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177|回复: 0

东方时事解读:中国两面开弓,将英首相“震到”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0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wforum.com/newspool/articles/headline/110457.html
东方时事解读 2008年1月18日-星期五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随着印度总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的那句“世界足够大,两国(中印)可以同时发展”,特别是,随着胡锦涛主席15日在会见印度总理辛格的开场白中所说的那句“对辛格成功访华表示祝贺”,可以说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为之一震。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则短小的新闻片段,先挑出几个“震荡点”,之后,东方时事评论员、经济评论员将一起展开讨论,并作为本期的《焦点话题》。

英首相布朗访华重申反对“入联公投”立场

【综合消息】英国首相布朗周五率团至中国访问。这是布朗首次以英国首相身分赴中国访问。相关人士证实,布朗此行,将重申英国政府反对台湾“入联公投”的立场。

据报道,布朗自去年夏天接任英国首相以来,曾两度与中国总理温家宝通电话,两人并不时以信函沟通,交换意见。

熟悉中英双边关系人士指出,布朗此次访问中国,除了就中英双方共同关切议题外,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台湾问题”也是布朗此行的议题之一。

布朗将借访华之际,重申英国不支持台湾为加入联合国所提出的公投案的观点。据了解,布朗不但将持续表达英国不支持台湾“入联公投”的立场,其反对态度且将更为坚定。

跟随布朗访华的有英国商业、企业与制度改革大臣、商业、企业与制度改革部国务大臣和贸易投资署首席执行官等政府官员,同时,他还带来三十位英国企业家代表。有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是欧盟第一大对华投资国,财政大臣出身的布朗率领庞大金融代表团访华,意味金融合作可能将是他此行的一大重点。今天,他将与温家宝总理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

访华期间,布朗将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温家宝总理将与他共同出席两国有关协议的签字仪式。中国商务部此前透露,双边有望在清洁发展机制、可持续城市合作等方面签署协议。两国总理还将共同与两国公众进行交流。此外,布朗还将参观一些奥运场馆和设施。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熟悉中英双边关系人士指出,布朗此次访问中国,除了就中英双方共同关切议题外,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台湾问题”也是布朗此行的议题之一。

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非常重视布郎的此次访华,另外,中国政府当然视“台湾问题”为最重要的问题!然而,对北京而言,由于中国的战略利益早就超过了整个东亚,因此,布朗此次访华“是否”重申英国政府反对台湾“入联公投”的立场远不是最重要的。

●布朗先生必需明白这么一点

在之前的点评中,东方评论员已经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以伊核问题为核心的中东和平问题、伊拉克问题、阿富汗问题、科索沃问题,特别是“巴基斯坦局势”经过“伊核六方”近几个月的“台前幕后”,已经走到了“接近摊牌”的关口,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布郎想让此次访华取得成功、并想从北京这里捞到“巨大现实利益”,也就是“强化中英金融合作”的话,那么,布朗先生就必需明白这么一点:不论是“扛着”所谓“持续表达英国不支持台湾入联公投的立场”,更或者“标榜”英国“对其更为坚定的反对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态度”仅是个“必须的”“前提条件”而已!

●北京希望布朗带来的“核心文件”并非是有关台湾问题“台湾文件”

显然,准备接待布朗的北京,希望布朗带来的“核心文件”并非是有关台湾问题“台湾文件”、或是有关奥运问题的“奥运文件”、而是一份“有关巴基斯坦问题”的“巴基斯坦文件”,至于这份“巴基斯坦文件”的核心要点是什么?我们稍后再做展开。

在这里,我们再来阅读一则消息。


美国防长讥讽北约驻阿部队“不会打仗”招致盟军“强烈不满”

【伦敦消息】英国《泰晤士报》17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指责在阿富汗南部战斗的北约部队缺乏打击武装分子的经验。他的话引发了英国以及其他美国亲密盟国前所未有的不满情绪。

盖茨称,北约部队在阿富汗南部的作战失败是导致阿富汗暴力活动日益增多的原因。他这番口无遮拦的批评立刻招致英国、加拿大和荷兰这三个最重要的美国盟友的反弹,因为这三个国家的军队在阿富汗南部承担大多数最惨烈的战斗。

英国议员、前军方指挥官帕特瑞克-麦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罗伯特-盖茨的言论是“血腥并且无法让人容忍的”,美国人必须要明白一点,那就是驻阿富汗英军士兵是美国的最亲密盟友,他们目前正在大量流血和牺牲。

