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350|回复: 0

【泡沫炮制出马多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15: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纳斯达克(Nasdaq)前主席马多夫(BernieMadoff)主理的对冲基金爆出数达500亿美元的丑闻。当事人向两个儿子坦白,以超级庞氏骗局形容这宗大案。但学者曾健时(HolmanJenkins)指,这不是一宗庞氏骗局(PonziScheme)
世纪大案东窗事发,大义灭亲举报其事的是马多夫的儿子。他们投资父亲经营的基金,亦是受害人。不管如何丧尽天良的骗子,亦不致拿亲生儿子来开刀吧!
马多夫又不是丧尽天良的人。他与弟弟合力始创电子股票买卖,交易量一度在股市称冠。这是一门家族生意,除了弟弟,两个儿子及女儿都参与其事。
马多夫的基金一贯在二月给员工发花红,年底却提前两个月发,好让员工有个快乐圣诞。这样做反而触发公司高层的疑心,跟他对质,结果一发不可收。到了最后还为员工设想的人,又会坏到哪里去?
再者,除了当纳斯达克主席、美国证监(SEC)咨询委员般的公职,他又参与无数义举,出钱出力。社会地位无疑取信于人,吸纳资金。但社会地位打造需时,骗子是一门走捷径的买卖,犯不着那般长期苦心经营吧!
曾健时指,否定这是庞氏骗局的有力证据是,马多夫的基金有230年历史,牵涉500亿美元。换作一般骗徒设下的典型金字塔式骗局(pyramidscheme)---拿底层为数较多的新投资者的钱给上层为数较少的旧投资者作回报---早在规模还未发展到一两千万美元之前,便已逃之夭夭了,哪会坐拥几以十亿美元---更别说500亿---还把骗局经营下去的?何况长期经营这规模庞大的基金、维持令人垂涎欲滴的高回报而不倒,极考功夫。
典型的庞氏骗局不作任何投资,只是左手来、右手去,将新投资者的钱交给旧的投资者。持续游戏的关键,是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者落叠。吸纳新资金的速度一旦放缓,也就game over。曾健时推断,马多夫的游戏玩了230年之久,他无疑作过投资,只不过一场金融海啸,基金也就像贝尔斯登、雷曼兄弟以至无数的基金那样没顶了。
98年出事的LTCM,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生招牌,雇用一大批麻省理工学院、长春藤大学的火箭专家,安装先进的超级电脑,专门从事程序对冲买卖。
成立之初,基金神乎其技,每年有34成的回报。成绩骄人,吸引了不少资金。然而他们的程序对冲并非什么秘密---有块金漆招牌,让他们以便宜的利率举债作对冲买卖,赚取蝇头般的些微差价。其实,这是一门山大斩埋有柴、以量致胜的生意---不消多少时间便吸引了好些争相模仿的对手。
模仿的人多了,差价愈来愈微薄,终致无利可图。如何向愈来愈多、愈来愈重量级的投资者交代?迫于无奈,他们再也不作套戥对冲买卖,干脆赌单边---看好俄罗斯卢布的汇价。当卢布在988月大贬值,LTCM的命运如何毋须细表。LTCM的学者专家都存心欺骗投资者吗?非也!只是虚荣心撑起的面子,令他们走上那不归路。
在曾健时看来,马多夫这个基金是这么一回事---金融海啸下投资失利,为挽回原来投资者的信心,不惜铤而走险。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然手风不顺。
案件尚在调查中,实情如何,假以时日,会水落石出。但专家、评论员那里顾得这些事实细节?这宗大案一曝光,莫不众口一词,不是责成官方加强监管,便是谴责政府监管不力。陆续的报导揭发,10年前已有人大吹哨子,向美国的证监报串,指控马多夫的基金是庞氏骗局。但监管者不是不为所动,便是敷衍一番、草草了事。什么人会向监管官方报告?不用说,都是跟马多夫基金利益攸关的人了。
他们不是马多夫基金的投资者,也不是基金的员工,而是竞争对手及以监察基金表现为职业的投资顾问。投资经理HarryMarkopolos便花了45年时间研究马多夫的业绩、通过案件重演试图了解投资策略。他的老板以马多夫为假想敌,要他设法赶上其业绩。压力之下,他反复推敲过马多夫所说的期权(options)对冲投资,判定就算期权市场的成交量,也不足以支持马多夫得到的回报。他于是写了详尽的报告交给证监,约见调查员说明。可是限于衙门的山头主义---他在波士顿报案,调查在纽约进行。
退一万步而言,就算证监者跟进,亦于事无补。马多夫有几份账簿,交给证监调查员的一份,自己看的又是另一份,怎么管?正如《华尔街日报》说的,若马多夫的儿子也不知道老父在玩什么把戏,证监的调查员有特异功能,一眼便识穿西洋镜?
这也不是要求加强监管之议的荒谬之处。须知等闲之辈根本便无缘投资马多夫的对冲基金,故此不在SEC监管之列,那又何有加强监管之言?从第一天起,马多夫更又吊起来卖,不是经熟人介绍,轻易不会吸纳新的投资。成为他的客户更是身份象征。不弄清楚马多夫的底细,这些非富则贵的客户便拱手送上数亿美元计的资金,官僚以吃奶之力去监管,又管用吗?
汇丰是金漆招牌中的金漆招牌,他们掌握的资讯、对投资的认识,怎不胜过衙门里的官僚?但这样的百年老店竟也给马多夫送上10亿美元。中东阿联酋的官方投资机构Abu DhabiInvestmentAuthority,是权威中的权威吧,同样送上4亿美元。此外,从比利时的富通银行、日本的野村证券到法国的AXA保险,也都给马多夫送金。一众老猫都烧须,足见问题的根源绝非疏于监管,亦不是有江湖地位的金融机构对投资运作、投资回报的合理期待没有起码的常识。
问题的根源,是过去20多年来世界的资金长期充裕,无论财技知识及相伴而生的电脑科技都突飞猛进,更普及化。科学化投资成为必赚的炼金术,成为举世共识,令人人萌发侥幸之心,以为但凡投资都十拿九稳永无差池。这样的气氛下,不管风吹浪打、市场起伏,马多夫年复一年10%-12%的回报就变得理所当然。既然一切理所当然,谁还会多此一举细究马多夫的投资策略、资产组合?
华尔街以至全球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极速毁灭充斥市场的资金及投资必赚的侥幸之心。全球联手救市,作用是给市场贯注资金。这样的纸上游戏能否挽狂澜于既倒,仍是未知之数。不庸置疑,侥幸之心破灭,有助塑造更健康的投资环境。到头来那才是经济复苏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11-16 14:57 , Processed in 0.0114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