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382|回复: 2

美国的中产阶级“在消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14: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中产阶级“在消失” 来源:《民商》
4月13日16:33








   “我们需要创造那些能够支撑家庭、支撑美国梦的工作。我们需要创造新的、上升产业的工作,不是让人感到穷途末路的工作,而是有前途的、蒸蒸日上的工作。这些工作将能够支撑一个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
  翻译/ 蒋卫武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组建专门机构,重点解决美国中产阶级存在的经济问题,尽量了解这一阶层的需求,帮助他们渡过目前的难关。

  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度日
  美国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市民社会,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 80% 左右,是美国的社会中坚,也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2007 年夏季开始的金融市场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对美国中产阶级而言,衰退其实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总是赶不上生活成本的增长。汽油、食品、医疗保健、育儿及教育成本无一不涨,人们能为自己退休后节省下来的钱变得越来越少。随着住房市场陷于萧条,许多原本打算靠房产升值而生活的人希望落空了。最近在美国报刊上不止一篇文章说,美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失,社会贫富差距正在拉大。美国人类发展项目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 年美国最为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68170 美元,几乎是最低五分之一人群 11352 美元年收入的 15 倍。最为富有的二成人的所得超过美国总体收入的半数。

  普林斯顿的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根据统计资料写成的《中产阶级美国的终结》一文,引起不小的轰动。该书透露出一些中产人士颇为窘困的生活状况。克鲁格曼说,二三十年前,美国的中产阶级占据社会重心位置,可是最近几年来,经济增长的收益却流向了富人阶层,而且是富人中的富人阶层。

  文章指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美国政府以牺牲穷人的利益取悦富人。“44 岁的大卫·维尔斯是一个有 12 年工作经验的信息技术主管,有电脑学位和硕士管理学位。失业以前,他在休斯敦一家大型能源公司任高级经理。公司裁员的时候把他裁掉了。他本来以为三四个月内找个工作没有问题,但是发现人家现在开口就要博士学位。他现在的失业救济金就要用完,公司给的裁员费也已经用完。”克鲁格曼在调查中接触到不少这样的例子。

  “很幸运有工作的人,有的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长途上班,牺牲了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油漆工卡普托先生每天早上三点钟起床,四点钟发动汽车到125 英里以外的纽约长岛去上班。在路上要开三个小时左右。现在他晚上10点才回到家里,睡上五个小时又要去上班。”在克鲁格曼的研究中引用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另外,较 2000 年相比,美国家庭目前平均每年在食品、医疗、能源和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已经高出了近 5000 美元,美国中产阶级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度日。

  有媒体直指“美国中产阶级正在消失”这样的局面。路易丝·奥尔汉女士在谈到硅谷地区的中产阶级的消失时说:“过去美国的社会结构像维多利亚时期女人的裙子,而现在则更像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美国中产阶级的贫困化正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产阶层是美国社会的“脊梁”,若这根“脊梁”被折断,美国社会将走向毁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复兴中产阶级。

  紧急救援中产阶级
  美国经济得以长期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庞大的中产阶级结构。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中产阶级群体频频告急,奥巴马不得不再次皱着眉头决定成立“中产阶级劳工家庭特别小组”,意旨提高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
  据华府官方网站介绍该特别小组具体目标包括:扩大教育机会,加强劳工标准,保护退休人员的收入。人气正在下降的奥巴马需要重得人心,关注美国普通家庭生活成为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副总统拜登对该项决定做出积极回应,并出任这个特别小组的负责人。拜登说,美国中产阶级早在整体经济形势恶化之前就已经处于挣扎状态了。他说:“甚至就在我们的经济还在增长,并且增长的基础还很牢固的时期,中产阶级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从 2000 到 2007年,生产率提高了将近 20%,然而工薪家庭的收入却每年下降了 2000 美元。现在随着经济的恶化,痛苦也在极大地加深。”作为最为直接的受益方美国劳工界领导人立即表示欢迎。而美国最大的企业联盟美国商会显得非常谨慎,称需要仔细研究这个问题。

