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193|回复: 16

[转贴] 中国经济或许大势已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10: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姜莱

2011-4-14

  这不是一篇专业性的文章,虽然我研究生拿的是经济学学位,但自打离开大学教职之后,老姜就基本上没有理睬过这一专业了。不是专家的言说,但我也不会胡乱调侃,毕竟,谈自己国家的经济大事儿,还是认真点好。

  观测中国经济,首先得走出一个误区,以为中国现在搞的是凯恩斯主义。这也是张维迎先生持的一种观点。张维迎我还是挺尊重的,可他老是站在自由主义一极,然后就想当然,把现在的中国经济放在凯恩斯一极批判,这就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在经济学领域,自由市场派与凯恩斯主义麦芒对针尖,可它们讨论的背景都是标准的市场体制,理论框架也以此为前提,而不是一个在谈市场经济,一个在谈权贵经济。他们假设的政府,也是一个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却是一个“善”的政府,这种政府具有民选的性质,也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儿。在这种模型之下,即使搞凯恩斯主义,政府也会恪守游戏规则,只在宏观领域做文章,而不会把手伸进微观领域,更不会直接动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定价权等权利,或者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跑到场子中间与民争利。此外,一个假设的“善”的政府,它的宏观政策目标也应该是善的,它如果实施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一定是为了增加就业,而不会夹带别的私货。这些凯恩斯政策的前提,在中国很难都具备。

  好了,说完前提条件,现在说正事儿。我现在要说的正事儿就是:看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已近尾声,接下来很可能烂事儿一大堆,最有可能的是出现长期的滞胀局面。至少,中国经济即将面临严重的结构性危机,将转入经济中低速增长,民生无法根本性改善、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冲突会越来越厉害的时期。

  一,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已近消耗完毕,新的增长动力机制又无法形成。中国三十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三驾马车的拉动:地产经济,政府基础投资,出口贸易。如今,政府投资这一块,看上去虽然依旧凶猛,但疲态已现,如午后西下的斜阳。其中的原因,在于具有这种大规模投资能力的地方政府,大部分都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的基础投资,该投的都已经投了,无论普通公路和轨道运输、高铁、高速公路、航线、通讯等,都已经饱和,甚至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状况。今后政府如果仍得靠这种投资拉动经济,就得向西部转移,在西部地区复制东部的投资密度和规模。可西部脆弱的自然环境,稀少的人口都表明,这种投资拉动模式如果真的移植到西部去,绝对是一笔大亏大赔的买卖,而且还会贻害子孙。我昨天就在跟一位西部来的朋友喝酒,谈到那里的公路不收费,他说,收什么收啊?几小时见不到一辆车,收的钱还不够发工资;而且在茫茫荒原处,几个人孤零零地守在一个荒凉的地方收费,不冻死就得吓死、闷死。

  房地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政府已经不得不给它降温,而不是靠它继续拉动经济增长了。但中国的房地产之虚火是如此病入膏肓,以致政府打压了近一年时间,高房价仍在挺着,这把虚火一时半会儿仍无法降下来。可以想象,在通胀威胁步步紧逼的情境下,在高房价已成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的的背景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已不大可能再主要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至少已无法靠房地产来保障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当然,政府可以发展廉价廉租房,但照样问题重重。首先是地方政府如果把土地主要提供给廉价廉租房,它们的土地财政就会大大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是否还有足够的财力和兴趣持续支撑廉价廉租房建设,值得打一个问号。其次,如果廉价廉租房成为百姓们获得住房的主要或重要渠道,现存的商品房市场就有可能彻底崩盘,它带来的问题,可能会远远超过已解决的问题。

