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317|回复: 0

[转贴] FT社评:理解世界贸易新常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09: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 社评

贸易都去哪儿了?从数据看,外行人可能会得出结论——全球化正处于危机中。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商品及服务贸易最初强劲反弹,但之后又急剧放缓。全球贸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经济增速的两倍,现在却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这是40年来首次出现的局面。

现实情况倒没有那么可怕。金融危机爆发后,大萧条时期自由贸易倒退的现象并没重演。尽管一些政府沉迷于“隐秘的保护主义”,利用法规使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境地,但没有一个国家大规模采用贸易壁垒。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济学家拿出了一个更可信的解释:全球体系正经历结构性变化。此前涉及跨境贸易的经济活动已开始转向各国经济体内部,尤其是中国。因此,统计显示的贸易增长放缓不应引起震惊,但它突显了政策制定者应保持警觉,随时评估和影响全球化不断变化的未来。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10年的“亚洲工厂”增长期内,东亚经济体自发地将自己安排成一条制成品的生产线,往往由中国负责总装。许多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其绝大部分附加值都是在其他国家实现的,包括日本和美国等最终市场。

然而这种模式正在改变。根据IMF和世行的计算,“中国制造”如今更加名副其实。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进口原材料在中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例已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0%以上降至今天的不足35%。

相应地,贸易对GDP增长的反应灵敏程度经历了一个长期下降过程,这有可能是永久性的。该趋势受到了其他因素的进一步推动。虽然全球并未真的缺少低成本劳动力,但有望接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接力棒的两大明显候选者——东南亚和印度——尚未接棒。3D打印等新兴技术也将降低制造业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让产品生产可以从地理上更靠近最终消费者。

这些变化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贸易政策的传统焦点——关税和补贴的正式协定——如今已过于狭隘。政府应转而关注影响其经济参与全球化能力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外国直接投资正变得比贸易更重要。无论个别投资条约有何优点,根据国内法律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原则正变得日益重要。

全球化和贸易往往被视为一回事,其实不是。大多数关税已快速下调,不再是确定生产地址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和制造将根据各国的接纳能力(而不是它们在谈判条约时讨价还价、从贸易伙伴那里得到鸡毛蒜皮的让步的本事)在全球分布。

近年贸易增长的放缓不是一场灾难。它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经济模式尽管存在种种弊端,但它成功超越了总装工序的角色,开始向价值链上方移动。其他经济体也能做到这一点。全球贸易最重要的障碍并不存在于经济体之间,而是在各经济体的内部。

译者/何黎


来源:FT中文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1-5 08:55 , Processed in 0.01223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