  在特别小组成立仪式结束后,奥巴马当天签署三项旨在强化工会能力的总统令,旨在加强联邦工程项目雇佣的私人承包商的劳工标准。“2008 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调整后的年率下降 3.8%,创将近 30年来的最大降幅。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概念,这表明美国劳工阶层正面对持续的经济灾难”,奥巴马称这些经济数据令人担忧:“因为他们和美国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情况糟糕得令人惊恐。”奥巴马说:“我认为有必要改变过去八年共和党执政时,针对劳工阶层的很多政策,我不赞成前政府的政策,劳工运动不应该被视为一个问题,而应该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需要切实的改进,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社会一直给人们灌输的一个不成文的法令,那就是大学学位是一个年轻人找到像样的工作成为中产阶级的一个通行证。但是,现在看来这已经不是通行证了,而是一张彩票,你借很多钱上大学,毕业后却没有保障能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经济观察家 Barbara 在接通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美国人来说已经是奢望。在过去的 15 到 20 年里,所谓白领人士越来越容易被公司解雇。公司不断压低白领薪水几乎形成了一股潮流。

  很多人上大学,甚至都硕士学位,但是之后呢?能找到一份短期合同工作已经算幸运,而且还没有福利。Barbara 称现在突显出来的中产阶级危机其实早就有了苗头,只是金融危机之后才变得更为恶化。对于奥巴马政府出台的各种求援措施,Barbara 说,现在他们需要的是切实的改进,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切实可行的刺激美国经济成为奥巴马政府解决中产阶级危机的一个重要课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5: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国忠:高房价与低利率相当于向中产阶级征税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03月29日10:23




  避免下下策

  □ 谢国忠 | 文
  有时,隐忍不发比针锋相对更需要勇气。中美之间的对峙来得比我预想的更快。在我看来,中国最好的回应,就是将此案提交世贸组织裁决。尽管这样解决起来会相当费时,而且对当前的局势也并无助益,但这仍是中国所能采取的最佳对策。

  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必须尽一切可能保卫全球贸易体系。虽然予以反击更具诱惑,但打响贸易战对中国是最不利的情形。况且,在出口疲软的这段时期,中国还有其他的部门支持经济。

  下下策就是以贸易战来转移人们对中国内部问题的注意。如今,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经济增长能有多快,而是如何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首先,高房价相当于对中产阶级征收了不公平的赋税,在多数情况下,它只会让有权势者更富。经济增长更快一点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在通货膨胀时期的低利率,也相当于向储蓄者征税,而受益的是那些借贷的国有企业和投机商。这又相当于主要面对中产阶级收税。

  美国大麻烦
  美国找中国的茬儿,是因为它无法在内部解决自己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900万美国家庭由于无力或不愿偿还按揭贷款而失去了家园。还有1000万家庭也呈房地产的负资产,他们很可能会被迫或自愿放弃自己的家园。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财政赤字超过了GDP的10%。

  一个经济体怎么会同时面对这么多的大麻烦呢?直接原因是信贷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资产泡沫有着很多方面。大多数人知道它的价格就像是过山车。中国A股市场指数从2005年的1000点飙升到2007年的6100点,而2008年又跌至1600点,三年就跑了个来回。如在每个轮回中,谁都不作为,那泡沫也不会有什么害处。但是,在泡沫中间,有三股动力把泡沫变得危害极大。

  其一,大多数泡沫都会被少数人利用——他们知道如何对那些无知的人下手抢劫。在一个大的泡沫破灭之后,这种“再分配”能够困扰一个经济体许多年。例如,次级抵押贷款经纪人大多知道,他们应向具有偿付能力的人发放贷款。华尔街的交易员从经纪人的手中买进抵押贷款,再将其投入资产池或者以债务抵押债券(CDOs)形式出售。他们很清楚经纪人卖给他们的“商品”质量好不到哪去,但他们并不在乎,因为他们靠把“商品”卖给别人获得了奖金。那些购买了CDOs的基金经理们大概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要完蛋,但是,只要能够再撑一年,他们也能得到奖金。而那些受到了伤害的人——存钱于养老金、买保险产品、或投资债券基金,根本不知道他们会被伤害。


  其二,泡沫往往造成资金错误或过度配置。经济学家将此过程中的第一步称为资源配置不当。第二步,很多人花掉了那些自己认为有、但实际根本没有的钱,一旦泡沫破裂,债权人就会上门追债。这两者会形成经济中的漏洞,需要通过收缩支出或增加出口来弥补。但这都不容易,削减开支当然令人不快,扩大出口需要货币贬值。

  其三,金融系统内的资本倾覆,是另一个泡沫破灭后将拖累经济多年的因素。危机期间,美国金融系统报出超过1万亿美元的损失。资金短缺将在许多年内限制信贷扩张。


  美国政府迄今采取的行动,表明它无法在内部解决问题。泡沫时期,美国人多消费了大约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0%。而“紧缩”策略需要他们接受生活水平的大幅下降,将消费量降低到长期可持续水平以下,以“返还”以往的过度消费。当贸易赤字缩小至得以维持的较低水平时,也就达到了所谓的“长期可持续的水平”。尽管美国已经削减了一半的贸易赤字,但恐怕仍高于长期的可持续水平。此外,中国的出口订单也预示,二季度美国商品零售额开始迅速回升。短期来看这是好事,但也反映出,美国家庭能否改变其超支习惯还具有不确定性。