  出口贸易也遭遇了一系列的瓶颈,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企,国际市场的打压和挤逼,汇率不得不一再提升,产品升级和创新有心无力等等。上个月,中国出现了贸易逆差,这可能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很可能预示着一种新趋势的到来。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的出口优势和能力正在相对下降,出口增长面临的障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至少,中国贸易盈余的大幅增加已不可能,主要依靠出口贸易大幅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通胀压力挥之不去,迫使政府为控制通胀而放弃高增长目标;中国通胀的原因之复杂,涉及面之广,抑制通胀的成本之高,代价之高,难度之大都表明,被迫牺牲增长目标而重点防堵通胀,将成为政府的一项较长期的政策。通胀当然是一种货币现象,可它成为一种物价上涨现象时,结构性的原因便会直接凸显出来。说到结构的层面,老姜可以这样说:地球上所有国家物价上涨的原因,我们这里都有;地球上其他国家不存在的原因,我们这里也存在。首先应当看到,现在出现的通胀或涨价现象,都是从产业链的上游伊始,传递到中下游的,而不是收入高涨导致需求上升,并进而拉高了终端市场的物价。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何我们的下游产品,尤其是消费品,一方面在涨价,另一方面却又大面积出现了过剩。也说明现在很多产品的涨价,都是成本推动型的被迫式涨价,不涨价有些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企业就很可能亏损倒闭。这种由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基础性资源性产品推动的物价上升,应当说中国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世界性现象,中国经济已经高度国际化,很难避免这种冲击。其次,中国的通胀压力,也不只是来自资源性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兴风作浪,还与国内已经和正在到来的劳动力成本的的上升有很大关系。中国已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其中占了一大半。多年来中国产品的廉价出口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打压劳动力价格成就的。但到了今天,不管是人口红利的好处已快用尽也好,农民工维权要价的意识提高了也罢,中国反正已经无法继续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高增长了。在底层社会的民生和收入已成为政治问题之后,中国的任何地方政府,恐怕再也无法通过伴大款、打压工人的涨薪要求来制造经济繁荣了。劳工薪资的上升已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并必定成为一个推高物价的长期因素。

  说到通胀或物价上涨,还得说一点我们的特色,这就是垄断造成的成本上升、物价上涨。中国的基础性产品、能增值的优良资源等,都已被利益集团把持,形成了特有的行政性行业垄断、部门垄断,权贵阶层垄断等现象。由于这一点,中国的通讯成本高过了欧洲,油价比美国还凶猛,形形色色的路桥费、政府罚款、行政性收费、行贿受贿等,更是造成了中国物流成本的奇高、交易费用的居高不下。这些成本传导致下游产业和市场,甚至造成了国内大宗产品价格在绝对值上高于欧美的奇观。糟糕的是,这种现象看来没有趋减的迹象,因为政府仍在为这种垄断推波助澜。这不仅表现为政府部门仍在大搞国进民退,继续漠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困境,而且仍在百般袒护大型垄断国企。比如,国家发改委最近多次发出指示,要求经营大宗民生商品的企业不得涨价,却同时多次为中石油的涨价辩护开脱。不错,国际油价是在攀升,但攀升的不止是石油,还有农产品,而且石油等能源产品的涨价,也不只是影响中石油,还会影响一般的食品加工企业。现在全国都在防范通胀,你发改委怎么能一边要求食品企业不要涨价,一边却把中石油的涨价说得头头是道?一家小型食品企业,单位毛利可能就那么几分几毛钱,不涨价可能就会倒闭;一家巨无霸石化企业,内部消化成本的能力肯定是有的,难道就不能为抑制通胀做点贡献,把涨价这件事儿推一推?如果中石油这点都做不到,要么是无能,要么是无耻。

  三,中国经济已进入“还账期”,这种“还账”既是资金债务式的,政府财政式的,也是民生式的,环境式的。这些都意味着,过去那种大投入高增长的浪费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尤其是各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头号投资者的角色。政府的这些投资,不少来自土地财政的贡献,还有很多是借款。土地财政就不多说了。土地总有卖完的日子,不少沿海东部城市,实际上已没什么土地可卖了。土地财政已近黄昏,可累累债务却摆在那里。不少地方政府都负债累累,现在这些债务已进入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老姜很是怀疑各地方政府的还债能力,原因是这些借债投入的基础项目,大都不具备高回报的性质,有些根本就没有回报。不仅无回报,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维护维修费用(如那些天价造出来的奥运场馆)。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政府就会迟早进入捉襟见肘的日子。政府没钱了,也很难再借到钱(除非制造更大的泡沫),还得还钱,还得维护高额的行政支出,大手笔投资的能力和热情就会持续下降。此外,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民生和环境上的欠债也太多,也都进入了多少得作点补偿的时期了。这些,也会严重制约政府继续充当头号资本家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欠下的巨额债务,有外国的,也有很多是自己银行的。靠大举借债发展经济,不仅政府在这样做,那些准政府的大型央企也在这么做。央企这些年来的奇迹式壮大,除了与垄断了实体与信息资源有关,也与他们垄断了金融市场有关。中国几家大银行的钱,大部分借给了这类企业;这些企业资产的突发式膨胀,也主要靠的是对金融市场的操弄。至于他们本该做好的实体经济怎么样了,却问号多多。广东最近就有一家大型国企露了陷儿,这家号称广东窗口的厅级大型国企,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资,自诩成绩辉煌,如今却爆出了资不抵债、上层高管贪腐无能的丑闻。老姜要说的是,中国的地方政府也好,大型国企也好,都早已跟国内的金融机构绑在一起了,很可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这些企业或政府出现重大的、集体性的债务和财政危机,那些银行很可能就会被殃及鱼池,甚至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现在有些专家,在那里大谈国际金融大鳄的阴谋,美帝的阴谋,甚至扯到了共济会,我觉得他们还是关心一下现实的危险更好些。

