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现在我们要来电话连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严登华教授,严教授,您好。
严登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
我们看到了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支流,包括一些本来应该有蓄洪能力的湖泊也在频频地告急,除了降雨量大的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原因?
严登华:
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因为长江中下游中小型防洪的水利工程都是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新建的,当时的技术水平、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水平跟现在相比来说,都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一个方面,这些工程都运行了几十年,虽然我们最近一些年来都非常重视这些工程的除险加固工作,但是因为数量非常大,很难一步到位。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这些工程缺乏一些有效的配套措施,包括通讯和预警预报的设施都比较弱一些。
还有一个方面,整个的管理水平、调度能力以及管理人员整体的专业水准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主持人:
能够做到除险加固的能够占到百分之多少呢?
严登华:
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但是相比于前几年来说,这个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主持人:
是否在今年这样一个降水和洪水的面前真的发挥了作用?
严登华:
应该说发挥了它很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
可是我们看到告急的消息也是不少。
严登华:
是,因为这些险工险段、病险的这些水利工程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前期一些历史的欠账在今年全部暴露出来了。
主持人:
好,谢谢严教授提供的观点。
岩松,其实严教授讲的是一个历史欠账问题,其实今年看到的这个灾情有没有新的隐患存在?
白岩松:
我刚才说了,从1998年开始的时候国家痛定思痛出钱,对主干防洪的堤坝进行了连续的修建。这一点我觉得担心的程度要减少了,但是别忘了支流的一些堤坝是由地方出钱,在地方出钱的时候资金跟不跟得上,工程的质量怎么样,这是一个要让你必须感到担心的地方。所以会看到今年很多并不是在长江主干堤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反而是到了支流或是怎么样,这是今年跟1998年不一样的一种隐患。
还有在这十几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抢地其实也在抢自己的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湖泊的存在是一种天然的水库,它会对有洪水或者大水的时候,会起到自然平抑的作用。但现在把人家库容的量、面积越减越少,是盖了别墅、盖了房子,又开始占地了等等,好像表面得利益了,但关键时刻这东西要你命啊。所以我觉得但愿不出问题。
主持人:
像这样的隐患,你觉得它还有可逆的可能性吗?
白岩松:
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看你怎么严格地去执行我们相关的法规。因为每次总是在遇到灾情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不看重的东西原来这么重要。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没人看重这些事情,但是这个时候就要看重了。我觉得国家也应该像查很多的事情一样,像一个红线死保土地,也要保证湖泊,因为不能总是依靠建一个又一个三峡大坝,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看着急剧衰微的一个又一个湖泊的时候,你会感到很担心。但是面对今年,首先当然不希望洪水很快能够过去,不希望发生1998年那么大的洪水,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有另外的一种相信,这12年的进步,我们应该对假如今年发生了跟1998年一样的洪水,甚至更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保有谨慎的乐观。
主持人:
谨慎的乐观?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前面你也提到了这些年各地都在建立一个应急预案。
白岩松:
对。
主持人:
这个应急预案的启动,在今年的抗洪当中发挥的作用你看到的有什么?
白岩松:
首先我们回忆1998年洪水的时候,要知道相当多靠的是人拉肩扛,甚至士兵堵,成千上万人上堤坝,所以谱写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洪精神。但是总有精神是不行的,因为它对人的压力简直太大了。所以有两点,长江水利委的主任蔡其华,一是她说到了,今年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三峡大坝上,因为想要完成任务,它得达到175米的高程,但是底下还有很多人没移走。另一个就是不能走人海战术,不能被动。
点子正:1\请注意CCTV的原标题:洪水:今年与98年真一样吗?2\今年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三峡大坝上,出处是长江水利委主任蔡其华.引述者是白岩松.3\凤凰网的标题是选取的一段话,编辑而成.
上面是四篇新闻后全部内容和截图,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理解这四篇新闻:
同样我们截图为证:http://news.sina.com.cn/c/2010-07-22/124917847405s.shtml
三峡大坝N年一遇新闻的历史与答疑!全部截图分析!技术流!真相党!辟谣控!
上面是2010年7月22日新浪网转发新闻晚报来自新快报的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0-07-22/124917847405s.shtml
我们来看看全文如下:
2003年6月1日,新快报转载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2007年5月8日,东方网《文汇报》转载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10月21日,新华网发稿,题为《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央视网发稿,题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内文称“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敏感的网友们迅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将四篇文章的标题逐一罗列。大坝的防洪能力到底有多大?昨日,就这个问题,记者独家专访了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
“万年一遇洪水”:大坝不会垮
赵云发表示,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从来就没有变更过。大坝的“设计标准”是“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大坝的“校核标准”是“可防万年一遇的洪水,再加固10%”。
什么是“设计标准”?什么是“校核标准”?赵云发解释称,“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大坝这个工程本身的标准。这意味着,当遭遇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大坝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但其他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
“千年一遇洪水”:大坝正常
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则是 “可以抵御千年一遇洪水”。这是指,“当千年一遇的洪水来临之际,大坝的各种运行指标都不会受到影响。 ”
赵云发解释称,“防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是针对大坝对下游河段的保护作用而言的。
“百年一遇洪水”:保障下游
大坝的防洪能力究竟如何?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
“第一句,大坝建成之后,有了大坝的拦蓄调节,能保障下游安全,让下游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从原来的 ‘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这就是‘防百年洪水’的来源。 ”
“第二句,如果发生‘百年一遇’到‘千年一遇’之间的洪水,三峡大坝配合分洪和蓄洪工程,可以保障洪水安全下泄。 ”
“第三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城陵矶河段的防洪要求。 ”
“蓄洪能力有限”:我们没到人定胜天的程度
赵云发最后表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对。
三峡集团公司枢纽管理局局长张曙光也曾表示,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措施不能靠一个三峡大坝包打天下,毕竟我们还没有达到人定胜天的程度。据《新快报》
同时腾讯网等都有转载,同时截图如下:http://news.qq.com/a/20100722/000200.htm
三峡大坝N年一遇新闻的历史与答疑!全部截图分析!技术流!真相党!辟谣控!
其实有关四篇新闻如何做专业的解读,去年7月22日如上,已经有水利专家进行了专业解读.点子正为大家原文摘引并截图.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的应该知道新闻有全文还有标题,"重新编辑"时标题经常"重新制作",因为各有侧重点.
点子正对相关媒体的报道着重点不做评价,只是奇怪的是为神马水利专家一年水利专家已经答疑,可是这几天有关三峡工程的有关这四篇新闻的对比又在泛滥呢?是他们不读报吗?!是他们不知道吗?是他们真不知道吗?
水利治理是非常专业的事情,不知道为神马突然法律专家,写球评的,五岳风水专家都成了水利砖家呢?!是他们脑子进水了吗?!
截图如下:
三峡大坝N年一遇新闻的历史与答疑!全部截图分析!技术流!真相党!辟谣控!
请注意上面这位童鞋的这条围脖转发量7772条,评论2529条.
还有很多名人加V大佬还在转发这四条新闻,请各位网友自己截图,然后让他们自己打脸吧!也请各位网友看一下,到底都有哪些人今年还在传播这个去年就已经解疑过的"N"年一遇的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