城镇化过程的中期,还有几亿人口会在未来十年中从农村移往城市,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在推动中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保八,是有可能的。但从短期来看,由于体制的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贪污腐败的问题,突发性社会事件日益增多的问题,失业的急剧增长,有可能加剧社会的短期动荡,政府必须正视并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增长模式仍然未变

  2008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和去年的增长模式相同,只是增长速度下降。在增长的供给方面,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的主要产业部门的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制造业是中国最大的产业部门,它在中国2007年的GDP中占43%(仅略低于服务部门的49%)。它的增长速度也要高于其他的产业部门。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由它的迅速增长的工业部门所拉动的。从2002年以来,制造业的平均年增长为17%,带动了GDP年均增长10%。在2008年,工业生产的增长从2007年的19%下降到12%,因此GDP的增长也下降到9%。正如前面所说到的,到2008年的11月份,工业生产的增长降到只有5.4%,所以我们认为2009年初前几个月的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下降。

  在增长的需求方面,GDP的增长来源于国内需求的提高(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和外部需求(净出口)。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内的需求,特别是国内投资。在2007年的GDP增长的11.9个百分点中,投资贡献4.9个百分点,消费贡献4.7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值贡献2.3个百分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扩张的财政政策中,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来刺激增长。

  特别是在2008年的前11个月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值仍然上升27%(和2007年相同),但实际上用可比价来看,由于政府的宏观紧缩政策,投资增长的速度是放缓的。消费增长从2007年的16.4%,下降到9.8%。尽管人民币升值,但在前11个月出口增长仍然达到19.3%,而2007年的出口增长高达25.5%。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需求疲软的影响,有一部分被中国向新兴经济体的更多的出口所抵消了。所有这些都解释了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但必须注意的是,在2008年的10月出口增长还是19%,但到11月就逆转为下降2.2%,这是七年以来的第一次,这种急转正是中国整体经济增长下降的一个明显的信号。

  用净出口的概念来表示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的重要性可能会造成一些误解。在2005年以前,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总增长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负值。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加工区,中国出口中的60%是由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公司实现的。为了能够出口,中国首先必须进口许多商品,如原材料,零部件,组装件,和机器设备。中国的出口只在中国国内形成的附加价值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GDP增长的贡献很小。自从2005年后,净出口的比重开始上升,它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开始上升,达到GDP增长中的20%左右。

  这种简单的需求分析,实际上低估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因为它忽视了出口所引起的一系列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巨大的出口导向产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服务活动,和对上下游相关产业部门的投资,以及它所形成的就业所带来的巨大的乘数效应。毫不奇怪,在2008年的下半年,出口增长动力的突然消失(这也造成国内消费下滑)迫使中国政府积极行动来应对经济逆转。

  2008年1月到11月中国的外贸总额达到2.4万亿美元,比上年上升20.9%,产生贸易顺差2560亿美元,比上年上升6.9%。中国从进入21世纪以后,一直保持着一定规模的外贸顺差,这主要因为加工贸易一直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0%左右,加工贸易的本质,就是因为它的服务产生附加价值,这一定产生顺差。由于这一因素,和每年都流入中国的巨大的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为840亿美元,2008年预计将超过900亿美元),组成了中国的双顺差(和中国出口导向增长的双引擎)。顺差的持续增长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急剧上升,估计在2008年底已达到2.1万亿美元。

  中国急剧增大的外部顺差实际上加重了过量生产和过分投资的宏观经济的不平衡性,加强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2008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8.1%,对欧元升值20.3%,对英镑升值32.1%,对日元升值7.6%。从2005年7月到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前),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上升了21.8%。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也是中国出口增速下滑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

  许多年以来,中国的亚洲周边的经济体和中国之间一直是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这些经济体利用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向中国出口制造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推动了自己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又依次对欧盟和美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因此实际上中国是日本,韩国,台湾等经济体持有欧美顺差的代理人。这种贸易模式,揭露了中国在当代全球经济贸易中的中枢地位。预计2009年,由于欧盟和美国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以及引起的对中国产品出口的限制措施可能将会进一步加剧。

怎样才能稳定中国经济的增长?

  近些年来,中国在每年的年末都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下一年的经济政策指出方向。最近开过的2008年的会议的重点就是如何维持2009年的经济增长。最高领导胡锦涛在这一会议上强调要做出最大的努力,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来保证一个“稳定和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以增大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成套的财政刺激手段。其次是创造就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教育,医疗卫生,和与改善人民的生活素质有关的社会领域的发展。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朱镕基总理也采取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中国经济发展。朱当时的任务,被迫首先要关注如何治理财政赤字,国有企业的冗员和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银行坏账。这一次,由于中国具有良好财政盈余,强大的外部平衡,和现金充足的国有商业银行,温家宝总理显然要轻松得多。因此,在11月9日中国政府能迅速地大方提出吸引世界眼球的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

  这一财政刺激方案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低收入群体的公共住房;2)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供水和水质保护,农村道路,电网;3)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4)医疗保健,和教育;5)生态保护,和环境项目;6)技术创新,研究和开发,产业升级;7)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在未来的两年里,中国将向这些项目投入四万亿人民币,占中国2007年GDP总额的15%。中央政府承担1.18万亿人民币,其余的将由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发债券,等各种方式自筹。这一财政刺激方案正在完善成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

  毫无疑问,一些大项目,如铁路等都是属于中央的项目。但是,许多其它较小的项目,特别是和社会服务领域相关的项目,都主要取决于地方的积极性和财政能力。中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背着沉重的债务,而中央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批准地方政府能发债。他们会面临较多的困难。东部沿海的富裕省份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做很多事,如教育,医疗保健,公共住房,以及许多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地铁系统,供水系统,和环境项目。在中央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公布后,几个富裕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上万亿元的开发项目,全国项目的总规模,已经超过14万亿人民币。很显然,财政刺激计划的成功最后的落实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地方政府。

  历史经验表明,要使凯恩斯类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获得成功,需要一些配套的政策和支持手段。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在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份刚宣布把利率大幅度降低103个基点后,再次宣布降低利率23个基点。中国的中央银行连续降低利率和调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是在经济中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帮助企业界和房地产市场。
  其次,中国正在制定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受惠产业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推行的措施包括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帮助企业获得必要的融资途径等。

  在实行了这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两三个月后,政策的预期结果会逐步出现,GDP增速的持续下滑有可能再次转向到上升。从这些政策的力度看,中国政府是有可能在2009年达到GDP增长8%的目标的,尽管有些方面还要看全球经济的走势。但北京至少已经清楚地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如果全球经济继续恶化,政府将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更多的措施。

  但是,中国政府也必须谨慎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失业短期内急剧增加的问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在短期内将刺激GDP的增长,但是,他们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很可能不是那么有效的。中国从2002年以来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平均每年新创造了1740万个就业岗位,增长和就业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189,也即是说,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创造3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相反经济增长下降一个百分点,将减少300万个就业机会。2009年初,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下滑,将可能会造成数百万的失业者。

  预计2009年春节后首先会面临返城农民工的就业困难问题,然后接踵而来的是春夏之交的是“受教育的失业者”,预计在中国2009年的600万名新的大学毕业生中,会有三分之一可能找不到工作。中国的领袖们在2009年的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应付可能激化的失业问题。下半年后,随着经济增长的回升,就业和社会的压力将有可能逐步缓解。世界的关注将从中国政府如何应对国内的困难转为中国如何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引领世界经济走向新一轮的增长。

  黄朝翰教授是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的学术所长,杨沐博士是东亚所的资深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1-12 06:21 , Processed in 0.01215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