  四,权力导致利益结构的极度扭曲和固化,利益结构扭曲又导致经济(产业)结构的畸形化,不仅大大抑制了国内的需求市场,也严重抑制了企业的创新需求和供给。中国已形成权贵经济及阶层,这已是公认的事实。权贵经济的形成并稳态化,造成了资源配置的逆导向:想想看吧,如果拿到一块地就能成为亿万富翁,搞到一个政府工程,哪怕弄些边角料来做做,也能赚上几千几百万的,有这等好事儿,谁还有心去好好经营企业?谁又会心甘情愿冒风险搞什么创新开发?大家都削减脑袋往权力部门钻啦。权力经济就是食利经济。有本事食利的家伙,首先依靠权力寻租,寻到之后,便大肆购置能带来更大或可持续的收租资产,权力资产收入,已成为中国高收入阶层的主要经济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结构也随之扭曲:那些出除了权力贡献,即无创新又无技术含量的经济领域,成了最火爆最赚钱的领域,成了中国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聚集地,而与权力沾不上边的竞争性行业部门,哪怕有技术有管理有创业精神,却过得战战兢兢,随时面临亏损关闭的命运。

  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是收入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主要是资产性收入差别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工资性收入造的孽。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民生上,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成了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权贵阶层把持着主要的资产性收入的背景下,这种加薪式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已无法扭转两极分化的趋势。两极分化问题不解决,绝大多数民众的购买力不能与经济增长的幅度相匹配,扩大内需就是一个伪命题。内需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继续增长就缺乏市场的支撑。

  我们的这种经济结构,收入结构能从根本上改变吗?我看很难。如果不难,也就不会年年喊调整结构,喊了十几年,却至今未有任何起色。实际上,中国最佳的调整结构的时机已经错过了。现在,利益板块已经凝固化,利益集团已对垒分明,该抢占的资源山头已基本抢占完毕,楚河已分界,面包已切割,这时再来调整结构,重新划分利益疆域分面包,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了。这时的结构调整,哪怕看起来只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已经成为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话语了。

  当然,维系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有一招,那就是继续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不过,老姜并不看好这件事儿。不看好的原因,是由于它已经过了拐点,城市化的社会边际收益率已开始下降。这不仅与前面说的利益板块已固化,城市前期的巨大收益已被既得利益者瓜分和盘踞,后来者已获利无门有关,而且还会造成这些恶果——在现有的利益、权力分布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的城市化,将按照惯性原理,使资源进一步向北京、上海这些既得利益大都市集中。由此,城乡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城乡差别将更加突出,两极分化将更严重,社会问题也会更多更恶劣。这样的城市化,它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收益,将远远超过由此造成的社会治理成本。直到它的环境、财政和福利净损失达到极限。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发表于 2011-4-17 1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是这样。权贵资本主义已经非常稳固,正如东南亚的裙带资本主义。光看转型说了那么多年,不但没转成,反而越来越严重,就知道现在这个型的惯性极大,是转不了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7 2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火热的夏天,自然就是凉飕飕的秋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7 21: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3# xboy
秋高气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2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很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小时见不到一辆车??


请问哪条公路 几小时见不到一辆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3: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Midas老师对此文有何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小时见不到一辆车??


