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年之后,A股恢复T+0交易制度(即:当天买入的证券在当天即可卖出)或可在2014年内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在两会期间称,T+0制度没有技术障碍,主要是市场认识方面的障碍。他建议T+0以蓝筹股作为试点。而证监会此前也证实在研究A股T+0有关制度,且实施T+0没有法律障碍。
值得关注的另一面是,一向倡导价值投资,且偏好蓝筹股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取向正在改变。他们逐步转为关注代表中国新经济的典范——创业板块,而对主板市场信心不足。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亦强调,投资机会不取决于交易方式,交易制度也改变不了个股基本面。
T+0谋提升蓝筹活跃度
随着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货币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债券ETF以及黄金ETF开启“T+0”回转交易后,投资者对A股“T+0”交易的憧憬又起。
上交所日前发布2014年各项重点工作部署时,指出要做大做强做活蓝筹股市场,并且强调将完善蓝筹股交易机制的创新。至此,T+0制度正渐行渐近。市场的共识是,T+0交易很可能从蓝筹股开始试点。
由于T+0交易会加剧市场炒作,增加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1995年取消“T+0”交易的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市场上的股票少,频繁的交易助长了股市风险。如果以蓝筹股先作为试点,则可以部分打消监管层的顾虑。
香港惠理基金驻上海的基金经理余小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两年,监管层一直强调A股蓝筹股是被低估的,且其交易不活跃。如果率先在蓝筹股试行T+0交易,则可以提升蓝筹股的交易频率,提高市场活跃度。
在创业板疯狂至整体市盈率约70倍后引发集体性回调之际,蓝筹股却经历了近6年的震荡下跌,许多个股甚至跌破净资产。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亦不避嫌地力挺蓝筹称:蓝筹股被严重低估。
在余小波看来,现阶段推出T+0交易的条件已经成熟。“由于股指期货是T+0交易,如果现货市场仍然实行T+1交易,显然对现货市场的参与者不公平。也有可能会出现机构利用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进行套利,甚至出现操纵现货市场这类极端事件的可能性。”
如果T+0以上证50蓝筹股作为试点,至少起到一石三鸟作用:其一,提升上证50大蓝筹股交易的活跃度;其二,上证50指数(1455.585, -3.92, -0.27%)对上证综指影响大,可以对冲股指期货单方做多或做空的不公平性;其三,以此恢复T+0交易,对散户影响不大。
“最为关键的是,上证50蓝筹股盘子大,难以操纵,可以有效防止机构利用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进行单方面的打压或操纵。”余小波说。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由于A股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投机者,且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导,散户乐于进行高频交易,T+0之后股市成交量将会明显放大。
而上证50 指数挑选的是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组成样本股。它的成份股全部包含在上证180指数(4712.907, -10.10, -0.21%)的成份股之中,且较多集中在金融地产行业,目前金融地产所占权重约为60%左右,此外也包括中国石化(5.35, 0.13, 2.49%)(600028.SH)、中国石油(7.78, 0.11, 1.43%) (601857.SH)等大盘股。
对于蓝筹推出T+0之后的投资机会,天弘基金的高级策略分析师刘佳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机会不取决于交易方式,交易制度也改变不了个股基本面。“由于交易制度的改变,机构会设计一些针对T+0个股的金融衍生品,做量化套利。”
扩容的QFII远离蓝筹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监管层力推T+0与蓝筹股被市场“抛弃”不无关系,甚至QFII都不愿意坚守蓝筹就是明证之一。
从去年年中,证监会就力挺蓝筹股。除了将QFII投资额度增至1500亿美元,同时允许回购股票的企业同时发优先股,鼓励破净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股份。彼时,一些大盘股价接近甚至低于每股净资产。
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推测,“T+0交易,虽有活跃蓝筹股交易的作用,但却改变不了蓝筹股交投不活跃的状态。”
余小波强调,“我们看好的方向是蓝筹,但不一定是大市值的股票,也会投资伊利股份(34.85, 0.86, 2.53%)、云南白药(88.77, 8.07, 10.00%)这样以内需为主、可持续性成长的消费和医药板块龙头。而持有的银行股比例偏低(与银行股占A股市场相比)。”
在惠理基金持有的大市值板块中,也包括保险、地产、建筑、家电等大块头公司。“像万科(000002.SZ)这类龙头企业,在一定阶段,如PE低的时候,我们还会增持。”虽然近期房地产板块整体有所调整,但是,惠理基金认为,作为龙头企业的万科反而是调整后的受益者。
或许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也得益于万科B(12.950, 0.10, 0.78%)转H计划正式获批,3月4日,在股指微跌的背景下,万科A(7.27, -0.05, -0.68%)收盘涨幅超过4.22%,万科B盘中涨停。
随着蓝筹股交投的极度低迷,原先一直对大蓝筹有投资偏好的QFII,近期也开始将目光转向创业板。
瑞银证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在香港路演时拜访的所有客户,都会前所未有地提及创业板。不仅如此,所有的海外投资者都对主板市场充满担忧。
野村亚洲(除日本外)区域银行研究联席主席冯哲两个月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成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银行破产可能性的发生,都意味着,2014年对银行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一年。由此,野村证券将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的行业评级调整为“中性”。
更为严重的是,QFII对中资银行股的集体出逃早就开始预演,并且不是始于2013年。相关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银行股曾多次进入全面破净期,尤其是去年6月底的“钱荒”期间,银行股曾全面进入破净时代。此后虽有短暂回升,但到8月底,随着中报出炉,银行不良率上升,净利增速放缓,又大面积出现股价破净。
来自证监会和外管局数据显示:QFII、RQFII机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再度扩容。2014年1月份,新批了4家RQFII机构共计35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度,新批了7家QFII机构合计6.5亿美元QFII额度。与此同时,根据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1月统计数据,QFII已经连续24个月新开A股账户,目前QFII开户数达到629户。然而这一切市场新的增量资金的投资标的,或都与蓝筹股无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