英国军方的官员也表示,英国目前在阿富汗南部共派驻了7800名士兵,其中81人在与塔利班武装分子激战时死亡,驻阿富汗英军取得的战绩非常明显,仅在最近的一次行动中就围剿并打死了20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重新夺回了塔利班武装组织防卫最为严密的一处战略要塞。地面战开打以后,包括英国陆军第52旅、阿富汗陆军国民警卫队以及美军特种部队在内的北约部队,迅速成功包围穆萨卡拉镇并击毙数千名武装分子,所有这些战绩均证明罗伯特-盖茨的说法是不公正的。荷兰外交部紧急召见美国驻荷兰大使,要求他就罗伯特-盖茨的上述言论做出解释。荷兰外交部的官员表示,英国、加拿大以及荷兰三国军队一直在阿富汗南部进行艰苦做战,正面阻挡了塔利班武装分子的疯狂袭击,罗伯特-盖茨的言论“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加拿大外交部的消息称,他们在罗伯特-盖茨发表上述言论后也与美国国防部进行接触,并就此表达了严正抗议。加拿大外交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加拿大目前共有2500名士兵部署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省,他们在这里经历过数十场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将塔利班武装分子全部驱逐出了这一地区,罗伯特-盖茨的评论完全忽视了这一事实,实际上是对加拿大派驻阿富汗士兵的侮辱和不尊重,“而这将是完全不能忍受的”。

另外,英国和荷兰官员拒绝相信盖茨的这番言论是针对他们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埃里克·埃德尔曼不得不给各个欧洲盟友打电话,向各国保证盖茨的评论并非专门批评某个国家的军队。

【时事点评】事实上,在昨天的点评中,在南亚部分,针对“美国防长指责北约盟军在阿富汗不会打仗”的消息,我们已经配发了相关讨论纪要。

●“不形于色”的盖茨在“残酷的现实”下终于被压出了“本色”

就如我们昨天所强调的:相对咄咄逼人、在公开场合喜欢“有一说一”的拉姆斯菲尔德而言,这位表面上“温文尔雅”、言行上总是表现出一种“不形于色”的继任美国防长盖茨,在“残酷的现实”下,终于被压出了“本色”。

●盖茨对驻阿富汗北约盟军的“公开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盖茨对驻阿富汗北约盟军的“公开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指责“某些北约军队”在阿富汗南部作战欠缺经验。

我们知道,阿富汗南部是危险地带,因此,部署在阿富汗南部的北约作战部队,除了美军自己之外,主要是英国、加拿大、荷兰部队。

显然,尽管美军“高超的作战经验”早就被伊拉克反美武装、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组织给“考糊”了,但我们相信,盖茨先生的指责是不会包括这一块的。这样一来,盖茨先生所说的“在阿富汗南部作战欠缺经验”的是哪些部队,已经一目了然!

因此,这三个自信在阿富汗南部“承担大多数最惨烈的战斗”的美国盟友表现得“如此愤慨”、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层面,是指责“某些北约军队”事实上并没有做好打击塔利班武装的准备。

我们也知道,阿富汗南部之所以是危险地带,是因为塔利班武装活动得最频繁。相比之前,阿富汗北部倒是安全得多,也正因如此,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北约部队都喜欢在北部扎堆。明眼人是一听就明白,盖茨先生是冲着“在阿富汗北部扎堆的人”发出“没有做好打击塔利班武装的准备”之抱怨的。

●德国人在盖茨的公开指责下,又放出了一道“味道微妙”的“风声”

有意思的是,与英国、加拿大、荷兰人的“对号入座”、暴跳如雷相比,在北部扎堆的“北约盟国”倒是显得非常安静,或许果真是“大人大气”,或许是盖茨的相关指责原本就一语中的,所以至今没有做出强烈的反应。

不仅如此,早先明确表示“尽管巴基斯坦局势不稳,也不会增兵阿富汗”的德国人,在盖茨的公开指责下,又放出了一道“味道微妙”的“风声”。


德军将领称考虑向阿富汗增派坦克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驻阿富汗国际安全协助部队参谋长、德军少将布鲁诺-卡斯多夫18日对媒体表示,德国正在考虑向阿富汗派出坦克和火炮。

驻阿富汗德军部队去年夏天担负快速反应部队的任务,它负责保护国际安全协助部队在阿富汗北部的驻军、参与解救人质和车队护送任务,这使它可能与塔利班武装分子发生交火的风险大增。

这位二星将军称:“当部队拥有更强火力的武器后,这可以对士兵提供更好的保护,这一举动同时具有威慑效果。”

德国国防部长弗朗茨-约瑟夫-容对此表示:“当我们考虑作出决定时,决定必须要与国会的授权相一致。”


【时事点评】如果仅就阿富汗、巴基斯坦方向而言,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盖茨公开指责“包括英国在内的北约盟国部队在阿富汗作战不力”,以及原先声称 “尽管巴基斯坦局势不稳,也不会增兵阿富汗”的德国、转而声称“正在考虑向阿富汗派出坦克和火炮”,就是英国首相布朗访华的“重大背景”之一。

我们想强调的是,除此之外,如果我们仍然将观察范围局限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方向的话,那么,英国首相布朗访华的“重大背景”之二,则“闪烁在”美国情报系统鼓捣出来的一则消息之中。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基地组织是刺杀贝-布托主谋

