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外缓慢升值,对内快速贬值
主流看法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冲这日本而来的,美国胁迫日本让日元升值,通过牺牲日本,从而解决美国的双赤问题。《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而日本在此后近20年,经济一蹶不振,似乎更证明了美国的“阴谋”和日本的“愚蠢”。而时至今日,很多学者依然以此作为人民币不能升值的理由。
但是,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广场协议》前后(1985.1-1987.12)各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
美元/日元:255——〉121(贬52.5%)
美元/马克:3.16——〉1.57(贬50.3%)
美元/瑞郎:2.68——〉1.27(贬52.6%)
美元/英镑:0.885——〉0.530(贬40.1%)
从数据看,美元的贬值,并不只针对日元,而是对大多货币都贬值了,而且,贬值幅度相当。所以,让日本为美元贬值单独买单的说法值得相榷。而且,把日本之后20年经济萧条的原因,归咎到日元升值的判断,也过于武断。因为,大幅升值的除了日元,还有马克、瑞郎,为何德国和瑞士在之后的20年,没有出现象日本的经济倒退?或许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将近20年的经济倒退,其根源并不在《广场协议》本身(或者说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另有因由。而《广场协议》的签署只是一根导火索而已。
日本经济萧条是因为亚洲其他国家用更廉价的商品取代了日本的出口产品,就对以出口为经济命脉的日本打击是很大的,尤其是中国的加入,但是其中最得利的是美国,他用相同的钱买了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东西,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出口导向性经济的缺陷才是问题所在,特别是对个别国家市场的严重依赖。其实,日本给我们的教训就在于此。可惜,现在主流看法的着眼点却不在这,而是盯在汇率上。
仅仅将货币的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作为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是不合适的。
广场协定签订之前的日本经济导向还是以出口为主,国内需求的拉动却是在日元狂升值只有带来的,实际上,在86年,87年日本经济已经消化了广场协定的影响,很快的进入了复苏,但是,狂高的日元带来了大量的内部需求,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泡沫化。
随着日元成为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每个日本普通民众手头的钱突然之间从白银变成了黄金,急需进行投资,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股票市场泡沫越来越夸张,几乎拉了所有的金融机构下水,甚至手头稍有余钱的普通百姓也加入到这场泡沫,如果有人仔细回忆当年日本的情况,就会发现全民大炒楼,全民大炒股的奇观,甚至,对于房地产市场,日本主流媒体和经济刊物上甚至没有“空军”的声音!
根本的责任不在于外部,而是在于日本政府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于日本金融体系过于市场化,政府和产经联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受到弱化,对于危机的反映速度滞后。就如同一个大企业突发衰退和崩溃的原因绝对不是营业收入的减少,而是内部的管理和财务的长期混乱积重难返。中国目前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但是有趣的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的封闭和国有的,银行的坏帐从流通的角度讲根本不成为坏帐,这个是一个从来没有遇到的奇怪事情,日后的发展如何还真的不好预测。
我不认为广场协定之后的日本或者今日的中国是完全的出口导向,中国目前的经济拉动根本在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正在逐步扩大的内需,而且这个趋势已经完全确定,将来就要看政府的调控水平。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问题,我觉得问题在于,目前中央集权的力量正在削弱,随着国内经济规模的扩大,很难说调控手段是否可以在地方得到确实的执行。
在日本经济的泡沫时代,从普通民众到政府官员普遍存在一种盲目乐观情绪,在今天中国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购买lv等中档奢侈品,但是10多年前的日本人已经在巴黎大规模采购hermes,极其多的顶端消费品和艺术品被日本人席卷一空,因为每个人手头的存款或者工资因为日元的升值而具有前所未有的购买力,人群情绪的天平失去了平衡,投资和消费成为日本国内经济生活的主体。
但是,当时日本的政府做了什么?日本的产经联做了什么?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抑制过度的消费和投资手段,一直到89年?日本才作出了加息等举措,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广场协议不是根源,在我看来仅仅只是一个诱因而已。日本似乎是应为刺激消费过了头导致经济衰败的,那时侯日本什么都买,不问价格,最终导致泡沫巨大。中国政府正在走日本的老路啊
人民币对外是在缓慢升值,但是对内是在快速贬值。
人民币对外缓慢升值是因为大陆政府赖掉了社会保障的责任,这笔钱被高干子弟转移到北美地区购买豪宅名车了,另外,政府通过教育产业化、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垄断行业以及高税收,大规模与民争利。结果国内百姓因为没有社会保障和福利而不敢消费,导致国内消费低迷,政府只好大力加强出口,把危机转移到国外,引发了欧美国家的普遍不满。政府只好让人民币缓慢升值来平息欧美国家的不满。
人民币对内快速贬值是因为国有银行的大量坏帐,解决不好可能印发金融危机。政府只好横下心启动印钞机大印钞票来填补窟窿,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最终还是大陆百姓为银行坏帐买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