请问哪条公路 几小时见不到一辆车。
xboy 发表于 2011-4-21 11:54



我见过,在内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3: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文章写得很差劲。这种论调持续了快十年了,经不起理论的推敲,更经不起现实的验证。 6# xbo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4: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很喜欢这种言论。

当年大清 的时候,发生钱荒,
有人提议用纸币,皇帝让各部抽调精锐力量研究 纸币的发行和使用问题。

最后的结论是:币制深奥。
无法预测使用纸币后 会是个什么情况。


现在随便什么人都像个经济学家一样。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4: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经济理论界的人 有一种幻想,
觉得自己能搞出一个没有通胀的经济。

呵呵
其实这一点都不稀奇
一个486的电脑,就能做到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11: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像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到将军是怎样炼成的那样,随便一个军事论坛的人都以为自己是诸葛再生,大将之材,想想和现在的这种人人经济学家的现象很类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1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Midas老师对此文有何看法?
nicol 发表于 2011-4-21 13:13


这个论点从1980年代开始大有市场。很正常的现象。印象最深的是90年代朱总进行宏观调整的时候美国的Friedman 教授的论点。他当时说“以后十年或二十年中国的经济需要大调整”。不过,后来中国的经济一直都还行。可能那位教授讲了大论点以后预测不兑现的关系觉得不好意思以后就不来中国了。讲经济理论方面他肯定是大师。90年代经济形势比现在差很多。当时Friedman教授以外还有索罗斯也预测过中国经济会垮下去。我当时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犹太人什么都好。只是对什么东西都太悲观”。我是预测过中国经济从80年开始会有50年的连续大增长期。目前还会有二十年的连续增长期。其实预测经济也是跟预测市场的趋势一样。人人都是估计而已。谁对谁错只有时间会证明。当然过去二十年他们都错了。可惜Friedman 教授是没有机会再预测了。

国际社会也是对以后的中国经济增长议论纷纷。旗鼓相当的牛熊的两个阵营。很正常的现象。不必太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14: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好:
90年代我国宏观调宏也是因为通货膨胀吧?宏观调宏造成大量国有企业的困难。政府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让工人下岗,开始国退民进,一方面解决财政压力,缩小了政府规模,另一方面提高民间资本能力。解放了了民营企业生产力。并开始房地产城市化进程,十几年下来政府财政充足,给农民低收入者提供稍微医疗福利,又开始国进民退!是不是说以前的国退民进只是权宜之计?[老师说过经济要持续发展政府一定要慢慢变小,而现实却好像相反]
而十几年的城市化,带了内需市场[房地产]高速发展,而房地产消费几呼就是内需市场消费[而房市场大好又带不来民间整体科技的发展]造成现在人民的内需在别的地方少之又少!而现在政府在不减小政府权利的前提下想转变经济结构,是不是也只有先打压或平抑房地产为经济转型创造时间?
老师说中国经济量早晚会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是不是基于13亿内需市场启动一定比欧盟加美国的8亿人的总量大?
如果照这样看中国和印度难道有一天要占世界比重要甚至要超百分60--70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17: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好:
90年代我国宏观调宏也是因为通货膨胀吧?宏观调宏造成大量国有企业的困难。政府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让工人下岗,开始国退民进,一方面解决财政压力,缩小了政府规模,另一方面提高民间资本能力。解放了了民 ...
lyf330 发表于 2011-4-23 14:43


什么东西把欧洲从一千多年的黑暗和落后时代解放出来的。那就是思想解放。脱离宗教的枷锁的宗教自由思想和高举致富光荣口号的自由市场的思想。那种开放的思想终于给落后和黑暗的欧洲带来了复兴的机会。那就是欧洲超赶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文化的开始。一句话,那就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欧洲的复兴扭转了欧洲落后于亚洲和中东一千多年的局面。其它都是历史的噪音。

毛泽东实现了再一次彻底统一中国,建设强大的中央政府的局面。中国的现实就是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的话不可能保证安定和和平。邓小平高举思想解放和致富光荣的口号开辟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好比欧洲复兴时期的道路。

中国的复兴也会扭转中国过去两百年落后于欧洲的局面。过去两千年大部分时间中国的经济规模都是世界经济规模的30-40%之间徘徊。这次再一次复兴的中国会回去历史的平均水平的机会大。然后持续那种局面几百年。风水轮流转。其它都是历史的噪音。

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会有难念的经和难过的坎。都要看当地人怎样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困难。80年代和90年代的困难远远多于目前的困难。还是照样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会有难念的经和难过的坎。都要看当地人怎样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困难。80年代和90年代的困难远远多于目前的困难。还是照样过来的。”---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老师这两句话颇有几分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07: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9-29 13:25 , Processed in 0.0149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