【华盛顿消息】据消息透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尔·海登日前向媒体表示,刺杀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的主谋就是基地组织和一名巴部族领导人的盟友。

消息人士表示: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访谈中,海登指出,与巴西北地区部落领导人巴依图拉·默苏德有关联的武装分子在基地组织支持下暗杀了贝·布托。海登没有透露这一情报的来源,但表示他的结论是准确的。

据消息透露,海登还明确表示:杀害贝-布托的是盘踞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巴依图拉(Baitullah Mehsud)手下的武装分子,他们是在基地组织的支援下行动。

海登还表示,基地组织现在和各种极端组织和分离主义分子建立了联系,对贝·布托的暗杀只是一系列恐怖活动的一部分,这些活动还包括自杀式炸弹袭击和其他针对巴基斯坦领导人的暗杀行动。

海登在访谈中指出:“这个网络或许早已存在,只是一直潜伏着,现在才活跃起来,那是基地组织和多个极端和离心主义组织之间的网络。他们的意图显然是继续打击巴基斯坦。”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海登指出,与巴基斯坦西北地区部落领导人巴依图拉·默苏德有关联的武装分子在基地组织支持下暗杀了贝·布托。海登没有透露这一情报的来源,但表示他的结论是准确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既然这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一口咬定上述情况的准确性,但又拒绝透露情报的来源,还讲得有鼻子有眼的,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将其归在“有此一说”的“消息”类。

不过,这份“有此一说”却包含了太多的重要线索:

●在英国首相动身访华之前,相关“访谈内容”却始终没有见报

第一,据消息透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接受《华盛顿邮报》的访谈时间已经有几天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首相动身访华之前,相关内容却始终没有见报。

第二,最新的消息是,《华盛顿邮报》将在周五期刊登这份访谈。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见报的时间恰恰与英国首相抵达北京的“日期”重合,尽管因时差的因素,两者之间的“绝对时间”要相隔12个小时。

第三,我们知道,就在布朗动身访华前不久,准确地讲,是1月14日,正在巴基斯坦协助调查贝·布托遇刺案的英国警方做了两点声明:

首先,声称“根据他们目前搜集到的证据显示,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遇刺是死于‘基地’组织的暗杀”。

其次,声称他们是“通过检验和分析各种遗留下来的痕迹做出了上述判断”的。此外,英国警方调查人员正在要求对贝-布托进行尸检以确定她遭暗杀的真正原因。另外,据西方媒体报道,“调查组人员还对旁遮普省警方的不合作表示愤慨”,因此“调查组的一名成员已返回英国以便在英国的刑事检验实验室里对一些证据进行分析”。

●到底是“调查结果”在“先”?亦或是“访谈内容”在先?

如果我们拿“第三”去对比“第一”的内容,也就不难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既然英国警方在14日宣布的“调查结果”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几天前”制作的“访谈内容”,都一致认为是“基地组织”杀死了布托,那么,到底是“调查结果”在“先”?亦或是“访谈内容”在先?

其二,如果是“调查结果”在“先”,那么,这将说明负责调查的英国方面对“布托之死”所引发的巴基斯坦局势之“应该”何去何从有自己的判断。

其三,如果是“访谈内容”在先?,那么,也就只能说明一点:在“拉合尔”发起的恐怖袭击不仅没有让穆沙拉夫屈服、反而激起穆沙拉夫的强烈反击,并公开发出强烈警告、声称“如果美军在巴阿的边境开展单边军事行动,一定被视作侵略者”、且“入侵者会感到后悔”之后,在逼迫巴基斯坦政府以“充许美军进入巴基斯坦反恐”去换取巴基斯坦局势“暂时稳定”的问题上,华盛顿再次后退了一步。

●最为可能的一种情况:根本就是一个“互递纸条”的过程

其四,也是最为可能的一种情况,即:英国警方的“调查结果”与美国情报头子的“准确消息”根本就是一个“互递纸条”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有个细节就非常值得警惕:

一方面,英国警方的确给出了“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遇刺是死于基地组织暗杀”的判断,这与巴基斯坦政府的说法倒也相符;

但另一方面,英国警方也故意留了个尾巴:除了要求对贝-布托进行尸检以确她遭暗杀的真正原因、以强调“调查并没有完结”之外,还对某些西方媒体抱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警方的不合作”、并以此为由将某些“证据分析工作”放到英国境内去做,以强调“仅在巴基斯坦境内不足以完成全部调查工作”的意思。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这种猜测不错的话,那么,“美英”选择在布朗访华之前以不同的方式、分别公开“纸条”的内容,将巴基斯坦政府与“布托之死”暂时撇清 (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辞、是暂时撇清),与其说是主动的、还不如说是被逼无奈,特别是对美国人而言,由于其“战略要点”太多,需要维护的“战线过长”,因此,那种在“权衡利弊”之后“被逼无奈”的痛苦感受,恐怕要比英国人深刻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1-9 16:40 , Processed in 0.0114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