  如果所有在泡沫期间赚的“不义之财”都还回去,将对经济复苏颇有助益,但至今美国行动迟缓。美国政府的行动看起来很像是为了掩盖其在泡沫期间犯下的过失。问题是,犯了错的那批人,仍然掌管着原职。


  奥巴马扩张出路
  奥巴马政府在医改一事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通过了近40年来最大的医改方案。该方案将为3200万现在缺保的人提供医疗保险。在未来的十年间,此项花费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项改革带来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平方面,而非效率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美国的经济将面临医疗费用暴涨的挑战。而立法对此无能为力。尽管奥巴马政府既想削减成本,又想扩大保险覆盖面,但政治角力将迫使它放弃前一目标。这再次证明,美国的制度无力通过一味的“削减”来解决问题。


  用扩张政策解决问题在政治上可行,没有人会受损,而且所有问题都可因此掩盖。实现这个目标惟一的办法是扩大出口。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政府提出“五年出口翻番”目标。由于欧洲和日本经济仍然低迷,美国很难对他们扩大出口。中国的经济规模也太小,不足以吸收这么多出口。当然,如果中国能像日本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后一样,将货币升值两三倍,中国的经济将足够容纳这些。但是,以中国的立场,能接受吗?我很怀疑。1985年的日本已经是发达经济体了,而中国现在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发达经济中,另外三分之二仍处于发展阶段。

  通过医疗法案,民主党可能会失去大量的选票,而将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能够帮民主党赢得11月的中期选举。在11月之前,对中国施加的升值压力将不断垒高。但是,只要中国要求保持冷静,压力就会随着时间消失。在过去的数月中,美国一直有选择地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未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大规模“一刀切”关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大多是由美国的大企业设计、拥有和销售。像iPhone、耐克运动鞋和惠普电脑就是很好的例子。大规模的关税将削减他们的利润,引发股市崩盘。这将导致美国经济下滑,引起“二次探底”。由于担心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美国政府没有勇气去起诉那些制造泡沫、拖累经济的人,它更没有胆量去尝试那些必然会打击经济的事情。
  美国能做的就是向那些国内也在生产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化工和金属制品都属于这一类。但即使这些中国产品的出口之路被完全封堵,其影响也是有限的。


  解决内部问题
  中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依赖出口了。劳动力“短缺”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劳动力过剩造成的低工资抑制了中国的消费。现在,劳动力市场正向有利于工人的方向倾斜。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未来中国的工资上涨可能比GDP增长更为迅速。这对于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来说是最大的喜讯。


  跨国公司是中国消费市场上的大玩家,他们的利润将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市场。这将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议价能力逐渐增强。全球股市也将越来越依赖于中国经济的表现。


  全球经济已经企稳,并呈现出复苏的迹象。但是还不很稳定。在全球信贷泡沫破灭后,支持着全球经济的美国国债市场和中国土地市场,泡沫越来越大。中国应当以攻为守。让房地产泡沫逐渐冷却,会让中国经济更不易受到像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冲击。最佳的政策就是尽快提高利率。

  已经有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它们追逐的并非利息,而是泡沫。如果中国提高利率,热钱可能会因担心泡沫破裂而离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而可以减轻,而非加重。

  中国房地产泡沫巨大。未来几年,泡沫可能会蔓延到农业用地,使今后的局面更加复杂。尽管人们普遍承认现在的确存在泡沫,但是仍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去应对,这说明泡沫背后的利益是多么强大。泡沫使中国更易受到冲击。如果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持续下去,热钱或将因担心经济下滑而抽离。这样一来,崩溃真就自我实现了。中国要想在与美国的对峙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抑制房地产泡沫。


  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会成为头条新闻,吸引决策者的注意。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还在国内。如何分好经济发展这块“蛋糕”,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许多人认为增长是万灵药,但我不这么想。中国的资产泡沫更多是向中产阶级征税,这会阻碍增长。只要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壮大,健康成长,任何外部的挑战都不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问题的答案就在国内,而非外部冲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5: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谢先生的这一篇文章,可以说是针针见血,

最可贵的是,其中几乎没有使用任何一个经济学的术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9-27 19:26 , Processed in 0.0142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